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怛罗斯之战的前因后果
1,黄姓突骑施反叛,唐朝转而支持黑姓突骑施
739年,唐朝北庭大都护、碛西(安西)节度使盖嘉运运筹之下同时出兵进攻碎叶、怛罗斯城的黑姓突骑施。之后碎叶被黄姓突骑施占据,怛逻斯城被拔汗那占领,次年唐朝册封有功人员,看上去西域似乎已经大定。
然而矛盾在这时已经产生,黄姓突骑施和石国走得太近,唐朝深为提防。将怛逻斯城分给东拔汗那,当做一个钉子钉在二者中间,为后来石国和宁远国相争埋下了伏笔。
但先爆发的却是另一个矛盾,这就要说到唐朝在西域最最愚蠢和错误的一个政策了。就是抬出僵尸政策,扶立早已过时的西突厥汗裔阿史那氏为十姓可汗,妄想靠这个办法稳定西域。
西突厥汗裔早已离开西域多年,威望和实力全无,在动乱的西域向来是靠实力说话,以力为尊,你抬出一个几十年前可汗的子孙来,谁会给他面子,况且之前那个可汗就没什么民心和威望。
唐朝强行抬出原西突厥可汗的曾孙,生于长于长安的阿史那昕,让他地位在所有西域部落头领之上,这让他们如何能够心服。第一个不服的就是莫贺达干,于是他提出抗议:“首诛苏禄,我之谋也,今立史昕,何以赏我?”
于是唐朝立即册封莫贺达干为突骑施可汗,但突骑施已经有一个娑葛后裔黄姓可汗,唐朝并没有对他进行安排,莫贺达干名不正言不顺,无法统御旧部。
天宝元年(742),唐朝遣兵护送阿史那昕赴任,行至碎叶西之俱兰城,为莫贺达干所杀。西突厥阿史那氏汗统遂绝,唐朝长期坚持的这一过时政策终于彻底破产。这种行为当然等于当面打唐朝的脸,公然反叛,于是唐朝改而支持黑姓突骑施。
好在三年前,被俘的吐火仙可汗押送到长安并没有杀掉,于是在同年六月册之为三姓叶护,赐铁券,并放吐火仙还蕃。之前碎叶之战带领少数部族逃脱的都摩支也率部降唐,唐朝命令都摩支辅佐吐火仙。但是唐朝并没有立即对莫贺达干动手,原因是这个时候唐朝正与吐蕃打得火热,同时在开元二十九年(741),后突厥又发生严重内乱,唐朝的重心在吐蕃和后突厥。直到两年后,暂时腾出手来的唐朝这才命令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高仙芝前任)攻打莫贺达干并将他杀死。之后唐朝册立苏禄的儿子吐火仙为十姓可汗,希望通过册立这一黑姓可汗稳定西域局势。
但事实并不如唐朝所愿,其一,夫蒙灵察虽然杀死莫贺达干但黄姓突骑施根基还在,并且依然占据碎叶城;其二,吐火仙虽然为十姓可汗,名为所有突厥人的王,但属于他自己的部族几乎没有,全在三年前被盖嘉运那次双线进攻杀光了;其三,在这之前,从苏禄死后,到黄黑二姓相攻,原来依附突骑施的各个部落也纷纷脱离突骑施的统治,比如怛罗斯之战中发挥重点作用的葛逻禄部,便在苏禄死后没多久,就脱离突骑施的统治,这个时候葛逻禄在唐朝那里的地位几乎是突骑施平起平坐了。所以吐火仙这个十姓可汗完全名不副实,一点威信和行政能力也没有。
另一方面,黄姓突骑施既然与唐朝决裂,不得不开始找寻盟友和靠山,他的盟友就是石国和流落到碎叶川一带的昭武九国难民,他的新靠山,就是大食!
