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一色的蒙古马,虽然有点老,但对于大同军来说,却是千金难求。
大清国已经控制了蒙古大部,就连土默特和察哈尔部都已经没法像大明提供战马了。
他们能够从郑楚这里,买到一些蒙古老马,已经是非常难得。
有了郑楚这条补给线,王朴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和郑楚搞好关系。等凑够了银子后,再拉起一支千余人的马队,到那个时候,大同军才算是真正的恢复了元气!
郑楚弄来的这些老马,都是从济州马场淘汰下来的。
此时的济州马场,已经驯养了三万多匹战马,两千匹种马,每年还能够产下一千多匹小马驹。
也让唐学志的战马,以每年上千匹的数量增长。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也有不少的马匹淘汰下来。
光是养着它们,就得耗费庞大的资金,杀了吧,于心不忍,用来拉货,在连骡子都稀缺的时空,用蒙古马来拉货,别人唾沫星子都能淹没了自己。
因此淘汰下来的战马,卖给友军,无疑是一笔最划算的买卖。
一匹蒙古老马,价格高达百两银子。
虎贲军和马场,每年淘汰下来的近千匹老马,伤马也有了好去处,更为唐学志创收近十万两银子。
而且,自从他有了脱朵不花那条线后,以物资换马匹,花费的银子,远低于大明黑市上的价格。
也就是说,只要唐学志愿意,他转手就能赚翻。
郑楚和王朴达成了一笔十万多两银子的交易,丰谷庄和大同军的之间的关系,也进入了蜜月期。
杨国柱很快就闻着肉味而来。
在杨村附近,他宣府军两千轻骑,一夜之间,全军覆没,这种痛让他永远也无法忘记。
回宣府后,他第一个目标就是重建骑兵。
重建骑兵,马是第一要素。
没有马,兵再多,也没卵用。
他开始是,回去后先宣府的附近的一千多亩田产卖掉,宅子也可以卖掉几栋,然后派人越过长城,去找蒙古人。
虽然,大清国已经控制了蒙古诸部,但还是有许多游荡在草原的小部落愿意用马匹换取中原的铁器、粮食和布匹。
此去,有些冒险,搞不好去的人都有性命之忧,但为了马,为了宣府骑兵,还是值得一试。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部下告诉他,王朴竟然从郑楚手上买了三百多匹蒙古马。
一开始,他还以为部下是不是搞错了,郑楚是个商人没错,他可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而已,马匹可是千金难求啊。
虽然他家主有些能耐,在东南海军中有关系能够搞到一些枪械,但马匹玩意儿,不仅是朝廷进行了严格管制,清国和蒙古本身,也严禁各部对大明输出战马。
可以说,就算手上有银子,也买不到。
郑楚,他怎么可能有。
为了弄清事情真伪,他买通了王朴营中一个百户后,终于得到了证实。
王朴从郑楚手里,搞来三百匹战马,都是清一色的蒙古马。
这可不得了!
此时,杨国柱才感觉的,郑楚可不仅仅是个商人那么简单。
三百匹战马呀,不是个小数目。
于是,他连夜带人前往丰谷庄找郑楚洽谈此事。
郑楚脸上很平静,心中却大骂王朴那家伙的保密工作太烂。
主要还是担心,一下子将这么多马输出到山西,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
清一色的蒙古马,虽然有点老,但对于大同军来说,却是千金难求。
大清国已经控制了蒙古大部,就连土默特和察哈尔部都已经没法像大明提供战马了。
他们能够从郑楚这里,买到一些蒙古老马,已经是非常难得。
有了郑楚这条补给线,王朴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和郑楚搞好关系。等凑够了银子后,再拉起一支千余人的马队,到那个时候,大同军才算是真正的恢复了元气!
郑楚弄来的这些老马,都是从济州马场淘汰下来的。
此时的济州马场,已经驯养了三万多匹战马,两千匹种马,每年还能够产下一千多匹小马驹。
也让唐学志的战马,以每年上千匹的数量增长。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也有不少的马匹淘汰下来。
光是养着它们,就得耗费庞大的资金,杀了吧,于心不忍,用来拉货,在连骡子都稀缺的时空,用蒙古马来拉货,别人唾沫星子都能淹没了自己。
因此淘汰下来的战马,卖给友军,无疑是一笔最划算的买卖。
一匹蒙古老马,价格高达百两银子。
虎贲军和马场,每年淘汰下来的近千匹老马,伤马也有了好去处,更为唐学志创收近十万两银子。
而且,自从他有了脱朵不花那条线后,以物资换马匹,花费的银子,远低于大明黑市上的价格。
也就是说,只要唐学志愿意,他转手就能赚翻。
郑楚和王朴达成了一笔十万多两银子的交易,丰谷庄和大同军的之间的关系,也进入了蜜月期。
杨国柱很快就闻着肉味而来。
在杨村附近,他宣府军两千轻骑,一夜之间,全军覆没,这种痛让他永远也无法忘记。
回宣府后,他第一个目标就是重建骑兵。
重建骑兵,马是第一要素。
没有马,兵再多,也没卵用。
他开始是,回去后先宣府的附近的一千多亩田产卖掉,宅子也可以卖掉几栋,然后派人越过长城,去找蒙古人。
虽然,大清国已经控制了蒙古诸部,但还是有许多游荡在草原的小部落愿意用马匹换取中原的铁器、粮食和布匹。
此去,有些冒险,搞不好去的人都有性命之忧,但为了马,为了宣府骑兵,还是值得一试。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部下告诉他,王朴竟然从郑楚手上买了三百多匹蒙古马。
一开始,他还以为部下是不是搞错了,郑楚是个商人没错,他可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而已,马匹可是千金难求啊。
虽然他家主有些能耐,在东南海军中有关系能够搞到一些枪械,但马匹玩意儿,不仅是朝廷进行了严格管制,清国和蒙古本身,也严禁各部对大明输出战马。
可以说,就算手上有银子,也买不到。
郑楚,他怎么可能有。
为了弄清事情真伪,他买通了王朴营中一个百户后,终于得到了证实。
王朴从郑楚手里,搞来三百匹战马,都是清一色的蒙古马。
这可不得了!
此时,杨国柱才感觉的,郑楚可不仅仅是个商人那么简单。
三百匹战马呀,不是个小数目。
于是,他连夜带人前往丰谷庄找郑楚洽谈此事。
郑楚脸上很平静,心中却大骂王朴那家伙的保密工作太烂。
主要还是担心,一下子将这么多马输出到山西,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