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穿越明末:我成了海盗头子的继承人 > 第611章

第611章

何况此时,邳山岛上,城防坚固,大陈到邳山之间,快船不需一日便可抵达,这时候只需要保留两艘运输船和两艘通讯船就可以了。

大陈山的虎威级战船,也会对这一带不定时的巡航,长期驻扎舰队倒是有些浪费了,因此唐学志决定撤回邳山岛舰队,改用陆战队轮流驻防,作为在这一带军事存在就可,因此驻扎的人员也不会太多,一个大队加上一些水手,共计百十人足矣。

将此前在海战中立功的黄越调入郭大牛那舰队,担任副队长,原副队长马小七暂任代理队长。

他们这支舰队十二艘战船,将协同一个陆战连的队员,组成一支特混编队,共同进驻浯屿。

不过进驻浯屿非同小可,他们很可能和广东的刘香,北港的郑一官直接交锋,特别是郑一官,贼心不死,虽然在明城和鱼鹰冲突后,双方已经达成了某种互不侵犯的默契。

甚至北港的战船在海峡地区遇到鱼鹰战船时,还会极力避开他们,以免冲突,不过谁也保不准这些家伙哪天又打起浯屿的主意。

因此浯屿陆战连必须有一员虎将统领不可,唐学志左思右想,决定陆战一营的副营长王石头率领麾下一个连前往。

同时任命马小七为特混编队的队长,黄越为副队长,王石头为副队长。

但是这支部队的总兵力不过七百余人,距离熊文灿所要求的两千人还有不小的距离。

但是眼下,除去明城的守备力量,大陈山能够调动的也不过两千多人,因此唐学志决定再扩编两千人,将鱼鹰的总兵力扩充到五千人马。

大陈岛居民不过一万余人,此前经过征兵,那些优秀的兵员大都已经被征调入伍,如果再征的话,就算这些百姓愿意,其兵员素质也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了。

因此唐学志决定从明城方便解决一部分兵员,这些人已经移民到了海峡,可以说已经在海峡岛扎下了根,这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对鱼鹰有认同感,所以这些人自然是最好的兵员了。

不过海峡人岛移民不过万余,加上眼下正处于大力开发时期,也不能征的太狠了,所以 唐学志也只派给了王四狗五百人的指标,其余人从台州和泉州等地招募。

泉州地区,已经遭了一年多的旱灾,其灾民无家可归的不在少数,虽然郑一官已经将沿海村庄洗劫一空,好在唐学志现在有了官身,大摇大摆的进入内陆招募人马,也是理所当然的。

难民依旧是鱼鹰招募的首选,原因是这些人容易管,有口饭吃就能跟着走,如果说唐学志财力不足还有所顾及的话,那现在他已经完全摆脱了财政困境。

海峡移民,势不可挡。

打着招募人手修建城防的招牌,唐学志在泉州地区招募了一千多兵员不说,还将泉州、漳州、兴化等地近两万难民全部收入囊中。

这些人被他们用船全部秘密的送到了明城,这一下简直让王四狗等人措手不及。

一时就连明城也没有这么多地方安置这些人,年前修建的八~九个寨子,现在都人满为患,寨内设施还没弄齐全呢,现在又来这么多人。

忙的王四狗和黄莫风等人,只得赶紧加快修建新寨,另外那些老寨中,能塞一户算一户,就连明城侧面准备用来建副城的一块地方,也被划出了一半出来,安置这些人。

何况此时,邳山岛上,城防坚固,大陈到邳山之间,快船不需一日便可抵达,这时候只需要保留两艘运输船和两艘通讯船就可以了。

大陈山的虎威级战船,也会对这一带不定时的巡航,长期驻扎舰队倒是有些浪费了,因此唐学志决定撤回邳山岛舰队,改用陆战队轮流驻防,作为在这一带军事存在就可,因此驻扎的人员也不会太多,一个大队加上一些水手,共计百十人足矣。

将此前在海战中立功的黄越调入郭大牛那舰队,担任副队长,原副队长马小七暂任代理队长。

他们这支舰队十二艘战船,将协同一个陆战连的队员,组成一支特混编队,共同进驻浯屿。

不过进驻浯屿非同小可,他们很可能和广东的刘香,北港的郑一官直接交锋,特别是郑一官,贼心不死,虽然在明城和鱼鹰冲突后,双方已经达成了某种互不侵犯的默契。

甚至北港的战船在海峡地区遇到鱼鹰战船时,还会极力避开他们,以免冲突,不过谁也保不准这些家伙哪天又打起浯屿的主意。

因此浯屿陆战连必须有一员虎将统领不可,唐学志左思右想,决定陆战一营的副营长王石头率领麾下一个连前往。

同时任命马小七为特混编队的队长,黄越为副队长,王石头为副队长。

但是这支部队的总兵力不过七百余人,距离熊文灿所要求的两千人还有不小的距离。

但是眼下,除去明城的守备力量,大陈山能够调动的也不过两千多人,因此唐学志决定再扩编两千人,将鱼鹰的总兵力扩充到五千人马。

大陈岛居民不过一万余人,此前经过征兵,那些优秀的兵员大都已经被征调入伍,如果再征的话,就算这些百姓愿意,其兵员素质也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了。

因此唐学志决定从明城方便解决一部分兵员,这些人已经移民到了海峡,可以说已经在海峡岛扎下了根,这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对鱼鹰有认同感,所以这些人自然是最好的兵员了。

不过海峡人岛移民不过万余,加上眼下正处于大力开发时期,也不能征的太狠了,所以 唐学志也只派给了王四狗五百人的指标,其余人从台州和泉州等地招募。

泉州地区,已经遭了一年多的旱灾,其灾民无家可归的不在少数,虽然郑一官已经将沿海村庄洗劫一空,好在唐学志现在有了官身,大摇大摆的进入内陆招募人马,也是理所当然的。

难民依旧是鱼鹰招募的首选,原因是这些人容易管,有口饭吃就能跟着走,如果说唐学志财力不足还有所顾及的话,那现在他已经完全摆脱了财政困境。

海峡移民,势不可挡。

打着招募人手修建城防的招牌,唐学志在泉州地区招募了一千多兵员不说,还将泉州、漳州、兴化等地近两万难民全部收入囊中。

这些人被他们用船全部秘密的送到了明城,这一下简直让王四狗等人措手不及。

一时就连明城也没有这么多地方安置这些人,年前修建的八~九个寨子,现在都人满为患,寨内设施还没弄齐全呢,现在又来这么多人。

忙的王四狗和黄莫风等人,只得赶紧加快修建新寨,另外那些老寨中,能塞一户算一户,就连明城侧面准备用来建副城的一块地方,也被划出了一半出来,安置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