2,这段时期,其他地方的情况
首先,唐朝打败苏禄可汗并在开元二十七年击败两位黑姓突骑施可汗之后,原来依附突骑施的河中昭武九国纷纷改为依附唐朝。这段时间,唐朝批量册封昭武九国国王,如在天宝三年和天宝四年,分别册封康国王为钦化王,米国王为恭顺王,西曹王为怀德王,安国王为归义王,塔巴里斯坦王为恭化王……并在天宝三年改东拔汗那国为宁远国。
但事实上,唐朝这个时候并没有一兵一卒进驻河中,相反大食开始对河中步步蚕食,这个时候帮助唐朝攻打碎叶的石国副王莫贺咄吐屯应该已经去世,他的儿子伊捺吐屯屈勒接替他的位子,为石国副王,大唐顺义王。伊捺吐屯屈勒就在开元二十九年(741)上表请讨大食,但唐朝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有答应。可以看出,这段时间,原来河中霸主突骑施势力消散,大唐和大食开始在河中角逐,不同的是,大唐得到了面子和名义,大食得到了里子和实惠。在这段时间里,一直到怛罗斯之战爆发之前,大食的势力基本已经覆盖河中昭武九国除了石国和宁远国的其他所有地方。
大唐不出兵河中是因为这个时候,大唐两个地方正在用兵,其一就是吐蕃,其二就是后突厥。在唐朝看来,大食不过很远很远的一个类似突骑施的蛮夷而已,而且河中之地虽然名义上归安西都护府统辖,实际上唐朝从未看得上这块地方。在女皇时期狄仁杰甚至向武则天建议放弃整个安西,只守住河西走廊就好了。总之,在唐朝看来,吐蕃和后突厥才是心腹大患,因为它们都能直接威胁到长安的安全。
这段时间唐朝正在与吐蕃大打出手。自玄宗登基以来,唐与吐蕃在陇右,青海,黄河九曲之地就一直争斗不断,但规模一直不是很大,而且唐朝都占据优势,几乎全胜。但问题是都是小胜,吐蕃未伤筋动骨,一打输了,吐蕃就撤回高原,唐朝因为之前的教训,也不敢追击。双方一直在青海黄河九曲,大非川,石堡城一带拉锯,就在741,吐蕃突然攻陷了石堡城。这是唐朝不能忍的,于是立即将战斗规模升级,调动全国军队和吐蕃军在这一带大打出手。整整打了十年,几乎不惜代价,终于将吐蕃全部压制,打得他节节败退。
另一方面就是后突厥了。同样也是741年,后突厥发生严重内乱。可汗忌惮麾下两员大将权势过大,用计诱杀了右杀,左杀害怕被害,于是先发制人,带兵杀死突厥可汗,立他儿子为新可汗,从此内乱不止,相互攻杀。唐朝自然不肯放过这个千载良机,命朔方节度使王忠嗣派兵攻打。
不久后突厥在唐朝联合回纥,葛逻禄,拔悉密的打击下,很快被消灭。之后回纥消灭、兼并拔悉密部,取代了后突厥的位置,占据了后突厥的几乎所有土地。葛逻禄部也被回鹘(这一年回纥改名回鹘)压迫,兼并其中一部,另一部摄于回鹘的强大压力,不得不向西拓展生存空间。
而这个时候,唐朝正在一心一意、不惜代价对付吐蕃,当然,主战场是王忠嗣、皇甫惟明、哥舒翰的陇右军。黄姓、黑姓突骑施继续内乱,貌似黑姓突骑施处于下风,因为黄姓突骑施一直占据碎叶,而黑姓突骑施的记载越来越少。
石国也趁着唐朝全力对抗吐蕃无暇管理河中事物的时机,在黄姓突骑施的支持下,从宁远国(东拔汗那国在744年改名宁远国)手里抢走了怛逻斯城。
同样也在这个时候(744年到749年),大食发生全面内乱,744一年换了三个哈里发。白衣大食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打成了一团浆糊。
唐朝依然一门心思打击吐蕃,747年,高仙芝率一万唐军远征,大破据险而守的近万吐蕃守军,斩首五千级,捕虏千馀人,高仙芝继续进军,攻占小勃律,俘获小勃律王及其妻子吐蕃公主而还。
750年二月,高仙芝奉命出击,击败了高仙芝击败了竭师国的军队,俘虏了竭师王勃特没。在回师的途中,应拔汗那的所请攻打并洗劫了石国拓折城。
3,情报混乱的怛罗斯之战
怛罗斯之战的发生,是由高仙芝屠石国拓折城引发的。
由于大唐一直不太重视大食这个遥远的对手,也不是很重视河中这块名义上归属大唐,实际被大食占领的土地。
这其实都是被我们中国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所影响,所局限,就是:重义轻利,重名义、面子超过实际利益。也就说儒教所一直宣扬的王道,王化。
比如白衣大食、黑衣大食,占领一个地方,就非常残暴地掠夺他们,对当地民众进行经济压榨,并把当地民众当成奴隶,任意驱使。而唐朝征服打败东*突厥、西突厥、河中之地,却只是推行王化,仍然让当地的民众自己管理自己,也不收税,也不进行经济掠夺,也不奴役当地民众,也不开发管理,唯一的要求,就是名义上的,对方的臣服,认同唐朝的宗主国地位,听唐朝的号令,向唐朝朝贡。除此之外,唐朝没有获得一点实际利益。
