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他们开口,冉方接着解释道:“有句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没有利益的事情是没有人会做的,可若是有了利益,那便会有很多的人趋之若鹜。”
“而存粮利民,就是把利益送到百姓的手中,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把手的粮食拿出来,所以这个法子也可以是引诱百姓存粮。”
“而这个诱,就是利益。”
“只要百姓愿意将粮食存在银行里,按照不同的存粮时间和存粮数量,给予他们不同的利息。”
“如此,我想没有人会不愿意做吧?”
扶苏不由得点点头,只不过是将东西换了个地方放,还能有钱拿,这谁会拒绝呢?
看他们都赞同,冉方接着说道:“这样既省得他们放在家中的粮食还担心坏掉,还能够用粮食来赚得一部分钱财,何乐而不为呢?”
“如此之后,那这天下的粮草都归于陛下,陛下想要做任何事,也不担心没有粮了。”
“这看起来百姓是赚了,可朝廷自然也不会亏的,不过是互惠互利罢了。”
“这样不仅能够和百姓拿到粮,而且还增加了朝廷对百姓的信任,存进来的粮食,不论何时随用随取,最大程度上把粮食都掌握在了朝廷的手中。”
对于冉方的分析,嬴政的眼神中明显说了他很感兴趣,而且也是认可冉方所说的道理。
尤其是冉方说的这些,简直是太过美好了。
毕竟现在的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出兵了,若是真的如冉方所言,这粮食都在自己的手中,那出兵指日可待,也不用担心后续的粮草供应不足。
即便冉方说了这么多,可嬴政也是理智的,对于这些他也有自己的顾虑。
“此法虽好,可百姓真的愿意将粮草拿出来吗?”
“若在存粮之后,他们又想要用粮,拿不出来岂不是会降低百姓对朝廷的信任吗?”
“到时,该如何解决呢?”
扶苏也跟着点点头,还是父皇想得周到,他刚才就觉得冉方所言有理,都没有想到那么深层的原因。
甚至,在冉方说完之后,他都有些迫不及待要出兵了。
幸好刚才他没有说出口,不然又要被父皇责怪了。
冉方看了嬴政一眼,接着说道:“陛下所言有理,所以这粮草银行的粮草自然不能全部拿出去。”
“而且,在他们存粮的时候,自然是要签订契约,上面会标明要存的时间,若是随意毁约那自然是没有利息的,这样想必他们也会掂量要不要到时间便取出来。”
“再者,既然百姓都有粮存起来,那就说明他们暂时用不上,至少在规定的时间内用不上,就算是将来有急用,那还给他们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留下足够的运转的,那剩余的便由陛下随意支配了。”
“在这规定的时间里,陛下就可以发挥百越的用处了,只要把百越那块地方利用起来,他们一年能够种两到三次的粮食,这样还担心还不上吗?”
“等到日后百越的种植顺利了,拿着粮食银行的事情便可酌情处理了。”
“只要有人看到了好处,那么他身边的人自然也会纷纷来存粮,到时候就算是有一个两个用粮的,那其他人的存粮也能够利用起来。”
“只要让朝廷的粮草动起来,在短时间内这粮草的事情不应该不成问题。”
听冉方这么一分析,嬴政也觉得他言之有理。
大秦如今有如此辽阔的疆土,只要能够把那些未开垦的地方利用起来,还会担心粮食不够吗?
只要能够渡过这道难关,日后大秦定会蒸蒸日上的,他有这个信心!
“此法倒也可行……”
“如此一来,大秦的粮草都能够掌握在朝廷手中,就算是有人有不轨之心,手中无粮草也终归是一事无成。”
“就算是有人想要哄抬粮食的价格,对大秦造成不利的影响,那他们也做不好了,朝廷有粮,百姓有粮,这便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好!甚好!”
他脸上的喜悦简直是肉眼可见,随后他的目光在扶苏身上转了一下,又看着冉方说道:“那现在便只有百越的问题了。”
“只是如今从百越传来的消息,项羽在征战百越附近的流寇时,倒是有一番手段的。”
“可对于种植之事,却一窍不通,因此百越之地并未利用起来。”
“想要百越的种植能够如先生所想,怕还是要先生想办法了。”
“先生之前和扶苏说,最好是能够派人去百越,治理百越种植的事情,不知先生觉得谁合适呢?”
在嬴政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冉方就感觉其实他心中已经有了所想之人。
所以,不管他心中究竟有没有确定的人选,但也必须说嬴政心中的那个人。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脑子非常的灵光,没有直接回答嬴政的问题,而是先应该将事情分析一遍。
“启禀陛下,在臣看来种植的事情交给郑国郑大人最合适不过了,毕竟郑大人为农家之人,对种植之事最是了解。”
“不过,再过一段时间就该入冬了,这冬季的种植也要郑大人操心,所以郑大人便不适合了。”
“而且种植之事太过漫长,从播种到收获中间的时间总归不会太短,若是找一个不懂种植的人去,那对百越又没有任何的好处。”
“所以,依臣之间,倒不如选一些百姓前去百越,既能够让他们与百越之地的人好好相处,若是能够结为夫妻那便都是大秦之人。”
“这样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复百越人之心,而且这些百姓还能够将种植技术带过去,要比去几名官员有用得多!”
“对于这些愿意去百越的百姓,陛下也可以适当地给一些奖励,鼓励他们自愿前去。”
本来心中有想法的嬴政,被冉方这么一说倒是不好说出自己的人选了。
但是这个法子,确实要被派官员去,更能够解决事情。
“好,此事便如先生之言。”
“扶苏,这百姓之事就交给你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