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人》……
原来,科幻还能这样写!?
众人无不感到震撼。
尤其凡尔纳,从1862年开始进行创作,曾经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构思,但如此精巧、简短的,却是从未有过。
他忍不住压低声音喃喃自语道:“‘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实在是让人浮想联翩啊。”
罗兰点头,
“确实如此。”
凡尔纳按捺不住好奇,又问陆时:“陆教授,你还没回答刚才的问题。”
陆时不由得一愣,
因为扯得太远,把刚才的话题险些忘了。
他轻笑道:“刚才说到《八十天环游地球》的题材问题。当然,它当然是科幻类作品。至少,在这部出版之前,应该还没人有过类似的狂想吧?”
庞加莱笑呵呵地摸着胡须,
“嗯,好像如此。”
陆时说:“我听说,受到的鼓舞,许多旅行家尝试打破环球旅行的纪录,竞相出发。一部能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可以说是非常成功了。”
罗兰补充道:“陆教授有所不知。连载期间,巴黎市民格外关注福格先生下一个旅行地点,甚至有多家轮船公司打电报给凡尔纳先生,要求他让主角团乘坐本公司的轮船,并愿意为此支付一笔巨额款项。”
花花轿子人人抬,
一通吹嘘,让凡尔纳有些不好意思。
他尴尬地咳嗽一声,说道:“还是说回科学幻想的话题吧。”
说着,坐正身体,
“陆教授,我之前从未想过这一题材竟然能有那么多的细分,既然如此,可不可以……”
话还没说完,便听旁边忽然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你就是陆时?”
陆时立即偏头看去。
只见眼前是一个打扮颇为华贵的老者,看着颇为绅士,
有意思的是,他袖口、领口处的钮扣都是小型的十字架形状,明显是定制的。
庞加莱眉头皱起,
“这位先生,请回到你的座位。”
老者瞄了一眼舞台,
正值幕间,现场的观众们全都该干嘛干嘛。
他冷笑一声,
“我就是想来看一看,是哪位大能准备把诺贝尔奖搅黄了。没想到……”
老者言尽于此,
但他打量陆时的目光很不友善。
陆时“啧”了一声,回道:“看来是瑞典文学院的院士。我得纠正伱两点,一、我没有想把什么东西给弄黄了;二、以我的影响力,最多涉及到文学奖。”
老者脸上阴晴不定,
理论上,陆时一个家、诗人、剧作家,确实只能影响文学奖,
但之前的事搞得实在是太大了,很多人认为诺贝尔奖的权威性不足,主动退出了评选。
就比如居里夫妇,
之前,陆时曾预言居里夫人会获奖,
夫妻俩竟然投桃报李,直接声明不接受诺贝尔奖,
这耳光打得可响了。
所以对于现在的瑞典文学院来说,他们不光要承受欧洲文学界的质疑,还有其它奖项评选单位的质疑,压力不可谓不大。
陆时伸个懒腰,
“行了,你请回吧。哪来儿的上哪儿去。”
看他的态度,几个法国人都很震惊,
心里不由得直犯嘀咕:
没见过比巴黎佬还嚣张的,今天算是长见识了。
萧伯纳却是见怪不怪,笑着说:“别担心,陆一直这样。”
陆时笑道:“嗯,我一直这样。”
萧伯纳明知故问地打趣:“哪样?”
陆时做了一个拍手的动作,说:“还能是哪样?我啊,报仇不隔夜,打脸从来都是当场打回去的。”
现场一片安静,
“……”
“……”
“……”
蓦地,凡尔纳大笑,说道:“好好好!陆教授,当真有我们文人的风骨!”
瑞典文学院的院士老者脸比酱猪肘还要黑,
他怒极道:“你……你……”
陆时轻咳一声,
“老先生,看来你还准备和我们聊天。既然如此,为何不自报家门?”
老者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
随后,他说:“我是克拉斯·西奥多·奥德纳。”
陆时挠头,
“谁?”