唐朝难道不知西域胡商富有吗?错,唐朝皇帝和官员比谁都知道。但他们有的是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即使再缺钱用,也没有打过昭武九国胡商的主意,也不屑过去掠夺富裕的河中之地。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唐就会对相当富裕的河中昭武九国多一些重视,也会对当时占据河中的大食多一些了解。
如果我们后世人用上帝视角去看待这件事,高仙芝屠石国拓折城无疑是非常错误的。
最大的错误就是情报工作的缺失和对局势把握的错误。如果唐朝如大食一般,如后世十七,十八世纪的英格兰那样,把河中之地当成一块可掠夺的大肥肉,就会针对河中,针对大食多做一些情报工作,就会知道大食到底是个怎样的敌人。
假如大唐要彻底从大食手里抢回河中之地,最好的时机应该是748年到749年这两年大食内乱的时候,但唐朝对此一无所知,而且唐朝对河中之地的也没有过多的想法。这些都是历史,时代,和我们国人思想的局限性,先不去说。
就事论事,高仙芝攻打石国也是十分错误的。
高仙芝攻打石国原因,第一个是石国和宁远国相争,抢了宁远国的怛逻斯城,并且处处打压宁远国,宁远国与唐朝交厚,高仙芝受宁远国之情攻打石国;第二个原因是,石国确实损害了唐朝的利益,石国与碎叶川的黄姓突骑施勾结在一起,并且收留了流落在怛逻斯城附近是数万昭武九国难民。这些难民都是被大食攻打失去家园流落到此,但是他们专门抢掠过路商旅,掳掠人口,严重堵塞了丝绸之路北道的通畅。
石国与反叛大唐的黄姓突骑施勾结,威胁了唐朝的安全,收留专门抢掠商旅的昭武九国胡,堵塞了丝绸之路的顺畅,损害了唐朝的利益和面子。从这两点上来说,高仙芝攻打石国,石国并不冤枉。
而站在石国的角度上看,石国此举也是情有可原。其一,唐朝偏心宁远国石国自然不服;其二,大食当时重新占据河中昭武九国除石国和宁远国之外所有的地区,压迫石国(要石国交税),石国面临巨大威胁,向唐朝求援(741年上表请讨大食),但唐朝没同意,石国不得不寻找其他力量以求自保,黄姓突骑施和昭武九国难民当然是很好的选择。
就是站在唐朝的角度上,当时进攻石国也是错误的。因为石国虽然威胁了唐朝的安全、损害了唐朝的利益。但从全局上讲,石国却是唐朝和大食之间的缓冲。并且石国只是为了自保,石国不会主动攻击唐朝,大食才是唐朝在河中之地真正的敌人,他们对土地和财富的渴望是没有止境的。
假如唐朝进攻大食,石国极有可能会出兵相助,因为在当时的石国看来,大食才是他唯一的威胁。这样一来,就变成石国和唐朝一起进攻大食了;但是唐朝进攻石国,石国为了自保就会倒向曾经的敌人大食,就变成了石国和大食一起进攻唐朝了。
怛罗斯之战唐朝之所以会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唐朝没有把大食当场最要对手,而大食却把唐朝当做唯一对手。
怛罗斯之战唐朝失败的二个原因就是情报工作的失败。高仙芝屠完石国,回到安西不久,黑衣大食在河中就爆发阿拉伯人什叶派起义,齐雅德最先率领的一万平乱官军一战就全军覆没,最后在安国、米国军队帮助下才平定这伙叛乱。但没过多久齐雅德杀死安国王,河中昭武九国也开始叛乱(参见《黑衣大食是怎么回事》)……
如果这个时候高仙芝得到消息,出兵河中,几乎可以一战而胜,将大食势力彻底赶出河中。但高仙芝没有,唐朝根本不重视大食,也不重视河中,高仙芝当时正忙着入朝,去长安献捷。安西到长安万里之遥,高仙芝要在元旦大朝会之前带着俘虏赶到长安,应该是八九月就从安西出发了。而这个时候河中正打得一团乱。
在高仙芝踏上回长安献捷的路程时,并·波悉林另一大将军巴里黑总督阿布·达乌德越过乌浒水,顺利进军骨咄,骨咄国王罗全节被围后,于夜逃亡拔汗那,而后穿过突厥地区来到唐朝。罗全节应该是在751年正月或者二月到达的长安,为了让唐朝出兵帮他复国,他编造谎言“石国王子逃诣诸胡,具告仙芝欺诱贪暴之状。诸胡皆怒,潜引大食欲共攻四镇。”
于是高仙芝立即出长安出发赶往安西,几乎倾巢出动,(一共两万四,出动了两万),并征召了葛逻禄和宁远国一万多雇佣兵,出兵攻打怛逻斯城。貌似哥舒翰麾下的天威军也有去帮忙打碎叶,但为什么不请求北庭军出兵协助,原因就不清楚了,大概是安西、北庭之间有竞争吧。就是说安西强势则安西节度使领导北庭节度使,北庭强势则反之。
