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穿越明末:我成了海盗头子的继承人 > 第361章

第361章

要知道,椒江漕运,数千人日夜忙碌,刨去几千人的吃喝拉撒,人马车船各种费用,一个月下来也不过一千多两的盈利,哪怕是将整个华夏商帮的那些铺子加起来,脸漕运一起,每个月也不过两千多两的利润。

现在唐学志竟然花一千两给他买了个官身,这让他感到这官身穿在身上,无比的沉重。

秋云也是嘴巴张成了鸡蛋大,半晌说不出话来,这一千两银子,要是放在一年前,可是鱼鹰账面上的总额,鱼鹰刚刚创立之初,账面上不过一百多两银子,还是大伙东拼西凑凑起来的。

从前他们一辈子也没见过一百多两银子,或许一百两,足够他们家一辈子过上小康生活,现在唐学志竟然化了一千两给张万春买了个官身,两父女都是无比激动。

秋云倒是想明白了,这可不是祖宗显灵,这些可都是唐学志赐予他们的。“爹,你看你,哪是什么祖宗显灵,这不都是学志.......”

张万春这才从地上站了起来,怂了秋云一句:“丫头家家的,知道什么。”

随后又转身对唐学志道:“嘿嘿嘿,学志,这官身,花这么多钱,值得吗,要是在台州能买上百亩好地吧。”

“要是不值,那衣服还我,咱找人退钱去。”唐学志却是故意说到。

“啊,这怎么可以,值值值,肯定值了,哈哈哈。”说罢,这老小子竟然高兴的抱着那官服和任命状跑了。

唐学志看着张万春那远去的背影,微笑的摇了摇头,拉着秋云的小手,刚要转身回房。

“学志。”

我尼玛,这老东西什么时候变得鬼鬼祟祟的了,差点没将唐学志吓一跳。

唐学志猛然回头,发现张万春竟然又回到了客厅。

“嘿嘿嘿,差点将重要的事情忘了。”只见他有些反常的笑到。

想来这家伙今日也是有些兴奋过度了,唐学志没有计较,这家伙从倭国回来,竟然也没有将事情给自己做个汇报就跑了。

张万春恢复平静后,便将去倭国之行给唐学志说了一遍。

原来这次他们的船队出大陈后,经东海进入了琉球国海域,在经琉球辗转来到了九州,根据李国助留下的地址,最终找到了李国助。

九州虽然是倭国的地界,但是华商基础非常好,只需走在街面上,几乎都能碰到大明商人,不仅是商人,下层人士也非常多,据说有许多大明百姓听说倭国有银子,很多人都是搭乘黑船前往倭国。

这其中客死他乡的自然是数不胜数了。

想来李旦当初和一帮华夏海商,在倭国聚义,召集了数万大明百姓,想要颠覆幕府的统治,如果没有大量大民百姓聚集,那是不可做到的。

虽然后来事情败露,他们也随之被幕府赶出了倭国,亡命海上,但他们却是华夏真男人,如果这一壮举成功,何来后世的蝗虫之乱。

张万春到倭国后,在李国助的帮助下,找了几个熟悉倭国的明国人,在九州建立了华夏商帮的货栈。

后来还在倭国找了几个做硫磺矿的商人,将交易线建立起来了,而李国助那边,也可以通过一些渠道可以给华夏商帮买到精铁、黄铜等物资。

不过却有一个要求,华夏商帮的粮食只能卖给他们,张万春不敢擅自作主,便借口这事要回来商议一下。

要知道,椒江漕运,数千人日夜忙碌,刨去几千人的吃喝拉撒,人马车船各种费用,一个月下来也不过一千多两的盈利,哪怕是将整个华夏商帮的那些铺子加起来,脸漕运一起,每个月也不过两千多两的利润。

现在唐学志竟然花一千两给他买了个官身,这让他感到这官身穿在身上,无比的沉重。

秋云也是嘴巴张成了鸡蛋大,半晌说不出话来,这一千两银子,要是放在一年前,可是鱼鹰账面上的总额,鱼鹰刚刚创立之初,账面上不过一百多两银子,还是大伙东拼西凑凑起来的。

从前他们一辈子也没见过一百多两银子,或许一百两,足够他们家一辈子过上小康生活,现在唐学志竟然化了一千两给张万春买了个官身,两父女都是无比激动。

秋云倒是想明白了,这可不是祖宗显灵,这些可都是唐学志赐予他们的。“爹,你看你,哪是什么祖宗显灵,这不都是学志.......”

张万春这才从地上站了起来,怂了秋云一句:“丫头家家的,知道什么。”

随后又转身对唐学志道:“嘿嘿嘿,学志,这官身,花这么多钱,值得吗,要是在台州能买上百亩好地吧。”

“要是不值,那衣服还我,咱找人退钱去。”唐学志却是故意说到。

“啊,这怎么可以,值值值,肯定值了,哈哈哈。”说罢,这老小子竟然高兴的抱着那官服和任命状跑了。

唐学志看着张万春那远去的背影,微笑的摇了摇头,拉着秋云的小手,刚要转身回房。

“学志。”

我尼玛,这老东西什么时候变得鬼鬼祟祟的了,差点没将唐学志吓一跳。

唐学志猛然回头,发现张万春竟然又回到了客厅。

“嘿嘿嘿,差点将重要的事情忘了。”只见他有些反常的笑到。

想来这家伙今日也是有些兴奋过度了,唐学志没有计较,这家伙从倭国回来,竟然也没有将事情给自己做个汇报就跑了。

张万春恢复平静后,便将去倭国之行给唐学志说了一遍。

原来这次他们的船队出大陈后,经东海进入了琉球国海域,在经琉球辗转来到了九州,根据李国助留下的地址,最终找到了李国助。

九州虽然是倭国的地界,但是华商基础非常好,只需走在街面上,几乎都能碰到大明商人,不仅是商人,下层人士也非常多,据说有许多大明百姓听说倭国有银子,很多人都是搭乘黑船前往倭国。

这其中客死他乡的自然是数不胜数了。

想来李旦当初和一帮华夏海商,在倭国聚义,召集了数万大明百姓,想要颠覆幕府的统治,如果没有大量大民百姓聚集,那是不可做到的。

虽然后来事情败露,他们也随之被幕府赶出了倭国,亡命海上,但他们却是华夏真男人,如果这一壮举成功,何来后世的蝗虫之乱。

张万春到倭国后,在李国助的帮助下,找了几个熟悉倭国的明国人,在九州建立了华夏商帮的货栈。

后来还在倭国找了几个做硫磺矿的商人,将交易线建立起来了,而李国助那边,也可以通过一些渠道可以给华夏商帮买到精铁、黄铜等物资。

不过却有一个要求,华夏商帮的粮食只能卖给他们,张万春不敢擅自作主,便借口这事要回来商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