奥德纳差点儿吐血,
他的脸刚才还是酱猪肘的颜色,现在已经变成了紫色猪肝。
罗兰真怕陆时把这老头给气死了,赶紧低声介绍:“这位是瑞典文学院第九席。他负责组建了现在瑞典的绝大多数档案机构,撰写的教科书在瑞典很有影响力。”
介绍完了,
奥德纳的脸色却更差了。
看那样子,他似乎要把自己给活生生地憋死。
凡尔纳轻咳了一声,
“第十一席,不是第九席。”
罗兰:“啊这……”
老老实实地闭嘴,不说话了。
奥德纳对陆时斥责道:“陆先生,你从到诗歌、再到戏剧,甚至还有跨学科专著,算是全才作家,怎可怂恿他人拒绝荣誉?此等小人行径,不是绅士所为。”
没想到老家伙没完没了了。
都不用陆时来反驳,一旁的凡尔纳直接就开腔了,说道:“奥德纳先生这话是怎么说的?”
萧伯纳冷笑附和:“我也听着怪刺耳的。就好像我们这些退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人没有自我思维,陆说什么,我们就听什么?”
两人直接将攻击性拉满。
奥德纳却全无惧色,
“两位先生,你们退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原因,真当瑞典文学院不清楚?”
庞加莱在旁边听得忍不住笑了,
他上下打量对方,
“奥德纳先生,你想说什么?”
文人相轻,
此时,双方既然已经开怼了,奥德纳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他严肃地说道:“原因非常简单,无非沽名钓誉。”
庞加莱的双眸微微眯起,说道:“沽名钓誉?萧先生我不好说,但儒勒被称为法兰西学术院的‘第四十一席’,你说他会沽名钓誉,是不是没过脑子啊?”
陆时不由得心中感慨,
这个奥德纳,大概真是发烧烧糊涂了,
在巴黎,人家法国人的地盘这么明目张胆地挑衅,不是自找苦吃吗?
陆时忍不住笑,
“我没记错的话,瑞典文学院是1786年3月20日为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仿照法兰西学院而创建。从血统和继承的角度讲,瑞典文学院是不是应该叫法兰西学院一声‘爸爸’?”
奥德纳差点儿一口气没喘上来。
萧伯纳对陆时眨眨眼,
“小伙子,你也太损了。”
陆时装没看见,错开了视线。
过了好一阵,奥德纳才平复了呼吸,一脸难堪的表情。
他说:“我说诸位‘沽名钓誉’是有原因的。”
凡尔纳抱起双臂,
“听君高论。”
奥德纳嘴角勾起一个弧度,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最受瞩目的文学奖项,所有的文学家都趋之若鹜。诸位肯定是知道自己的作品无法获奖,便想以退出作为噱头,借此炒作自己。”
这话其实不见得全错,
至少,当时萧伯纳退出评选,便是有这个原因在其中的。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萧伯纳说道:“还以为你能说出什么呢~奥德纳先生,既然你持有这样的观点,那我想问问你,你觉得什么人能稳压我和凡尔纳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奥德纳下意识地就想说“列夫·托尔斯泰”,
但话到了嘴边,还是给咽回去了。
他没那么傻。
他说:“特奥多尔·蒙森先生,他的代表作《罗马史》、《罗马编年史》不仅具有重要史料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
话音未落,萧伯纳说道:“退出了。蒙森先生退出了。”
奥德纳满头黑线,
 ̄□ ̄||
“还有……还有……”
好像都退出了。
一旁的凡尔纳说道:“我可以给你们指一条明路。要不,你们提名亨利克·易卜生先生吧?作为北欧作家,他应该不会驳你们瑞典文学院的面子。”
易卜生写了大量剧作,《培尔·金特》、《全民公敌》等不断被世界各地的剧团翻演。
比较神奇的是,按照历史发展,瑞典文学院在1903年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同时代的另一位挪威剧作家——
比昂斯滕·比昂松。
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总感觉这里面有偏见的可能。
罗兰皱眉,
“我没记错的话,易卜生先生没提名吧?”
奥德纳脸色愈加难看。
萧伯纳叼起了烟斗,也没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鄙夷道:“你说我们沽名钓誉?也不看看你们诺委会都干了什么?提名几百个候选人!就这,还好意思说别人?”
庞加莱补刀,
“我看,搅黄了也没什么不好的嘛~”
奥德纳猛然捂住了胸口,
“你……你们……”
他似乎明白了在人家地盘上不能太嚣张的道理,改用了平和的声音,诚恳劝道:“诸位先生,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学奖项,如果真的……唉,这是世界文学史的损失。”
老头也知道服软了。
凡尔纳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