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气愤慌恐的是储君太康,父帝也太自私了,当年我就要娶宓妃你不让,说怕损害家族名誉。
现在你却娶这个小寡妇,我算看出来了,好东西都得被你划拉到自己手里,儿子分点都不行,看来只有当上帝君才能为所欲为!
帝妃那个小妖精怀孕了,竟然说使父帝、她的儿子满百日就改立太子,这不是要自己的命吗?
从现在到那时满打满算也不到两年,母后出城养病,几个弟弟又被分住外地四方,自己孤立无援,这可怎么办?
太康和太子妃莲荷去找岳父后稷出主意,后稷沉默了半晌才说:“我已退休无职无权,司徒宗佶称病不上朝,柏显只在大理司断案不管它事,最重要的军权在忠于启帝的司马伯菲手里。
五司高官只司士熊昆一个人在管理朝政,他是帝妃的人,太子姑爷啊,在朝中我们已经无力改变局面。”
太康:“那怎么办?难道我们就束手就毙?”
莲荷:“父亲,你快给我们想个办法啊!”
后稷屏退左右压低声音说:“朝中我们已无力回天,太子,你可以在朝廷以外想想办法。”
“在朝廷以外?”
“帝后现在宫外,你的四个弟弟分住四方手中都有很大的权力,太子可去求母后,让她召集你四个弟弟谋划起事,逼帝君废除帝妃这个祸害!”
太康还怕说:“那、那样等于造反,能行吗?”
莲荷:“你个熊货!咱们跟帝妃那个小妖精的争斗你死我活,你要是瞻前顾后我们以后都得死!”
太康下了决心:“好,我听岳父和老婆大人的。”
太康以看视母后病情为由出帝都去避暑山庄。
帝后眷妇本来身体挺好,只不过是被气病的,她出了帝都后眼不见心不烦,也渐渐地想开了:
帝君掉女人坑里出不来离死就不远了,我忍耐几天,等大儿子接了帝位我就出头了,等那时我再恨恨收拾帝妃那个小妖精!
眷妇想开病很快就好了,病好了她也不想回宫去看夏启和张贤妤如胶似漆的样子。
太康见到母后把前朝后宫的严重形势一说,眷妇破口大骂启帝:“这个死老头子,怎么就变得色迷心窍了?连被猪妖做贱过的小寡妇也往怀里划拉,也不怕天下人笑掉大牙?”
“母后,父帝以前一心帝业,现在一统天下没了对手就一心享乐了。
父帝现在酷爱女色可以理解,就是再娶几个漂亮女人也没啥,可是他不应该被帝妃迷得忘记国本,答应她生儿子就改立太子,这是要咱娘俩的命啊!”
“死老头子是临死不留念想了,太康,到咱娘俩生死存亡的关头了,你快回去与老丈人商量,联络朝廷重臣发动宫廷政变,夺了他的帝权!”
“母后,儿臣已找岳父合计过了,在朝中我们大势已去,发动不了政变,所以儿臣才来找母后。”
“我手中无一兵一卒能有什么办法?”
“你是帝后,你没有一兵一卒我的几个弟弟有。”
“你是让我把你几个弟弟招来,让他们谋划起事?”
“是。几个弟弟对父帝把他们赶出帝都心怀不满,母后,你下懿旨他们一定遵从。”
眷妇迟疑:“太康,老二和老三老四到地方的时间不长,他们手中应该没有多少兵力,小五到是去地方时间长掌控许多军兵。”
“母后多虑了,帝妃刚怀孕,等生下孩子满百日还得一段时间。老二、老三、老四虽然到地方时间不长,但他们手中的权力很大,紧急招兵卖马来得及。
五弟也早有争储心,你让他发兵去铲除帝妃母子,他一定比谁都积极。”
“好吧,那我就招他们来谋划好了。”
帝后以患病想念儿子为名派人去招几个儿子来。
几个儿子分住四方远近不一,来的也有先有后,眷妇怕自己身边有帝君的人暗中监视她,不敢等几个儿子聚齐,便来一个交待命令一个就让他走。
四个儿子领母后之命各自回住地准备。
最消极的是伯康,他只好诗词歌赋,不喜打打杀杀,让他带本部人马进攻帝都去造父帝的反,他怎能没有抵触情绪。
母后之命、兄弟之情他也不好反对告密,便打定主意,我也不召什么兵买什么马,到时候几个兄弟打头阵我就跟在后面应应景便了。
仲康觉得这是等到了一个机会,也许能乱中取胜。他城府很深,对此事的结果心里没底,父帝手握朝廷大军,他们四兄弟起事朝廷军队能有多少倒戈过来?他的策略是表面上不动声色,暗中积极扩充力量。
元康性直不善谋略,从母后那领命回到自己的住地就公然招兵买马地筹备起事。
对此最为积极的是武观,他年少气盛又文武兼备雄心不小,早就想争太子储君大位。
父帝派太康、仲康他们哥仨讨伐伯益时,是他捉杀了伯益,本以为是天助他成太子储君,没想到大哥出阴招,把神仙国师的仙女老婆献给了
老爸,不但得到太子宝位还把他遣到了河西边防
母后下的懿旨让五武观重燃争帝的希望,五兄弟中自己手中的军队最多、实力最强,要是能帅先攻进帝都,逼大哥让位,甚至逼父帝退位都触手可及!
