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秦之最强皇太孙 > 第51章 楚地遗风

第51章 楚地遗风

有这样的背景跟财力。

他们在郑国渠的建设中自然就会顺风顺水。

只是郑国渠最终还是完美过了验收环节。

其中的细节,贾精忠没有过问。

因为那是窦建云操作的。

估计也是贿赂了朝廷派下来检查的内史府官员。

总之,三百八十万钱,肯定是没了。

窦建云吃到了甜头。

这次又趁着皇帝陛下南巡视察浣陵的空隙,还想再跟朝廷敲一个工程下来。

这次胃口虽然小了很多。

但那也是足足二百万两钱。

只是没想到,皇帝嬴政不来了。

派了他的长孙子婴代为巡视。

更没想到子婴如此不好说话。

贾精忠笑道:“说白了,我们应该感谢陛下,没有陛下大刀阔斧的兴修水利,我们岂能有如此敛财的机会?”

“是啊!”

窦建云点头附和,心中亦是感叹万千。

窦建云是郡守,又是前朝项氏门阀的心腹。

有钱不赚,真是王八蛋啊。

他更清楚当年嬴政能够从一个小小的西北贫瘠之地坐大。

靠的就是钱!

一大笔钱。

足以栽培出一支虎狼之师的钱。

所以,窦建云经常告诫自己:有钱能使鬼推磨。

随后在跟贾府接触之后,他就更是被金钱给迷了心窍了。

郑国渠工程就是一个小小的项目。

真正让他们沆瀣一气的则是木炭。

贾精忠呷了一口美酒,旋即说道:“窦大人,我这边的木炭票又不够了,可否再为我通融通融?”

“这么快吗?”窦建云皱起了眉头。

“本官这个季度已经把朝堂限发的木炭票争取了一部分给你,又给你额外批准了郡内的木炭销售额,这么快就用完了?”

“我的窦大人啊,大秦横扫六合之后,跟很多地方都同市了,又赶上寒冬,所以木炭现在是比秦半两更加贵重的资源了,只要我们运去胡人或者是南蛮,便可以敛得暴利!”

窦建云当然知道。

最近这两年。

大秦的物资也在四夷境内受到极大的欢迎。

其中木炭就是最关键的资源。

察觉到窦建云皱眉,贾精忠也不紧张,他反而给窦建云倒了一杯酒,笑着说道:“一如既往,一百张木炭票,您拿三成利润……”

听闻此言。

窦建云的心情倒也缓和了几分。

“总之,你要木炭票就得下个月了,你知道,同僚之中也有人盯着我呢……”

窦建云表明了自己的难处。

“知道了窦大人。”

贾精忠笑着举起了酒杯。

他之所以表现的谈笑风生,淡定自若。

完全就是把窦建云给彻底拿捏了。

酒过三巡,贾精忠仍然发现窦建云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便知道他还是担忧郑国渠的事情。

贾精忠宽慰道:“窦大人不要胡思乱想了,人生啊,还是要珍惜当下。”

说罢,贾精忠拍了拍手。

房间内的佣人跟家丁识趣的退去。

只剩下窦建云跟那名舞女。

窦建云接着醉意朦胧的酒精,浑然忘记一郡郡守的身份。

更把郑国渠之事抛之脑后了。

管他水库干啥?

人生啊!

还是要珍惜当下。

……

“这就是郑国渠吗?”

第二天上午。

子婴来到了水库堤坝附近。

他的脸色愈发的冷峻。

太差了!

这特喵的跟没修有什么区别?

就是单纯的在原来被洪水冲刷过的地方用泥土堆砌了一圈水坝呗。

现在是深秋,到了寒冬这倒也没什么。

可是来年雨季呢?

洪水滔天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公子殿下,是否通知本地官员?”

廷尉周明锐小心翼翼的问道。

他侍奉皇帝嬴政已经多年。

懂得察言观色的他,非常清楚皇长孙子婴已经具备了当年祖龙的气运。

此刻,明显子婴已经动怒了。

子婴确实非常愤怒。

这些鸟官太过于胆大包天了。

连糊弄都谈不上了。

简直就是潦草的骗取朝廷的拨付钱款。

“没那个必要,到时候我自会找他们的。”

子婴冷着脸往前面走。

越走,他脸上的杀意就越弄。

这就是所谓的郑国渠?

库呢?

这特么根本就无法储存水量。

甚至水库下

面的排放河道,也是随意的朝向农田的。

意味着什么?

明天开春雨季一来。

河道两边的庄稼地都要付诸东流。

当初朝廷可是勒紧裤腰带,拨付了五百万钱的。

钱去了哪里了?

子婴很庆幸他没有直接返回咸阳皇城,而是来查验了。

很快,子婴看到堤坝两侧的荒地之中有人在捡柴火。

其实就是拿着一把锈迹斑斑钝镰刀在挖掘地里面的玉米杆呢。

子婴缓步上前,淡然问道:“这位仁兄,这是做何?”

“挖点草根,好过冬。”

“哦。”

“你家是在对岸吗?”

“嗯。”

男子点了点头,便扛着绑好的草根从泥泞的喝道之中趟了过去。

“你们为何不从桥上过呢?”

“可拉倒吧。”

“我可不想死。”

“为什么?”

“桥塌就得死人。”

“而且官老爷下了命令,不让我们老百姓过桥。”

“防止被人压塌。”

“这……”

子婴听的极为懵逼。

足足半晌愣是没回过神来。

当地的百姓无疑是最懂情况的。

他们都不敢涉足的桥,那特么只怕跟纸糊的没啥区别了。

“这位大叔,这边不是春季的时候开始挖掘水库吗?有没有招募农工啊?”

“招募了,几乎把我们本地的劳动力全部调集起来了,还强迫我们不准干农活。”

“嗯?”

子婴愈发的狐疑。

“这怎么说?那他们给钱吗?”

“给个屁。”

男子骂骂咧咧的啐了一口唾沫,便扛着草根到了对岸。

留在子婴在‘河道’这边满脸错愕。

看似拉家常的几句交谈。

子婴已经明白了大概。

现在不用说郑国渠没有修成,就连他给地方派发的五百万钱也没有分给那些干活的农工。

那么问题来了了。

那么多秦半两都哪去了?

贪墨!

贪墨!

子婴紧握着拳头,他这辈子最恨那些贪墨的官员。

尤其是一毛不拔的贪墨官员。

要知道,嬴政能在困难时期开放几个郡的水渠项目的建设。

自然是希望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当地的民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