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天子归来,江山美人两不误 > 第314章

第314章

“二弟你说的容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礼法规矩自然是天家的脸面。”

朱樉笑了笑说道:“天家的规矩关我秦王府何事?

难不成我藩王子嗣说门亲事,还要给大哥的东宫上份折子才合乎规矩?”

朱标顿了顿说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既然是老朱家子孙的亲事,

做子女的起码该通知一下父亲这个家长才是。”

朱樉一脸认真道:“那么问题来了,是父亲不同意我秦王府同淮西老将结亲。

还是大哥一人不同意呢?”

朱标哑然,他还没有登基,手里的权利都是朱元璋给的,他能替朱元璋做事,但不能替朱元璋做主。

朱元璋回头摆摆手说道:“吵完了吗?赶紧吵完,去看看你们母后。”

朱元璋一发话,二人便不再言语,来到寝殿之时。

马皇后半躺在病床之上,身子靠在床头,她脸色苍白,对比半个月之前,整个人身子骨消瘦许多。

朱高炽站在一个小马扎上,端着一碗热粥,吃力的撑着肥胖的身躯,一口一口喂进马皇后嘴里。

不到一会儿,他的额头就布满了细腻的汗珠,等到喂完一碗粥,全身已经汗流浃背,后背浇湿了一片。

朱高炽将碗递给身旁伺候的宫女,一转头才发现朱元璋父子三人站在他的身后。

朱高炽立马下来,拱手说道:“高炽见过皇祖父,见过大伯父、见过父亲。”

朱元璋微笑着点了点头,转头对两个儿子说道:“自从雄英走后,你们母后不愿服药和进食,

如果不是高炽来贴身服侍,咱真不知道该怎么好。”

朱标心里五味杂陈,以前真是小看了这个外表痴肥臃肿,内心细腻的秦王世子。

他对朱元璋说道:“高炽毕竟年幼,一个人总有忙不过来的时候,让允炆过来帮帮忙,兄弟俩之间互相有个照应。”

向朱樉问道:“二弟心中不会有意见吧?”

朱樉笑呵呵说道:“大哥说的有道理,还有三弟家济熺在宫中,应该一起叫上才对。”

朱济熺是晋王朱棡的嫡长子,晋王妃谢氏生下他不到一年就染病去世。

朱棡就藩时,朱元璋将刚满周岁的朱济熺留在紫禁城抚养。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正好有他们三个孙儿轮流照料,咱也能彻底放心。”

主要照料的都是宫人,皇子皇孙彰显一下孝心,朱高炽已经先声夺人了,其他人最多锦上添花而已。

正在朱元璋向太医戴原礼和蒋文用,询问马皇后病情之时。

朱标在跟马皇后聊着天,朱樉悄悄将朱高炽拉到了角落里,

目光炯炯的看着这个即将年满六岁的大胖儿子,看了看周围小声问道:“这是你娘教你的,还是你自己想到的?”

朱高炽老实回答道:“孩儿在文华殿下课之时,杨先生特地留下孩儿讲了一篇二十四孝里亲尝汤药的故事。”

朱高炽嘴里的杨先生,自然是现在翰林学士杨士奇,朱樉没想到自己阴差阳差让杨士奇走了捷径。

没想到对方投桃报李,给了朱高炽一次出人头地的机会,历史上的朱允炆为什么能在一众叔叔之中脱颖而出。

不就因为他的好大哥在临终前,朱允炆一直在床前尽孝,让朱元璋感动的落泪吗?

朱樉对大胖儿子鼓励道:“高炽加油,用功读书压过那个朱允炆,爹的未来可就压在你身上了。”

“二弟你说的容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礼法规矩自然是天家的脸面。”

朱樉笑了笑说道:“天家的规矩关我秦王府何事?

难不成我藩王子嗣说门亲事,还要给大哥的东宫上份折子才合乎规矩?”

朱标顿了顿说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既然是老朱家子孙的亲事,

做子女的起码该通知一下父亲这个家长才是。”

朱樉一脸认真道:“那么问题来了,是父亲不同意我秦王府同淮西老将结亲。

还是大哥一人不同意呢?”

朱标哑然,他还没有登基,手里的权利都是朱元璋给的,他能替朱元璋做事,但不能替朱元璋做主。

朱元璋回头摆摆手说道:“吵完了吗?赶紧吵完,去看看你们母后。”

朱元璋一发话,二人便不再言语,来到寝殿之时。

马皇后半躺在病床之上,身子靠在床头,她脸色苍白,对比半个月之前,整个人身子骨消瘦许多。

朱高炽站在一个小马扎上,端着一碗热粥,吃力的撑着肥胖的身躯,一口一口喂进马皇后嘴里。

不到一会儿,他的额头就布满了细腻的汗珠,等到喂完一碗粥,全身已经汗流浃背,后背浇湿了一片。

朱高炽将碗递给身旁伺候的宫女,一转头才发现朱元璋父子三人站在他的身后。

朱高炽立马下来,拱手说道:“高炽见过皇祖父,见过大伯父、见过父亲。”

朱元璋微笑着点了点头,转头对两个儿子说道:“自从雄英走后,你们母后不愿服药和进食,

如果不是高炽来贴身服侍,咱真不知道该怎么好。”

朱标心里五味杂陈,以前真是小看了这个外表痴肥臃肿,内心细腻的秦王世子。

他对朱元璋说道:“高炽毕竟年幼,一个人总有忙不过来的时候,让允炆过来帮帮忙,兄弟俩之间互相有个照应。”

向朱樉问道:“二弟心中不会有意见吧?”

朱樉笑呵呵说道:“大哥说的有道理,还有三弟家济熺在宫中,应该一起叫上才对。”

朱济熺是晋王朱棡的嫡长子,晋王妃谢氏生下他不到一年就染病去世。

朱棡就藩时,朱元璋将刚满周岁的朱济熺留在紫禁城抚养。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正好有他们三个孙儿轮流照料,咱也能彻底放心。”

主要照料的都是宫人,皇子皇孙彰显一下孝心,朱高炽已经先声夺人了,其他人最多锦上添花而已。

正在朱元璋向太医戴原礼和蒋文用,询问马皇后病情之时。

朱标在跟马皇后聊着天,朱樉悄悄将朱高炽拉到了角落里,

目光炯炯的看着这个即将年满六岁的大胖儿子,看了看周围小声问道:“这是你娘教你的,还是你自己想到的?”

朱高炽老实回答道:“孩儿在文华殿下课之时,杨先生特地留下孩儿讲了一篇二十四孝里亲尝汤药的故事。”

朱高炽嘴里的杨先生,自然是现在翰林学士杨士奇,朱樉没想到自己阴差阳差让杨士奇走了捷径。

没想到对方投桃报李,给了朱高炽一次出人头地的机会,历史上的朱允炆为什么能在一众叔叔之中脱颖而出。

不就因为他的好大哥在临终前,朱允炆一直在床前尽孝,让朱元璋感动的落泪吗?

朱樉对大胖儿子鼓励道:“高炽加油,用功读书压过那个朱允炆,爹的未来可就压在你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