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之争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作为朝堂政治舞台最显眼的话题文臣和武将们在政治地位、权力分配和治国理念上存在分歧和矛盾。
双方各自的出发点有所差异导致他们会在朝堂之上不断进行斗争。
这一点儿齐国也不例外!
哪怕是萧天策开口此刻也有人出声反驳。
户部尚书顾洪章正是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的。
“增加武备看似简单但却会极大程度的增加百姓的负担,穷兵黩武乃百姓穷困之根本。”
“士卒增加青壮定然减少,百姓之耕地无所用,粮草下降,赋税增加倒是必定祸乱横生!”
兵部尚书也站出来对顾洪章的话语表示支持。
两人的出发点都是站在维护百姓安定的基础上做出反对。
看到这一幕姜思尘也是有些头疼,这种现象一直都存在。
文官武将其中的矛盾也绝大多数在此时产生。
双方都没有错,只是立场不同。
他们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齐国的社稷安定,不过一方是针对外部的敌人,另一方则是看中内部的稳定。
“守不住疆域领土何谈百姓幸福?”
“若是中原群雄之兵锋落在百姓的头上万般安宁也是大梦一场!!”
朝中有武将立刻开始反驳,粗犷豪迈的声音没有一点儿收敛。
而那群文官自然也是不惧。
“哼!平定了外部的敌人百姓却是民不聊生,盗匪四起,绿林结义,事态只会更加恶化。”
“百姓没有幸福又何谈爱护我大齐?”
战火一触即发,文武官员开始当朝互喷。
一个朝堂之上的各种关系盘根错节,利益集团勾连牵扯。
但唯独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这文武之争!
在这个时候分属文武阵营的官员都会坚定的站在自己所属的那一方。
纷乱争吵持续了许久,这个时候谁都不会退缩。
他们大都坚定的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高台之上的姜经涯看到这种场面也是扶额坐叹,等待许久之后他才站出来做决定。
“整备士卒是必定要进行的,各大诸侯国都在增加自己的实力若是我们没有任何动作只会落后于他人,这对我齐国的疆域领土是一个大的威胁。”
“殿下!”
文官阵营中当即就有人站出来反对,姜经涯只是伸手制止了他的动作。
“不过若是竭泽而渔只是为了扩大士卒的数量而去增加百姓的负担此举也是不可取的。”
“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对江山同样有很大的祸患。”
“因此这件事要放缓速度,慢慢的进行,让百姓以及朝堂中的诸多官员都有一个缓和的时间。”
“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姜经涯他最终拍板做出决定,这算是一个中和之策。
虽然任何一方的目的都没有达成但在此刻看来也算是最好的决定了。
其中有人思索一阵之后表示赞同,当然也有一些人略表不满。
不过姜经涯这声询问想要听到的声音只有那么几个而已。
“陛下英明,此策乃两全之法也!”
齐国丞相寇淮安率先开口。
他的声音像是一个信号,身后的文官集团也纷纷对此表示赞同。
“顾全百姓与军队上佳!”
萧天策也称赞道。
同样的,武官阵营也没有一个反对之声。
至此才算是平静下来。
韩千甲一个小小的提议竟然会引起朝堂的混乱,不过好在一切都平息了。
“不知典正元帅有何想法?”
众人再次看向了另一个人。
典正有些心虚,他的想法与韩千甲的大致想同都是想要扩大士卒的储备,但看到刚刚文官阵营的反应如激烈他有些不知道该如何阐述了。
毕竟刚刚平定的纷乱不能因为他一个人再次掀起。
苦苦思索的时候他忽然看了姜思尘一眼,瞬间就想起了一件非常适合在这个时候所说的事。
“陛下,微臣有一项利国利民之策!”
典正信心满满的回答。
“一个武夫会有什么见解,哼!”
文官阵营发出一个声音,显然对刚才的事情还有不满,借此机会将怒火发在了典正的身上。
不过以典正的境界涵养自然不会在意这件事情了,他现在想要说的这件事很重要。
“不知典正元帅想要说的是?”
姜经涯好奇道。
典正是他的心腹大将,他自然不能当众驳了他的面子。
虽然他也不相信一个武将能有什么利国利民的政策但他还是问了出来。
谁知典正竟然显得很是神秘莫测,微微一笑。
“此举可缓解刚刚韩帅提出的士卒问题。”
这一句话落下之后满堂皆惊,此刻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提了起来。
他们刚刚争论不休不就是为了该
怎么缓和增加士卒储备与保证百姓安康这件事情的问题么。
此刻典正竟然说他有办法缓解,当然会使众人好奇了。
就连姜思尘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典正的脑子竟然这么好用了。
“快说!”
公羊素催促道。
“诸位想要知道这件事不妨先听我讲一件事。”
“幽王殿下的六郡之地本是百废待兴民不聊生的状态,诸位可知道幽王殿下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把六郡之地发展到如此繁华模样的么?”
“齐国商人对此都是趋之若骛,想要在六郡之地贸易往来!”
典正得意的扫视四周。
姜思尘闻言有些懵,怎么突然把事情扯到了他的头上?
“殿下你可曾知晓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典正忽然开口问道。
平分土地?
减轻税负?
松弛制度?
苛刻法律?
姜思尘茫然的摇了摇头。
他做了很多事情但一时之间他根本就想不到典正想要说的是什么。
在他看来这其中没有任何一件能够与争论之事扯上关系!
典正得意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