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6章 右屯卫大将军,左骁卫大将军
赵仁本站在大殿之中,目光看向殿中诸将,最后目光落在王德真的身上。
王德真感受到赵仁本的目光,下意识的抬头,直直的看向赵仁本。
“逻些道行军副总管,户部侍郎,王德真。”赵仁本终于开口。
“臣在。”一身深绯色官袍的王德真上前,然后恭敬的跪倒在地。
太极殿中,无数群臣的目光同时落在王德真身上。
如果说是在早些时候,王德真拜相的消息还只有少数人知晓,但自从赵仁本数日之前递交了致仕奏本之后,人们便已经都明白了这其中的玄机。
致仕奏本,赵仁本早不递交晚不递交,偏偏要在王德真回京之前递交,这已经是明确告诉众人,赵仁本致仕之后的宰相空缺,将由王德真接替。
今日,皇帝让赵仁本主持封功封相,何尝不是对老臣的一种照顾。
便是如今接受封赏的诸位大将和王德真,也都要念赵仁本的几分情谊。
……
赵仁本深吸一口气,从侧畔拿起圣旨,看向王德真,高声道:“惟永隆元年,岁次辛乙,九月戊戌,望二十一日癸酉,皇帝若曰:
於戏!
东西禁掖,出纳王言;精选贤良,用存驳正。
正议大夫,逻些道行军副总管户部侍郎王德真,文儒秀士,謇谔忠贞,汪洋有大雅之风,明敏得至公之操。
言唯及溜,曩岁尝闻;学则临池,当时莫比。
自迁西北,顺理户粮;声尘益茂,闻实攸称。
可黄门侍郎,勋如故。
钦此。”
“臣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寿无疆。”王德真沉沉的叩首,神色肃重。
群臣不由得眼睛一跳,不是说好的王德真要拜相吗,怎么突然就什么都没有了。
同中书门下三品呢?
同中书门下三品跑哪里去了?
李绚沉沉的低头,眼神思索片刻,便已经彻底的明白了过来。
皇帝这是刻意为之。
虽然说今日让王德真当堂拜相,的确能极大的提振朝中百官的信心,但别忘了,今日的主角是李绚,还有逻些道诸位将军。
今日拜王德真为宰相,便是李绚的风头也要被抢光,哪怕是是嗣王,太子宾客,检校右卫大将军,也绝对比不上一个宰相。
哪怕是同中书门下三品。
所以王德真拜相的事情要缓一缓。
可即便是如此,王德真也丝毫不亏。
户部侍郎是正四品下,而黄门侍郎是正四品上,虽然没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但也着实升官了。
门下省如今有裴炎和赵仁本两名侍中,还有崔知温这个同中书门下三品的黄门侍郎。
如果是一般年纪大的官员调任黄门侍郎,那么这个位置就是奔着养老去的。
但如果是像王德真这样四旬年纪的官员调过去,那么就必然是要等着升任宰相。
而且赵仁本也已经递交了辞呈,如果不过是看什么时候,陛下会准许赵仁本致仕了。
赵仁本致仕,那么王德真立刻就会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做宰相。
李绚估计这个时间,要么是等到封赏之后的十日之内,要么恐怕就要等到明年正旦大朝之时。
毕竟前几次宰相致仕,皇帝也都是等到正旦大朝才允许,给足了老臣们体面。
尤其是赵仁本,多年来他一直主持正旦大朝,如今再让他主持最后一次,更加会令群臣感动。
再说了,正旦大朝距离现在也不过三个月……但三个月的时间,终究不短。
谁知道三个月的时间里会出什么事。
李绚想起王德真早些时候和他在船上说过的话,看的出来,王德真在那个时候便已经知道了此事,毕竟他们那一批文人在朝中的底蕴着实深厚。
有王德真这个即将做宰相的户部侍郎,还有欧阳通这个已经做了兵部尚书的高官,还有岑长倩这个执掌秘书省的秘书监。
他们这批人,在朝中的消息灵通的可怕。
……
无数异样的目光之下,赵仁本侧身,平静的拿过新的圣旨,然后继续宣读:“……右屯卫将军孙仁师,授周留郡公,晋右屯卫大将军,任右散骑常侍,调任长安,随侍禁中……”
孙仁师半跪在地,沉沉叩首:“臣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寿无疆。”
李绚目光微微一凝。
孙仁师是他岳翁刘仁轨的老部下,李绚在前线征伐,后勤诸事都依靠右屯卫保障。
如今战事了结,孙仁师这个刘仁轨的老部下,被皇帝彻底的调离了军前。
其中的味道,让李绚不免有些后背发凉。
但赵仁本宣读圣旨依旧在继续。
“……左骁卫将军,薛国公史暕,升左骁卫大将军,授喀州刺史,州治日喀则……”
史暕半跪在地,沉沉叩首:“臣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寿无疆。”
史暕是薛国公阿史那忠和定襄县主的嫡子,也是如今升任左骁卫大将军,也算是承袭父职。
只是调任喀州刺史,州治日喀则,这让李绚有些不明白。
