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穿越明末:我成了海盗头子的继承人 > 第2918章

第2918章

“难不成,此人还有称雄天下之志不成!”

说出这句话时,皇台吉自己都吓一跳。

按照他的猜想,唐学志手下,最多不过万余兵力,就算东江三万兵马,全部衷心于他,也不过四万人马。

这和大明朝百万大军,相差甚远。

他黄台吉,八旗铁骑二十万,治下百姓,二百万,也不敢打大明朝江山的主意。

实际上确实如此,一直到黄台吉去世后,李自成一举攻入北京,多尔衮也都没想过,要入主中原。

直到吴三桂派人请兵入关,共诛李自成,多尔衮才小心翼翼的带着倾国精锐驻扎在山海关外。

一直到,吴三桂和李自成大战,打的精疲力尽时,多尔衮才带着大军,全线杀出,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李自成击败。

到个这个时候,多尔衮才下定了入主中原之决心,可见鞑-子夺得天下,也有很大的偶然性。

哪怕,当时,李自成,多带几万兵马前来。

哪怕,他派唐通接收山海关时,能多给他一万兵力,也会让吴三桂有所忌惮。

黄台吉对于大明朝的索取,还只是从人口到金钱上的索取,对于大明朝的疆域,可从来不敢有非分之想。

朝鲜可不一样!

他们不但和钟自标眉来眼去,早在今年二月份,黄台吉派使者抵达汉城,抛出了后金八旗旗主及漠南蒙古四十九台吉给朝鲜国王的书信各一封。

朝鲜官员,以不合理礼仪,直接拒绝了。

按照规矩,兄弟之国的属臣,不得直接至书给对方君主。

在朝鲜看来,这分明是对朝鲜王的蔑视,暗含朝鲜是后金国的属国之意。

后金使团和蒙古人见状,则是口头要求朝鲜,为黄台吉劝进。

当时,黄台吉还未称帝,使团此举,更是惹得朝鲜上下一片哗然,要求斩后金来使,以儆效尤。

仁祖虽不敢如此极端,却也不敢再接见后金来使。

使团的人,也没有料到,朝鲜人的反应如此激进,担心出事,便偷偷启程,抢了朝鲜人的马匹,逃回辽东。

在朝鲜碰了一鼻子灰的使者,回到后金国,便向黄台吉谏言,发兵征讨。

然而,此时,黄台吉登基在即,他可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劳师远征,于是指示外交使团,继续和朝鲜交涉。

实际上,黄台吉对于朝鲜人的举动,早已恼羞成怒。

本想,收取夏粮后,就发兵东征。

不成想,大清国内,遭受了非常严重的洪涝灾害,粮食欠收,别说发兵东征了,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征个屁呀。

于是,多尔衮给他献上一条毒计,那便是绕道蒙古,攻入明国,抢一把再说。

历史上,游牧部落,只要遇到一点天灾人祸,活不下去的时候,都会发兵南下,攻入中原,掠夺一番,扬长而去。

黄台吉也不例外。

此计一出,很快就得到了几乎所有将领的认可。

这才有了多尔衮,多泽大军,攻入北直隶之战。

攻打大明,是为了穿衣吃饭,黄台吉可没有忘记,使团在朝鲜所受之辱。

黄台吉拿起桌案上的酒壶,满上一杯后,轻呡一口,只觉得喉咙中一股热流入腹,整个人都暖和了许多。

“不管,唐学志是不是占领了济州,就算他有几匹马又如何,如果,真如爱卿所说,钟自标是唐学志的人,那么,朝鲜之战后,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他了!”

范文程心中一颤,道:“皇上,是想对朝鲜动手?”

“难不成,此人还有称雄天下之志不成!”

说出这句话时,皇台吉自己都吓一跳。

按照他的猜想,唐学志手下,最多不过万余兵力,就算东江三万兵马,全部衷心于他,也不过四万人马。

这和大明朝百万大军,相差甚远。

他黄台吉,八旗铁骑二十万,治下百姓,二百万,也不敢打大明朝江山的主意。

实际上确实如此,一直到黄台吉去世后,李自成一举攻入北京,多尔衮也都没想过,要入主中原。

直到吴三桂派人请兵入关,共诛李自成,多尔衮才小心翼翼的带着倾国精锐驻扎在山海关外。

一直到,吴三桂和李自成大战,打的精疲力尽时,多尔衮才带着大军,全线杀出,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李自成击败。

到个这个时候,多尔衮才下定了入主中原之决心,可见鞑-子夺得天下,也有很大的偶然性。

哪怕,当时,李自成,多带几万兵马前来。

哪怕,他派唐通接收山海关时,能多给他一万兵力,也会让吴三桂有所忌惮。

黄台吉对于大明朝的索取,还只是从人口到金钱上的索取,对于大明朝的疆域,可从来不敢有非分之想。

朝鲜可不一样!

他们不但和钟自标眉来眼去,早在今年二月份,黄台吉派使者抵达汉城,抛出了后金八旗旗主及漠南蒙古四十九台吉给朝鲜国王的书信各一封。

朝鲜官员,以不合理礼仪,直接拒绝了。

按照规矩,兄弟之国的属臣,不得直接至书给对方君主。

在朝鲜看来,这分明是对朝鲜王的蔑视,暗含朝鲜是后金国的属国之意。

后金使团和蒙古人见状,则是口头要求朝鲜,为黄台吉劝进。

当时,黄台吉还未称帝,使团此举,更是惹得朝鲜上下一片哗然,要求斩后金来使,以儆效尤。

仁祖虽不敢如此极端,却也不敢再接见后金来使。

使团的人,也没有料到,朝鲜人的反应如此激进,担心出事,便偷偷启程,抢了朝鲜人的马匹,逃回辽东。

在朝鲜碰了一鼻子灰的使者,回到后金国,便向黄台吉谏言,发兵征讨。

然而,此时,黄台吉登基在即,他可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劳师远征,于是指示外交使团,继续和朝鲜交涉。

实际上,黄台吉对于朝鲜人的举动,早已恼羞成怒。

本想,收取夏粮后,就发兵东征。

不成想,大清国内,遭受了非常严重的洪涝灾害,粮食欠收,别说发兵东征了,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征个屁呀。

于是,多尔衮给他献上一条毒计,那便是绕道蒙古,攻入明国,抢一把再说。

历史上,游牧部落,只要遇到一点天灾人祸,活不下去的时候,都会发兵南下,攻入中原,掠夺一番,扬长而去。

黄台吉也不例外。

此计一出,很快就得到了几乎所有将领的认可。

这才有了多尔衮,多泽大军,攻入北直隶之战。

攻打大明,是为了穿衣吃饭,黄台吉可没有忘记,使团在朝鲜所受之辱。

黄台吉拿起桌案上的酒壶,满上一杯后,轻呡一口,只觉得喉咙中一股热流入腹,整个人都暖和了许多。

“不管,唐学志是不是占领了济州,就算他有几匹马又如何,如果,真如爱卿所说,钟自标是唐学志的人,那么,朝鲜之战后,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他了!”

范文程心中一颤,道:“皇上,是想对朝鲜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