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泰闻言道:“东吴将士,从不怕死!岂有送质子投降之理?”
陆逊面容悲切,抱拳道:“二叔,就算往许昌送质子,也应送我们的子嗣,怎能将世子送去?”
陆逊的发妻是孙策之女,所以他可以称呼孙权为二叔,此时用到这个称谓,自有深意。
孙权闻言,眼皮低垂,动容道:“伯言真乃忠臣!”
“哎……”
韩当长长叹气,低声道:“自古忠臣无善终啊……”
话罢,周泰、韩当二人面色阴郁,陆逊一言不发,孙权觉得时候到了,便看了一眼身侧的内侍。
内侍会意,默默点头,走向后室。
片刻后,他带着三个人影回到大殿。
一个3岁小儿一进殿就盯着陆逊,奶声奶气地喊道:“爹爹。”
陆逊闻言,眼里全是惊讶,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韩当,周泰二人闻言看过去,目光却没落在3岁幼子身上,而是盯住了自己的长子,嘴巴张得大大的,脸上布满惊异之色。
孙权看着他们表情,心道:没想到吧,孤仗义吧,要不要给个五星好评?
这时,张昭捂着肚子,被侍卫搀扶着赶到殿外,高喊道:“大都督、两位将军,你们不得无礼,你们的子嗣都在王府!”
陆逊第一个反应过来,立刻跪倒,高呼:“大王……”
韩当、周泰随即跪下,心里七上八下。
此时,张昭走进大殿,喝道:“吴王将世子、二王子送去许昌,却不忍送尔等子嗣前往,便用孙氏子孙替换,代为北去!”
陆逊三人闻言一阵翻江倒海,面上全是惭愧之色,高声悲呼:
“大王……我等该死啊!”
*********
许昌。
众大臣得知孙权投降的消息,皆长舒一口气,连忙将准备送往江东的粮草,转向送往雍州。
此时,贾诩、华歆、桓阶、陈群等人聚在一起密谋大事。
华歆沉声道:“如此一来,魏王有了打败孙权、夺下扬州、交州之大功,我们的计划可以实施了!”
贾诩点头:“然也!”
陈群默默点头:“魏王已经同意实行九品中正制,先王对世家的压制政策便告一段落了。
如此一来,很多忠汉者就会变成忠魏者,大汉最后的根基也被动摇。
如今魏王又有了收服东吴的大功,加上先王打下的基业。魏王代汉称帝,必定顺利。”
华歆脸上并无缓和之色,沉声道:“不要盲目乐观,我们必须做万全准备。否则,一旦有失便是万劫不复。”
贾诩缓缓摇头道:
“子鱼是否要提及王莽旧事?说什么汉室延绵四百年,法统深入人心。呵呵,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天下大乱,占据一方的刘氏宗亲纷纷败落。
如今独剩一个刘备。
而他,先谋刘表基业,再背刺刘璋鸠占益州,名不正言不顺,现在还与盟友孙权交恶……啧啧……虽然他坐拥西南之地,但穷兵黩武,目光短浅,算不得雄主。
孙权交子嗣为质而投降,再难兴风作浪,魏王一统华夏是迟早的事。”
贾诩捋着胡须,一脸从容和自得,笑道:
“某不才,已经谋划了一个涵盖了天命更替、五行始终、礼仪制度等多方面的策略,但是尤觉得不够严密,还望诸位帮我完善,以便在思想、礼仪、制度、文化、舆论等层面做到无懈可击。”
众人一听来了兴致,拱手道:“愿闻其详!”
贾诩点头,将自己的构思和盘托出,众人频频点头,不时发出疑问,不时提出更优方法。两个时辰过后,一个史无前例的皇位更替计划出炉。
有人担忧道:“此谋虽妙,不知天子同意否?”
周泰闻言道:“东吴将士,从不怕死!岂有送质子投降之理?”
陆逊面容悲切,抱拳道:“二叔,就算往许昌送质子,也应送我们的子嗣,怎能将世子送去?”
陆逊的发妻是孙策之女,所以他可以称呼孙权为二叔,此时用到这个称谓,自有深意。
孙权闻言,眼皮低垂,动容道:“伯言真乃忠臣!”
“哎……”
韩当长长叹气,低声道:“自古忠臣无善终啊……”
话罢,周泰、韩当二人面色阴郁,陆逊一言不发,孙权觉得时候到了,便看了一眼身侧的内侍。
内侍会意,默默点头,走向后室。
片刻后,他带着三个人影回到大殿。
一个3岁小儿一进殿就盯着陆逊,奶声奶气地喊道:“爹爹。”
陆逊闻言,眼里全是惊讶,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韩当,周泰二人闻言看过去,目光却没落在3岁幼子身上,而是盯住了自己的长子,嘴巴张得大大的,脸上布满惊异之色。
孙权看着他们表情,心道:没想到吧,孤仗义吧,要不要给个五星好评?
这时,张昭捂着肚子,被侍卫搀扶着赶到殿外,高喊道:“大都督、两位将军,你们不得无礼,你们的子嗣都在王府!”
陆逊第一个反应过来,立刻跪倒,高呼:“大王……”
韩当、周泰随即跪下,心里七上八下。
此时,张昭走进大殿,喝道:“吴王将世子、二王子送去许昌,却不忍送尔等子嗣前往,便用孙氏子孙替换,代为北去!”
陆逊三人闻言一阵翻江倒海,面上全是惭愧之色,高声悲呼:
“大王……我等该死啊!”
*********
许昌。
众大臣得知孙权投降的消息,皆长舒一口气,连忙将准备送往江东的粮草,转向送往雍州。
此时,贾诩、华歆、桓阶、陈群等人聚在一起密谋大事。
华歆沉声道:“如此一来,魏王有了打败孙权、夺下扬州、交州之大功,我们的计划可以实施了!”
贾诩点头:“然也!”
陈群默默点头:“魏王已经同意实行九品中正制,先王对世家的压制政策便告一段落了。
如此一来,很多忠汉者就会变成忠魏者,大汉最后的根基也被动摇。
如今魏王又有了收服东吴的大功,加上先王打下的基业。魏王代汉称帝,必定顺利。”
华歆脸上并无缓和之色,沉声道:“不要盲目乐观,我们必须做万全准备。否则,一旦有失便是万劫不复。”
贾诩缓缓摇头道:
“子鱼是否要提及王莽旧事?说什么汉室延绵四百年,法统深入人心。呵呵,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天下大乱,占据一方的刘氏宗亲纷纷败落。
如今独剩一个刘备。
而他,先谋刘表基业,再背刺刘璋鸠占益州,名不正言不顺,现在还与盟友孙权交恶……啧啧……虽然他坐拥西南之地,但穷兵黩武,目光短浅,算不得雄主。
孙权交子嗣为质而投降,再难兴风作浪,魏王一统华夏是迟早的事。”
贾诩捋着胡须,一脸从容和自得,笑道:
“某不才,已经谋划了一个涵盖了天命更替、五行始终、礼仪制度等多方面的策略,但是尤觉得不够严密,还望诸位帮我完善,以便在思想、礼仪、制度、文化、舆论等层面做到无懈可击。”
众人一听来了兴致,拱手道:“愿闻其详!”
贾诩点头,将自己的构思和盘托出,众人频频点头,不时发出疑问,不时提出更优方法。两个时辰过后,一个史无前例的皇位更替计划出炉。
有人担忧道:“此谋虽妙,不知天子同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