目前在日喀则镇守的是左卫中郎将唐真行,左骁卫如今在山南,而黑齿常之又调任山南……
“……右武卫将军,萨国公噶尔·勃伦赞刃,调左武卫将军,任安西都护府副都护,检校左散骑常侍,西州听用……”
勃伦赞刃又惊又喜的半跪在地,沉沉叩首:“臣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寿无疆。”
李绚心中顿时一沉,继孙仁师被调走之后,勃伦赞刃也继续调走了。
噶尔家族是李绚治理逻些最大的帮手,勃伦赞刃一旦被调走,李绚治理蕃州就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但这对勃伦赞刃却并不是一件坏事。
勃伦赞刃虽然没有被封王,但安西都护府副都护,左武卫将军的位置足够让他满意。
因为那里是安西四镇的所在。
安西四镇是大唐在西域最大的控制根基。
整个繁华的西域,直接摆在勃伦赞刃的眼前。
噶尔家族多年来针对大唐,无非就是东西两面出击。
东面自然是东吐谷浑和陇西甘凉,而西面便是安西西镇。
吐蕃曾经数年和大唐在安西四镇争夺,勃伦赞刃自然明白安西西镇的重要。
如今他调任安西都护府,绝对比他在蕃州做什么刺史要强的多。
李绚顿时有些明白皇帝的算盘了,勃伦赞刃在安西四镇,史暕在日喀则,甚至还要更往西。
南北两股力量同时挟制西域,大唐对西域的控制力量立刻大大增强。
日后针对象雄出兵,搞不好也是两股力量同时出击,再加上黑齿常之盯向天竺。
整个东南亚,整个中亚,几乎都已经在大唐的势力辐射之下,日后整条丝绸之路会更加的繁华。
大唐也会因为这条丝绸之路,而获得无尽的财富,这才是正统的治国手段。
……
“……右武卫中郎将,酒泉郡公论弓仁,晋右武卫将军,任冲州刺史,州治冲萨,赠其父论钦陵为拨川郡王,其伯赞悉若为归怀郡王,陪葬昭陵……”
论弓仁和勃伦赞刃同时无比激动的叩首:“臣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寿无疆。”
李绚心中轻叹一声,眼底却露出一丝讥讽,一丝好笑。
论钦陵和赞悉若与大唐争锋相对了一辈子,但也绝对想不到在他们自己死后,竟然会成了大唐的忠臣,而且还要陪葬昭陵。
这若是在地下见了太宗皇帝,见了无数大唐功勋,他们又该如何面对。
李绚曾经还想将松赞干布也迁到昭陵,那个时候君臣在地下见面就真的有更意思了。
但无论如何,对于论钦陵和赞悉若陪葬昭陵之事,朝中已经无人反对。
噶尔家族两万精锐骑兵,在大唐灭亡吐蕃,并且之后的安稳治理当中,都有极大的作用。
如今追封两个死人做大唐郡王,同时陪葬昭陵,是最便宜的买卖。
对于论弓仁和勃伦赞刃而言,家族有两人陪葬昭陵,如此荣耀,也让他们彻底在大唐站稳脚跟。
之前心中还有的一丝不安,彻底烟消云散。
阿史那一族,如何待在大唐,那么噶尔家族为之效仿便是。
更别说他们噶尔家族也没有阿史那一族那样想要恢复草原统治的野心。
李绚稍微松了口气,论弓仁任冲州刺史,起码李绚在治理逻些道的时候,依旧可以借助噶尔家族的影响力。
最重要的是那两万骑兵,有论弓仁在吐蕃,勃伦赞刃也不可能直接将他们全部拉到安西四镇去。
如此一来,李绚手上掌握的军力虽然在减少,但并不影响他统治蕃州。
……
“……调左卫中郎将唐真行任芝州刺史,检校左卫将军……”
“臣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寿无疆。”唐真行满脸兴奋,神色已经不能够再满意。
军中历来上升通道不多,即便是十六卫将军,也不过三十二人。
有一个人卡死中央,其他后面很多人都无法调升上去。
一旦转任地方刺史,天下三百州广阔天地不说,还有朝中诸司侍郎,九寺寺卿,六部尚书,甚至是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
前途立刻就宽阔了起来,更别说他还检校左卫将军,已经让他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
李绚沉沉低头,他不知道这究竟是谁的计划?
他原本将黑齿常之调往林芝,实际上打的是岭南六诏的主意。
六诏最后被南诏统一,和大唐厮杀数百年后被灭,最后被段思平建国大理。
蒙古灭南宋,便是先招降吐蕃,然后沿怒江,沧澜江,最后杀入昆明,攻四川和贵州,最后沿长江而下,灭掉南宋。
李绚原本打算用黑齿常之灭掉六诏,然后将蕃州的触角深入岭南,没想到有人却在有意无意间看到了这层威胁。
这个人,他究竟是谁?
是皇帝,武后,还是其他人?
如今黑齿常之换成了唐真行,李绚又该如何布局,才能按照自己的原本的计划行事?
唐真行可用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