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穿越明末:我成了海盗头子的继承人 > 第383章

第383章

没想到,这两艘船的速度已经超过了他们见过的所有快船,一阵铳响过后,却连鱼鹰快船的毛都没有捞到。

“砰砰.....”

一艘鱼鹰快船马上就趁着他们装填的机会,反击,一枚铳弹呼啸而至,射中了一个炮手的眉心。

一铳爆头。

本来这么快的船速,他们没打中也是正常,毕竟也驱离了那两艘快船,却没想到,那艘快船上的水兵竟然一铳就干掉了他们的炮手。

同样是水兵,为何你们这么优秀。

“轰.....”

田云亮没有放过任何机会,待那两艘快船扰乱了倭船后,他赶紧下令开炮。”

“轰轰....”

三艘战船上,六门火炮同时开火,六颗铁弹同时奔向一艘倭船。

“咚咚咚”

那些炮弹接二连三的击中一艘倭船,将那艘倭船一个舱室打了一个打洞。

随着三艘倭国快船增援而来,只见那海面上,硝烟弥漫,火箭来回穿梭,一艘倭船的主帆已经燃起了大火,但是这些家伙却依然不退。

唐学志知道,这些人可不是张豹的苍狼帮,也不是张文虎的大陈寨。

他们深受武士道的影响,想轻易的击败他们,绝无可能。

就在海面上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在淡水上游,竟然有一队倭人搭船在上游登陆,竟然沿着河道,悄悄的潜入到了鱼鹰营寨不远的地方,一直到鱼鹰的巡逻队发现了他们。

双方很快就接上了火。

虽然唐学志听多了倭人不擅战术,只知道玩命,但是现在看来并非是这样,恰恰相反,这些倭人竟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玩起来暗度成仓。

不过,这招咱老祖宗都玩腻。

不过,唐学志的脸色却马上变得阴沉了起来,前面来的倭人,从阵容上看,最少有三百人,如果加那几艘战船上的人数,绝不少于四百人。

此前田云亮的报告了,这伙倭人只有七八十个人。

幸亏自己没有贸然进攻。

这个时候,营中数百青壮,刚开始时还带着看热闹的心态,毕竟这只是和倭人在海面上交战,估计也祸及不到这里。

但是当他们听说这倭人偷偷的上岸了,马上这些人就陷入恐慌,就连一直朝着要杀倭人的尚玲看到倭人声势浩大的冲了过来,都邹起了眉头。

“你们二人不是一直吵着要和倭人决战吗,看到前面没有,三百倭奴兵,有没有胆量一战。”

唐学志将李大山和刘景同两人叫到了身边,到了这个时候,也管不上什么亲兵不亲兵了,上得了战场才叫好兵,没有在战场上锤炼,将来他们也没有办法带兵。

虽然是心疼,但是这个时候也是检验他们的最佳方式。

这些倭国人的战斗力,绝非是大明卫所兵能比的,哪怕是大明边镇那些官兵也未必能占到优势。

“老大,今天要是不宰个倭子,我这战兵连长也是白当了,我们亲兵连请求迎战。”

“当年我祖父,就是死在倭奴的刀下,今天正好是血债血偿的时候了。”

在李大山请战大时,刘景同想起老父亲当年给他说过,山东当年闹倭寇,他爷爷和老太爷就是被倭寇杀死的,全村人一百二十多口,只剩下他父亲和另外几个小孩藏在地窖中躲过一劫。

两强相遇勇者胜。

唐学志带着鱼鹰两个连队,二百多人很快就和倭人交上了火。

没想到,这两艘船的速度已经超过了他们见过的所有快船,一阵铳响过后,却连鱼鹰快船的毛都没有捞到。

“砰砰.....”

一艘鱼鹰快船马上就趁着他们装填的机会,反击,一枚铳弹呼啸而至,射中了一个炮手的眉心。

一铳爆头。

本来这么快的船速,他们没打中也是正常,毕竟也驱离了那两艘快船,却没想到,那艘快船上的水兵竟然一铳就干掉了他们的炮手。

同样是水兵,为何你们这么优秀。

“轰.....”

田云亮没有放过任何机会,待那两艘快船扰乱了倭船后,他赶紧下令开炮。”

“轰轰....”

三艘战船上,六门火炮同时开火,六颗铁弹同时奔向一艘倭船。

“咚咚咚”

那些炮弹接二连三的击中一艘倭船,将那艘倭船一个舱室打了一个打洞。

随着三艘倭国快船增援而来,只见那海面上,硝烟弥漫,火箭来回穿梭,一艘倭船的主帆已经燃起了大火,但是这些家伙却依然不退。

唐学志知道,这些人可不是张豹的苍狼帮,也不是张文虎的大陈寨。

他们深受武士道的影响,想轻易的击败他们,绝无可能。

就在海面上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在淡水上游,竟然有一队倭人搭船在上游登陆,竟然沿着河道,悄悄的潜入到了鱼鹰营寨不远的地方,一直到鱼鹰的巡逻队发现了他们。

双方很快就接上了火。

虽然唐学志听多了倭人不擅战术,只知道玩命,但是现在看来并非是这样,恰恰相反,这些倭人竟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玩起来暗度成仓。

不过,这招咱老祖宗都玩腻。

不过,唐学志的脸色却马上变得阴沉了起来,前面来的倭人,从阵容上看,最少有三百人,如果加那几艘战船上的人数,绝不少于四百人。

此前田云亮的报告了,这伙倭人只有七八十个人。

幸亏自己没有贸然进攻。

这个时候,营中数百青壮,刚开始时还带着看热闹的心态,毕竟这只是和倭人在海面上交战,估计也祸及不到这里。

但是当他们听说这倭人偷偷的上岸了,马上这些人就陷入恐慌,就连一直朝着要杀倭人的尚玲看到倭人声势浩大的冲了过来,都邹起了眉头。

“你们二人不是一直吵着要和倭人决战吗,看到前面没有,三百倭奴兵,有没有胆量一战。”

唐学志将李大山和刘景同两人叫到了身边,到了这个时候,也管不上什么亲兵不亲兵了,上得了战场才叫好兵,没有在战场上锤炼,将来他们也没有办法带兵。

虽然是心疼,但是这个时候也是检验他们的最佳方式。

这些倭国人的战斗力,绝非是大明卫所兵能比的,哪怕是大明边镇那些官兵也未必能占到优势。

“老大,今天要是不宰个倭子,我这战兵连长也是白当了,我们亲兵连请求迎战。”

“当年我祖父,就是死在倭奴的刀下,今天正好是血债血偿的时候了。”

在李大山请战大时,刘景同想起老父亲当年给他说过,山东当年闹倭寇,他爷爷和老太爷就是被倭寇杀死的,全村人一百二十多口,只剩下他父亲和另外几个小孩藏在地窖中躲过一劫。

两强相遇勇者胜。

唐学志带着鱼鹰两个连队,二百多人很快就和倭人交上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