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沉声道:“太子殿下,吕奉天此人,才华横溢,勇猛无双。若能为您所用,必将成为一大助力。”
太子眉头紧皱,疑惑且带着些许不满地说:“吕奉天?那不是秦天成老贼的义子吗?他之前还救了那老东西的命,怎会助我?他应该是老贼的心腹才对。”
王先生微微一笑,解释道:“太子有所不知,秦天成与吕奉天之间并非铁板一块。据我在那边做囚徒时探听到的消息,秦天成曾因吕奉天嚣张跋扈而将其关押,虽然后来重用他,但二人之间已是面和心不和。”
“这样···如此一来,倒是好事。”
太子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但随即又黯淡下来,他犹豫地说:“即便如此,我又怎知吕奉天会愿意助我?万一他向秦天成告密,我岂不是自找麻烦?”
“王先生,此事还是作罢吧,别让你陷入险境。”
不过太子此时话虽然这么说,但眼神在不停闪烁,显然是心动。
王先生看着太子假模假样的担忧,心中冷笑不已,但面上却不动声色地劝道:“太子殿下,事在人为。不试试怎知吕奉天不会助您?”
“何况,此事若成,对您大有裨益。若是不成,也可推说是我王某人自作主张,与您无关。请让我去吧,为太子殿下解忧,是我王某人的荣幸。”
太子听到这话,心中一动,他其实早就想让王先生去试探吕奉天了,只是假意推辞一下,显示自己的仁厚。
现在见王先生如此坚持,他便顺水推舟地说:“既然王先生如此坚持,那我就不强求了。只是,你一切都要小心行事,切莫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王先生见状,心中暗喜,脸上却露出一副忠诚且坚定的表情,拱手道:“太子殿下放心,我定会办好此事,不会让您失望。”
太子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却在盘算着如何利用吕奉天的力量来对付秦天成。
而王先生也暗自得意,心想接下来就看费家兄弟那边如何操作了。
......
在费家兄弟的营帐中,费明宇面色凝重地向他的大哥费明伟讲述着之前的谋划,他提到与王先生、朱先生共商大计时,曾谈及吕奉天的重要性。
“大哥,你知道吗?吕奉天手下的部队是秦天成的精锐。如果我们能截断他们的粮草,那支部队不战自溃。”
“所以王爷极为关注吕奉天,希望你可以将其拉拢过来。”
“如果拉拢不过来,那就要想办法削弱他的战斗力。”
费明伟听到此话,眉头微挑,沉吟片刻道:“吕奉天和秦天成不是一条心,这点我倒是心里有数。”
“没错,我们那边已然谈听清楚。”
费明宇显然也颇有信心,他道:“如果能拉拢吕奉天,对我们的实力提升将大有裨益。”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利用太子来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太子一直对秦天成不满,我们只需稍加引导,他自然会想办法与吕奉天走近。”
“这吕奉天若是能被我们拉拢过来,那秦天成必定如断一臂。到时候,我们再趁机让太子与秦天成内斗,让他们彼此实力衰减。”
“最后再让王爷给他们来个致命一击,活捉太子、击败秦天成,这天下还不是王爷他的囊中之物?”
费明宇熟读兵书,此时已然敏锐看到其中机会。
“妙计!”
费明伟也笑道:
“如此一计,太子或将陷入囹圄,秦天成注定一败涂地。”
“而吕奉天,也必然穷途末路,如果我之前能赢得他的信任,此时或许可趁势而为,晓以大义,劝其归顺王爷,这不仅是吕奉天的转机,更是王爷势力壮大的绝佳时机。”
费明伟此时站起身来,颇为豪迈道:“这个计划虽然有些困难,但事在人为。我会尽力去试试看。”
费明宇眉头微挑,笑着对费明伟道:“大哥,你可有什么办法能将吕奉天拉拢到我们这边来?此人是关键所在。”
费明伟沉吟片刻,缓缓开口:“他对我倒有几分好感,但想要拉拢他并不容易。他是武夫出身,我是科举举人,我们的话题难以交集。”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不过,我会尽力去接触他,能拉拢则拉拢,不能拉拢则尽量探听出他们粮草的位置。到时候王爷率兵出击,也能事半功倍。”
费明宇闻言,思索片刻后点了点头:“大哥所言极是。我们只能尽力而为,至于结果如何,那就看天意了。”
费明伟目光凝重地看着自己的兄弟费明宇,沉声道:“明宇,你留在我身边,做我的参谋。我们两兄弟一起谋划,共同应对这变幻莫测的局势。”
费明宇点头同意,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好,我会全力辅佐你。”
费明伟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我一直在寻找机会与吕奉天接触,但这样的机会并不容易找到。我们必须耐心等待。”
时间如流水般匆匆而过,转眼间两三天已经过去。
秦天成的大军开始筹集粮草,准
备发动一场新的大战,费明伟参加了几次军事会议,他注意到秦天成的脸色越来越凝重,显然也意识到了局势的严峻性。
然而,费明伟却并没有像以往那样站出来提出自己的建议。
他一想到秦天成为筹集粮草而滥杀无辜、残害百姓的行径,就感到一阵恶心和愤怒。
“你的确在很多地方帮过我,但你为了一己之私,如此残酷地对待老百姓,我实在无法接受。”
费明伟心中暗道,“这一次,我必须做出选择。投奔秦颂,这才是我的出路。”
想通了这一点后,费明伟感到精神舒畅了许多。
他心想:“如果实在没有办法跟吕奉天接触,那我就在秦颂大军打过来的时候,想办法烧掉秦天成所在部队的粮草。这样的话,也算是为自己立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