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邓芝、廖化、吴班这些人资历稍稍欠缺。姜维二十岁出头,属于新兵蛋子,压根不会考虑他。
目前有威望、有战力、性格沉稳的高级将领,似乎也只有赵云了。
阿斗看出了刘备的犹豫,笑着道:“赵叔正是能打之年,将来还要攻长安、破洛阳,横扫中原呢,怎么长期镇守南中呢?”
刘备问道:“那派谁去?”
阿斗笑道:“带兵南征的主帅呢,让我来做就是了,留守南中的人选,我觉得让李恢、马忠、张嶷几人协同镇守即可!”
诸葛亮闻言一愣,道:
“李恢是建宁郡俞元县人,主公入蜀时便主动投靠,参与过攻雒城之战,还前往汉中联络请降的马超,文武兼备,资历却稍逊魏延、邓芝等人。
马忠是阆中人,去年刚刚举孝廉为官,目前在巴西郡下汉昌县任上,多少有那么点资历,至于张嶷,他是谁?”
阿斗笑了,心道:“这就是穿越者的好处了,我能知道众人将来的成就,知道他们的专项能力!”
他知道,南中平叛时,数万叛军将李恢包围在滇池县,李恢兵力不足敌军两成,但依旧施计大败叛军,并追逐叛军残部至盘江,此后,南夷再叛,李恢独自统兵平叛,铲尽叛贼,并征收耕牛、战马、金银以及犀牛皮作为赋税,极大充实了成都的军用物资。
可见其军事能力、统御能力、经济能力非同小可。
而马忠和张嶷,不仅击讨平獠人之乱、冬逢之乱、杀刘胄、狼岑、狼路诸多叛贼,更长期驻守建宁郡,恩威并济,修缮城郭,控制盐铁,并重新贯通越巂郡到成都的道路,恢复亭驿通信。
阿斗还没说话,刘备率先开口了:
“李恢文武兼备,能谋善断,是个帅才;马忠此人孤见过一次,其人思维敏捷,腹有韬略,是个贤才。
至于张嶷,孤听闻前几年强盗寇犯南充,是张嶷率众杀出一条血路,保住县令家眷性命,确是个人才!”
阿斗闻言微微吃惊,心道:“刘备竟然知道张嶷这种小官!还如此肯定李恢、马忠之才!刘备的识人之能,果然名不虚传!”
诸葛亮闻言道:“这么说来,大王是同意此三人协作镇守南中了?”
刘备笑道:
“既然公嗣推荐,自有他的道理。此三人有没有能力,可以在南下平叛审之!若却有统军、治世之能,即可委以重任!”
诸葛亮深知刘备有知人之明,而且这三人还有考察期,便点头认可。
苏则闻言,牢牢记住了这三个名字。要知道,此三人前有建业王推荐,后有汉中王肯定,但凡做出些成绩,就会有无量前途,他这个新降的外臣,若能提前结交将来的高官,总无坏处。
阿斗见人选已定,又道:
“以强力镇杀叛贼后,我们就要实行军师说的攻心了!”
苏则失声问道:“叛军死尽,余人臣服,还要继续攻心?”
阿斗点头:“杀尽叛贼后,余下的人便应该被视为大汉子民,自然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归顺!”
刘备眉毛一挑,问道:“蛮夷以武力为尊,都杀到他们胆寒了,自然会归顺!公嗣着重说‘心甘情愿’四字,是何意?”
诸葛亮笑道:“难道要施以教化,让蛮夷成为华夏汉人?”
阿斗点头:
“这是必须的!
我们必须全面教化蛮夷,持续推进王化入山工作,坚定不移地传承华夏文明,让孔孟之道扎根南中基层,构建全面且严格的宣教体系,让大汉的王治在南中地区可持续地承袭下去!
魏延、邓芝、廖化、吴班这些人资历稍稍欠缺。姜维二十岁出头,属于新兵蛋子,压根不会考虑他。
目前有威望、有战力、性格沉稳的高级将领,似乎也只有赵云了。
阿斗看出了刘备的犹豫,笑着道:“赵叔正是能打之年,将来还要攻长安、破洛阳,横扫中原呢,怎么长期镇守南中呢?”
刘备问道:“那派谁去?”
阿斗笑道:“带兵南征的主帅呢,让我来做就是了,留守南中的人选,我觉得让李恢、马忠、张嶷几人协同镇守即可!”
诸葛亮闻言一愣,道:
“李恢是建宁郡俞元县人,主公入蜀时便主动投靠,参与过攻雒城之战,还前往汉中联络请降的马超,文武兼备,资历却稍逊魏延、邓芝等人。
马忠是阆中人,去年刚刚举孝廉为官,目前在巴西郡下汉昌县任上,多少有那么点资历,至于张嶷,他是谁?”
阿斗笑了,心道:“这就是穿越者的好处了,我能知道众人将来的成就,知道他们的专项能力!”
他知道,南中平叛时,数万叛军将李恢包围在滇池县,李恢兵力不足敌军两成,但依旧施计大败叛军,并追逐叛军残部至盘江,此后,南夷再叛,李恢独自统兵平叛,铲尽叛贼,并征收耕牛、战马、金银以及犀牛皮作为赋税,极大充实了成都的军用物资。
可见其军事能力、统御能力、经济能力非同小可。
而马忠和张嶷,不仅击讨平獠人之乱、冬逢之乱、杀刘胄、狼岑、狼路诸多叛贼,更长期驻守建宁郡,恩威并济,修缮城郭,控制盐铁,并重新贯通越巂郡到成都的道路,恢复亭驿通信。
阿斗还没说话,刘备率先开口了:
“李恢文武兼备,能谋善断,是个帅才;马忠此人孤见过一次,其人思维敏捷,腹有韬略,是个贤才。
至于张嶷,孤听闻前几年强盗寇犯南充,是张嶷率众杀出一条血路,保住县令家眷性命,确是个人才!”
阿斗闻言微微吃惊,心道:“刘备竟然知道张嶷这种小官!还如此肯定李恢、马忠之才!刘备的识人之能,果然名不虚传!”
诸葛亮闻言道:“这么说来,大王是同意此三人协作镇守南中了?”
刘备笑道:
“既然公嗣推荐,自有他的道理。此三人有没有能力,可以在南下平叛审之!若却有统军、治世之能,即可委以重任!”
诸葛亮深知刘备有知人之明,而且这三人还有考察期,便点头认可。
苏则闻言,牢牢记住了这三个名字。要知道,此三人前有建业王推荐,后有汉中王肯定,但凡做出些成绩,就会有无量前途,他这个新降的外臣,若能提前结交将来的高官,总无坏处。
阿斗见人选已定,又道:
“以强力镇杀叛贼后,我们就要实行军师说的攻心了!”
苏则失声问道:“叛军死尽,余人臣服,还要继续攻心?”
阿斗点头:“杀尽叛贼后,余下的人便应该被视为大汉子民,自然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归顺!”
刘备眉毛一挑,问道:“蛮夷以武力为尊,都杀到他们胆寒了,自然会归顺!公嗣着重说‘心甘情愿’四字,是何意?”
诸葛亮笑道:“难道要施以教化,让蛮夷成为华夏汉人?”
阿斗点头:
“这是必须的!
我们必须全面教化蛮夷,持续推进王化入山工作,坚定不移地传承华夏文明,让孔孟之道扎根南中基层,构建全面且严格的宣教体系,让大汉的王治在南中地区可持续地承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