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我在古代开直播:老祖宗听我说 > 第20章

第20章

【而朱棣迁都,强行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到了北方,是应对南北分裂的有力举措。】

【迁都后,北京及其周边成为明朝的核心统治地域,汉族政权对华北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同时,伴随着迁都,他坚持推进洪武时期的移民政策。不仅在辽东河西扎下来几十万江浙沪一带的汉人军户和家属,而且从江淮大力移民到河北,彻底重整了河北人口结构。这次迁都极大地深化了中国南北一体化进程,避免了再度进入长期的南北朝大分裂。】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神色郑重,走到朱棣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件事你做的很好,有咱老朱家的风范!”

朱棣有些小惊喜,但也端正神色,认真道:“这是儿子的责任,怎敢不竭股肱之力?”

永乐十六年。

朱棣正了神色,吩咐左右和太子太孙:“移民、南北融合是大明的根基,日后尔等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执行!”

左右纷纷领诺,太子朱高炽、太孙朱瞻基认真受教。

秦朝。

嬴政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刚刚灭掉六国,六国遗民对秦朝的态度,比起神迹中南北百姓间的敌视,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大秦该如何缓和分裂?

【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别的原因吗?】

【有,并且是两个问题,而朱棣通过迁都尽可能地将这两个问题一同解决了。】

【这两个问题就是藩王和守边。】

明朝,洪武年。

殿内方才的和乐融融的气氛悄无声息地消失了。朱棣下面的一群弟弟们纷纷目光意味不明地打量着朱棣。

“四哥,你还真是把弟弟们搞削藩了啊。”朱柏开口,声音中竟然还带着几分哽咽,因为年纪小,居然也没什么违和感。

朱棣顿时有些尴尬,只能好声好气道:“是哥哥的不对,但是我……肯定要削藩啊,不说别的,神迹中的我就是藩王造反、不是,靖难登基。不过,”他挺起胸膛,神色郑重,“我发誓,我肯定是正常削藩,绝不会让兄弟们遭遇什么不好的事情。”

多亏有个好侄儿干出来那些事情,现在还有个拖过来垫背的。

殿内的皇子亲王们相互对视一眼,没再说什么。毕竟,谁都知道迟早要削藩,就算下一任皇帝不削,再后面也必定要削,他们也不是没有心理准备。只不过大家求的就是一个体面,一个平稳,这就够了。

谁能想到还能有建文那种不当人的做法?老四好歹是兄弟,也有点信誉。

朱元璋没有管这群儿子们底下的暗流汹涌,而是开口问朱棣:“你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削掉藩王后,让皇帝亲自守边?”这话一出,所有人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别的朝代不清楚,他们还不清楚吗?万岁/爹之所以设立了那么多藩王,除了是为了让老朱家子子孙孙都衣食无忧、富贵荣华,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让朱家子孙辅助皇帝镇守四方,并同时以防不测。

这一点在十三大攘夷塞王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他们拥有藩王中最大的兵权,责任就是镇守边疆,尊王攘夷。朱棣自己也是这十三塞王之一。(有说九大,此处取十三大)

而他自己登基后,必然会削藩,特别是剩下的十二塞王,手段不外乎将兵权削弱、使藩王手中无粮无财只能依靠中央、或者将藩王内迁等等等等。藩王被削弱,边疆的力量也会随之衰弱,那么如何保证边防力量,不至于重蹈宋朝旧事?

【而朱棣迁都,强行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到了北方,是应对南北分裂的有力举措。】

【迁都后,北京及其周边成为明朝的核心统治地域,汉族政权对华北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同时,伴随着迁都,他坚持推进洪武时期的移民政策。不仅在辽东河西扎下来几十万江浙沪一带的汉人军户和家属,而且从江淮大力移民到河北,彻底重整了河北人口结构。这次迁都极大地深化了中国南北一体化进程,避免了再度进入长期的南北朝大分裂。】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神色郑重,走到朱棣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件事你做的很好,有咱老朱家的风范!”

朱棣有些小惊喜,但也端正神色,认真道:“这是儿子的责任,怎敢不竭股肱之力?”

永乐十六年。

朱棣正了神色,吩咐左右和太子太孙:“移民、南北融合是大明的根基,日后尔等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执行!”

左右纷纷领诺,太子朱高炽、太孙朱瞻基认真受教。

秦朝。

嬴政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刚刚灭掉六国,六国遗民对秦朝的态度,比起神迹中南北百姓间的敌视,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大秦该如何缓和分裂?

【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别的原因吗?】

【有,并且是两个问题,而朱棣通过迁都尽可能地将这两个问题一同解决了。】

【这两个问题就是藩王和守边。】

明朝,洪武年。

殿内方才的和乐融融的气氛悄无声息地消失了。朱棣下面的一群弟弟们纷纷目光意味不明地打量着朱棣。

“四哥,你还真是把弟弟们搞削藩了啊。”朱柏开口,声音中竟然还带着几分哽咽,因为年纪小,居然也没什么违和感。

朱棣顿时有些尴尬,只能好声好气道:“是哥哥的不对,但是我……肯定要削藩啊,不说别的,神迹中的我就是藩王造反、不是,靖难登基。不过,”他挺起胸膛,神色郑重,“我发誓,我肯定是正常削藩,绝不会让兄弟们遭遇什么不好的事情。”

多亏有个好侄儿干出来那些事情,现在还有个拖过来垫背的。

殿内的皇子亲王们相互对视一眼,没再说什么。毕竟,谁都知道迟早要削藩,就算下一任皇帝不削,再后面也必定要削,他们也不是没有心理准备。只不过大家求的就是一个体面,一个平稳,这就够了。

谁能想到还能有建文那种不当人的做法?老四好歹是兄弟,也有点信誉。

朱元璋没有管这群儿子们底下的暗流汹涌,而是开口问朱棣:“你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削掉藩王后,让皇帝亲自守边?”这话一出,所有人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别的朝代不清楚,他们还不清楚吗?万岁/爹之所以设立了那么多藩王,除了是为了让老朱家子子孙孙都衣食无忧、富贵荣华,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让朱家子孙辅助皇帝镇守四方,并同时以防不测。

这一点在十三大攘夷塞王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他们拥有藩王中最大的兵权,责任就是镇守边疆,尊王攘夷。朱棣自己也是这十三塞王之一。(有说九大,此处取十三大)

而他自己登基后,必然会削藩,特别是剩下的十二塞王,手段不外乎将兵权削弱、使藩王手中无粮无财只能依靠中央、或者将藩王内迁等等等等。藩王被削弱,边疆的力量也会随之衰弱,那么如何保证边防力量,不至于重蹈宋朝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