具体战役过程,高仙芝的行军路线记载得都不清楚。但一点是清楚的安西军只有大约三万,但是他们的对手,石国,黄姓突骑施,大食,和被大食强行征召的昭武九国雇佣军加起来的数目应该有十几万到接近二十万。
战役过程大约是高仙芝率军到达怛逻斯城城下,到这个时候黄姓突骑施和大食的援军应该已经先于他们赶到,攻城一两日后没有攻破。这个时候齐雅德带着呼罗珊和昭武九国大军赶到,高仙芝命令宁远国和葛逻禄的军队继续围住怛逻斯城,自己则亲率安西军主力拦截齐雅德的大军。
双方血战五天,安西军在高仙芝的指挥之下是极其善战,靠着步兵的强弓硬弩,安西军曾经占有很大的优势,唐朝骑兵一度完全压制了阿拉伯骑兵,但是由于阿拉伯联军数量极多,高仙芝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
战斗进行到第五天,形势突变,唐军战斗到傍晚之后,葛逻禄雇佣兵突然叛变,他们从背后包围了大唐步兵并且断绝了他们与骑兵的联系。而阿拉伯联军乘中国军队由于葛逻禄雇佣兵突然叛变而暂时混乱的机会,出动重骑兵突击唐朝军队的中心,于是高仙芝终于溃败,两万人的安西精锐部队,只剩下数千人逃出生天。
具体过程差不多就是这样。对于双方军队战斗力的分析,在《黑衣大食是怎么回事》一文中也有阐述。大食联军在正面战场被安西军完爆是个无疑的事实,战后不久大食多次派遣使者到长安求和也是双方都有确切记载的。之后唐朝是有机会卷土重来报仇雪恨的,但历史没给唐朝这个机会,四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安西军,陇右军,河西军入朝平叛,唐朝被打残,被唐朝压制了十多年的吐蕃趁机截断了河西走廊,安西失联几十年,最后被吐蕃占领。大唐对西域一百多年的苦心经营毁于一旦。
当然败了就是败了,但我们后人追忆这场战役,也不得不为当时唐军强悍的战斗力所赞叹,终唐一朝,在安史之乱之前,在对外作战之中,都是有着主动出击的传统,有着许许多多令人赞叹、神往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如李靖攻灭东*突厥是主动出击,千里奔袭,以少胜多;苏定方灭西突厥是主动出击,千里奔袭,一万破十万,之后更是紧追不舍,一直追到石国,一战灭亡西突厥;之后苏定方平定葱岭以西还是主动进攻,长途奔袭……
在安史之乱前,唐朝就是靠着这么多次主动进攻,锐意开拓,打出一片广阔的疆土;打出中原之地上百年的和平和繁荣;打出唐朝无上的荣耀和国际地位;打出一个民族最强的自信心……打出一个让无数中国人神往,昂扬进取,开放包容,自信雄烈的大唐盛世。(在笔者心中,只有开元盛世才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盛世)
但唐朝同样也有很多问题,其一就是我前面说的那个所谓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只追求敌人的臣服,而不屑于进行经济掠夺,重义轻利;其二就是错误的民*族*政*策,使得边疆一直不能安宁,一个是以夷制夷,一个是就是只打不开发,臣服几年这个地方又开始叛乱,然后又打,没有办法一劳永逸;其三就是外重内轻,边疆节度使权力过大,加上朝政到后期越来越昏聩,皇帝无心朝政,奸臣当道等,由此引发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唐朝一直没有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加上唐朝上层的争权夺利,安史之乱打了八年在事实上其实并没有平地,而是唐朝向藩镇的一种妥协。所以,唐朝在安史之乱时期和之后,黄巢之乱时期一直到灭亡,这两段时期,唐朝一直屈辱不断,这也是很多人黑唐朝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唐朝在安史之乱前,是个无与伦比,独一无二的让所有中国人骄傲自豪的时代!
我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安史之乱这个唐朝转折点前四年,一切还要从高仙芝回安西的路上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