武观辖地雍州北面是北狄人,北狄人是游牧民族善骑射战斗力强悍,他跟北狄人的首领也有结交。
他亲自去向北狄首领借兵,北狄首领爽快地答应了,当然是有条件的,事成后要把雍州的一半赏给他们。武观答应了,九州很大,也不在乎几座城池,先当上帝君再说。
武观疯狂地扩充军队,准备率先起事进军帝都,夫人可儿忧虑说:
“夫君,父帝执掌天下兵马,有扈氏和伯益种甄经营多年的实力都无法与他抗衡,咱们这些兵力恐怕不是对手,还是先看看其他三位哥哥的动静再做打算吧。”
武观听不进去:“夫人,胆小难成大事,我不率先攻进帝都怎么能抢到帝位?你不想当帝后?”
“夫君,帝位虽好命更重要,领兵进攻帝都是造反,造反失败是要被杀头的。”
“没事夫人,是母后的懿旨,我们和几个哥哥都起事,就是失败了我不信父帝会把我们母子几个都杀了。”
元康和武观公开招兵买马要起事造反的消息传到了帝都,儿子要造老子的反,启帝愤怒以极,急忙召文武官员商议对策。
宗佶恨熊昆在朝中专权,借机攻击他说:
“帝君,熊昆大人提出分遣几位帝子去四方各地时,臣就担心怕帝子们到地方无拘无束势力做大为患,现在果其不然。帝君,熊昆出谋不端居心叵测,理应治罪!”
启帝果然有些后悔了,他用眼睛斜视熊昆,熊昆反齿相击:“帝君,司徒大人之言实是谬论,现在的情况证明,帝君把几位帝子分遣四方之举绝对正确!”
“绝对正确?”
“帝君请想,有的帝子可能早有异心,如果留他们在您的身边,他们暗中积蓄力量突然发难,帝君防不胜防,他们一旦得手,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他们在外地四方,虽然有利于自身扩展实力,但他们远在它乡对帝君没有直接威胁,如果他们真的起兵造反,帝君完全有时间派大军把他们剿灭。”
启帝又觉得熊昆的话确实有道理:“爱卿所言有理,如今之计应如何应对他们?”
“帝君,最好的办法是将他们的反叛活动消灭在萌芽时,趁他们还没准备好,帝君速派大军去把他们捉来治罪。”
柏显:“帝君,不可,帝子们并没公开造反,他们扩充兵力也许是为了巩固地方、抵御外敌。”
“柏大人有何高见?”夏启也不相信儿子们能造自己的反。
“臣以为,帝君可派钦差大臣去帝子们的封地视查真伪,然后再做决定。”
“可行。你认为我派谁为钦差去最为合适?”
柏显还没回答宗佶抢先说:“臣认为熊大人做钦差去最为合适。”
“噢,为什么?”
“熊大人深得帝君信任,能明察秋毫不会为帝子们的假象所蒙骗。”
夏启点头问熊昆:“熊大人,你可愿意辛苦一趟?”
宗佶老东西,你这是想要我的命啊!我去那两个要公然造反的帝子那视察,不被他们杀了祭旗才怪呢。
熊昆心中恼怒脸上毫无嗔意说:“多谢帝君看重为臣,臣愿为帝君效力万死不辞,但派钦差去帝子处视查也有不当之处,帝君不可不知。”
“有何不当?”
“派一名钦差去帝子们的封地视察,东西南北四方奔波需要不少时日,而帝子们要真是蓄谋造反,紧急应对方能消除祸患。臣有办法可尽快探知帝子们是否还忠于帝君。”
“快说!”
“帝君可分派使臣速去各帝子们的封地传旨,说帝君与帝子们分别日久十分想念,让他们速来帝都进宫会见以安帝心。帝子们谁遵旨来了就证明他心里没鬼,不敢来的就是心有反念,要图谋不轨。”
“好!熊大人这个办法好,既简便又实用,我这就下旨让他们回来。”
元康接到父帝的圣旨,安排使臣去驿馆休息,他后召亲信商量:“父帝圣旨召我进京可能是得到我们兄弟要起事的消息了,我该怎么办?”
“侯爷,这事底确难办,你要遵旨回帝都可能就回不来了,如果不遵旨就等于宣布造反了。”
“反就反,母后让我们四兄弟联合发兵进帝都,逼父帝处死帝妃,保住我大哥的太子储君大位。”
“既然侯爷主意已定,那就赶紧派人去联络其他三位侯爷一同起事。”
元康与三弟伯康的封地一个在河南,一个在河北离的远,他知道伯康胆小难成大事,所以只派两路信使去东、西分别联络仲康和武观。
伯康接到圣旨左右为难,父帝显然已经知道了他们兄弟的异动,调他们回京是考察他们忠心,不遵旨就会立刻刀兵相见,都是一家人何必杀个你死我活?
他决定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