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悬疑:民间禁忌杂谈 > 第112章

第112章

看着陈大哥两口子的温馨,赵有量不免又想起了自己“绝户童子”的命运,有些黯然神伤。

等人家两口子挂断电话后感慨的说道:“陈大哥,你和嫂子的感情真好。”

陈大哥闻言笑的甜蜜:“主要是你嫂子好,能理解哥哥我。”

“唉,其实这么多年下来,因为哥的臭脾气总是得罪人,所以你嫂子跟着我没少吃苦,也没少担惊受怕。”

说话之间,迎春嫂和小李一起走来,一个端着肉串一个搬来两箱啤酒。

小李自然能猜到赵有量让喝通宵的原因,迎春嫂虽然不知道但也欣然同意。

乐呵呵的过来陪着。

只是和李家大嫂一样,叮嘱着都多吃点少喝点、免得伤身体,以唠嗑为主。

她的这番姿态,自然又引来陈大哥的善意调侃,直说“谁娶了迎春大妹子,一定有福了!”

“又贤惠温柔又能干!”

迎春嫂罕见的有些不好意思,端起酒杯连着敬了陈大哥三杯。

谁能想到就在刚刚,她还劝三个男人少喝点的......

时间飞快,转眼就到了后半夜两点。

其余酒客都已经散去,赵有量四人也从临街搬到了烧烤店里继续。

当然,在这期间赵有量回了扎纸铺一次。

一切都按规矩办完后重新回来的。

眼见着没了外人,赵有量犹豫一下还是将留下三人喝酒的原因讲了出来。

当然主要是讲给陈大哥听得,毕竟小李和迎春嫂都见过鬼了。

他本以为陈大哥会不信,或者干脆当成玩笑。

谁知人家听完之后只是愣了一会儿,随后没有不信、也没有慌张害怕。

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行量子,大哥知道了,大哥谢谢你!”

“你尽量帮大哥度过这一关吧。”

“其实大哥倒是不怕死,就是担心我要是死了,你嫂子和孩子没人照顾着会被人欺负、会吃苦。”

陈大哥的豁达从容,倒是让赵有量愣住了:“哥,你......”

陈大哥猜到了赵有量想问什么,因此笑着打断。

“哥就出生在这里,祖辈儿都在这里,一些事情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

“更知道这世界上真有说不明白的东西......就比如最近接连发生的命案。”

“实不相瞒,我爸临死的时候跟我说过:说我们这些人都有罪,祖上缺了大德了,有些东西一定会回来报复的。”

“所以大哥信你,量子!”

陈大哥的话,引起了赵有量三人的好奇。

赵有量就不必说了,完完全全的受害者;

迎春嫂也是后嫁过来的,不了解小镇的过去;

至于小李则属于小镇上的少数“族裔”,一些核心事情根本就没资格知道。

“陈大哥,咱们这个镇子咋地了?为啥这么邪门儿?”

“你方便给我们讲讲不?”

陈大哥闻言苦笑,喝下一杯啤酒后才开口说道。

“集体的事情哥也不知道,因为年头太久了。”

“据说祖辈们做的缺德事儿,发生在民国时期、甚至是军阀混战那会儿。”

“只是我爹活着的时候念叨过几句......”

根据陈大哥所知,在建国前这里原本就是个小村子,叫提头岭。

一共住着五十几户人家。

那时候还有句谚语是这么说的:提头岭、提头岭,十户九不宁;代代死一半,无后死干净。

意思是说住在提头岭的这些原住民,每一代都会死一半的新生人口。

比如这家生了四个孩子,有两个注定会发生意外。

如果哪家没有孩子,那老一辈注定横死、全家死绝彻底销户。

看着陈大哥两口子的温馨,赵有量不免又想起了自己“绝户童子”的命运,有些黯然神伤。

等人家两口子挂断电话后感慨的说道:“陈大哥,你和嫂子的感情真好。”

陈大哥闻言笑的甜蜜:“主要是你嫂子好,能理解哥哥我。”

“唉,其实这么多年下来,因为哥的臭脾气总是得罪人,所以你嫂子跟着我没少吃苦,也没少担惊受怕。”

说话之间,迎春嫂和小李一起走来,一个端着肉串一个搬来两箱啤酒。

小李自然能猜到赵有量让喝通宵的原因,迎春嫂虽然不知道但也欣然同意。

乐呵呵的过来陪着。

只是和李家大嫂一样,叮嘱着都多吃点少喝点、免得伤身体,以唠嗑为主。

她的这番姿态,自然又引来陈大哥的善意调侃,直说“谁娶了迎春大妹子,一定有福了!”

“又贤惠温柔又能干!”

迎春嫂罕见的有些不好意思,端起酒杯连着敬了陈大哥三杯。

谁能想到就在刚刚,她还劝三个男人少喝点的......

时间飞快,转眼就到了后半夜两点。

其余酒客都已经散去,赵有量四人也从临街搬到了烧烤店里继续。

当然,在这期间赵有量回了扎纸铺一次。

一切都按规矩办完后重新回来的。

眼见着没了外人,赵有量犹豫一下还是将留下三人喝酒的原因讲了出来。

当然主要是讲给陈大哥听得,毕竟小李和迎春嫂都见过鬼了。

他本以为陈大哥会不信,或者干脆当成玩笑。

谁知人家听完之后只是愣了一会儿,随后没有不信、也没有慌张害怕。

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行量子,大哥知道了,大哥谢谢你!”

“你尽量帮大哥度过这一关吧。”

“其实大哥倒是不怕死,就是担心我要是死了,你嫂子和孩子没人照顾着会被人欺负、会吃苦。”

陈大哥的豁达从容,倒是让赵有量愣住了:“哥,你......”

陈大哥猜到了赵有量想问什么,因此笑着打断。

“哥就出生在这里,祖辈儿都在这里,一些事情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

“更知道这世界上真有说不明白的东西......就比如最近接连发生的命案。”

“实不相瞒,我爸临死的时候跟我说过:说我们这些人都有罪,祖上缺了大德了,有些东西一定会回来报复的。”

“所以大哥信你,量子!”

陈大哥的话,引起了赵有量三人的好奇。

赵有量就不必说了,完完全全的受害者;

迎春嫂也是后嫁过来的,不了解小镇的过去;

至于小李则属于小镇上的少数“族裔”,一些核心事情根本就没资格知道。

“陈大哥,咱们这个镇子咋地了?为啥这么邪门儿?”

“你方便给我们讲讲不?”

陈大哥闻言苦笑,喝下一杯啤酒后才开口说道。

“集体的事情哥也不知道,因为年头太久了。”

“据说祖辈们做的缺德事儿,发生在民国时期、甚至是军阀混战那会儿。”

“只是我爹活着的时候念叨过几句......”

根据陈大哥所知,在建国前这里原本就是个小村子,叫提头岭。

一共住着五十几户人家。

那时候还有句谚语是这么说的:提头岭、提头岭,十户九不宁;代代死一半,无后死干净。

意思是说住在提头岭的这些原住民,每一代都会死一半的新生人口。

比如这家生了四个孩子,有两个注定会发生意外。

如果哪家没有孩子,那老一辈注定横死、全家死绝彻底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