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穿越明末:我成了海盗头子的继承人 > 第2039章

第2039章

寨子外面,站着大约两百男女,他们衣服有些破旧,补丁迭了一层又一层,但仔细看,还是能看出这些服饰为中土的风格。

“将军,饶命啊!”

“求将军开恩呐!”

一个年长的老者,见到唐学志后,认为他就是这里的大官,赶紧过来跪拜。

“你们也都不要害怕,我们是大明海军,今天过来是驱赶西洋人的。”

“看你们也都是中土人士,为何如此害怕。”

老者支支吾吾,就是不作答。

“将军问你话呢,还不从实道来。”竹影一声怒吼。

还是暴力好使,这老者终于将实情说了出来。

“先祖姓王,曾经是皇上身边的一名侍卫……”

说话时,老者也是战战兢兢的!

“朱家子孙!”

唐学志眸光颤动:“你是说,有朱家后裔,住在这里。”

他很快想起靖难之役!

传说中,朱允炆出家为僧了吗?

怎么可能会在这里。

太不可思议了!

老者老泪横飞:“将军,小的说的句句属实,不敢有半句虚言啊!”

“根据祖上的口述,先祖带着十名卫士护着允炆皇帝逃出应天后,乘船来到了广东,在海商的帮助下,辗转来到了南洋!”

“只是后来遇到了风浪,船沉了,只有四个侍卫和和允文皇帝活了下来。”

“二百多年了,我们一直隐姓埋名从来没有任何不轨之心,,求求将军开恩啊。”

“求求将军开恩呐!”

两百多村民,也齐齐跪下磕头求饶。

“王老请来说话吧,大家都起来吧。”

唐学志抬手,让他们起来:“你们不用担心,现在大明皇帝都已经换了十几个了,他们早已经忘记了那场靖难,就连允文皇帝的儿子,也在一百多年前被赦免了。”

进入村寨中,唐学志来到了村东,一颗古樟树下,看到了一座矮小的坟头。

其实,用一个小土堆来形容也不为过。

看起来有些古老,不过坟堆旁边的杂草已经被清理干净了。

坟头前只是用几块石头堆砌,连碑文都没有,依稀可见,不久前还有被祭奠拜过的痕迹。

“将军,这就是允文皇帝的墓了”

“据说,这颗香樟树,还是允文皇帝逃难时,从中土带来的种子,已经二百年多年了,却还枝繁茂盛。”

唐学志命人,取来香烛,在允文皇帝面前,祭拜了一番。

并且让士兵,将坟头用水泥整理了一下。

在村子里,唐学志见到了朱允炆的第十三世玄孙,朱镇。

朱镇生于天启三年,只是个十岁的孩子,生的又黑又瘦,看起来有些营养不良。

有些怕生!

听王老讲,朱允炆来到这里后,娶了一个土著女子为妻,他们这寨子里的人,也都是那几个侍卫和土著女人通婚的后代。

为了保持血统,他们从来不让外族男子进入这里。

所以,经历了二百年,也才繁衍出二百多人。

朱镇的父亲,三年前,在一次和土著冲突中,丧失了,允文皇帝一脉也只留下朱镇一根独苗。

唐学志想了想决定,将朱镇带离这里,其他人留下来继续为朱允炆守墓。

临走前,给他们留下了不少生活用品。

将来有机会再弄些移-民来。

留下一些兄弟善后,唐学志也带着队伍离开了!

另一边

卡罗尔率领舰队,向南逃窜,结果正好和田云亮舰队遭遇上了。

双方展开炮战,卡罗尔舰队丢下了三艘主力舰后,改道向西,却遇到了追击而来的唐学志的战神号和兵舰队。

寨子外面,站着大约两百男女,他们衣服有些破旧,补丁迭了一层又一层,但仔细看,还是能看出这些服饰为中土的风格。

“将军,饶命啊!”

“求将军开恩呐!”

一个年长的老者,见到唐学志后,认为他就是这里的大官,赶紧过来跪拜。

“你们也都不要害怕,我们是大明海军,今天过来是驱赶西洋人的。”

“看你们也都是中土人士,为何如此害怕。”

老者支支吾吾,就是不作答。

“将军问你话呢,还不从实道来。”竹影一声怒吼。

还是暴力好使,这老者终于将实情说了出来。

“先祖姓王,曾经是皇上身边的一名侍卫……”

说话时,老者也是战战兢兢的!

“朱家子孙!”

唐学志眸光颤动:“你是说,有朱家后裔,住在这里。”

他很快想起靖难之役!

传说中,朱允炆出家为僧了吗?

怎么可能会在这里。

太不可思议了!

老者老泪横飞:“将军,小的说的句句属实,不敢有半句虚言啊!”

“根据祖上的口述,先祖带着十名卫士护着允炆皇帝逃出应天后,乘船来到了广东,在海商的帮助下,辗转来到了南洋!”

“只是后来遇到了风浪,船沉了,只有四个侍卫和和允文皇帝活了下来。”

“二百多年了,我们一直隐姓埋名从来没有任何不轨之心,,求求将军开恩啊。”

“求求将军开恩呐!”

两百多村民,也齐齐跪下磕头求饶。

“王老请来说话吧,大家都起来吧。”

唐学志抬手,让他们起来:“你们不用担心,现在大明皇帝都已经换了十几个了,他们早已经忘记了那场靖难,就连允文皇帝的儿子,也在一百多年前被赦免了。”

进入村寨中,唐学志来到了村东,一颗古樟树下,看到了一座矮小的坟头。

其实,用一个小土堆来形容也不为过。

看起来有些古老,不过坟堆旁边的杂草已经被清理干净了。

坟头前只是用几块石头堆砌,连碑文都没有,依稀可见,不久前还有被祭奠拜过的痕迹。

“将军,这就是允文皇帝的墓了”

“据说,这颗香樟树,还是允文皇帝逃难时,从中土带来的种子,已经二百年多年了,却还枝繁茂盛。”

唐学志命人,取来香烛,在允文皇帝面前,祭拜了一番。

并且让士兵,将坟头用水泥整理了一下。

在村子里,唐学志见到了朱允炆的第十三世玄孙,朱镇。

朱镇生于天启三年,只是个十岁的孩子,生的又黑又瘦,看起来有些营养不良。

有些怕生!

听王老讲,朱允炆来到这里后,娶了一个土著女子为妻,他们这寨子里的人,也都是那几个侍卫和土著女人通婚的后代。

为了保持血统,他们从来不让外族男子进入这里。

所以,经历了二百年,也才繁衍出二百多人。

朱镇的父亲,三年前,在一次和土著冲突中,丧失了,允文皇帝一脉也只留下朱镇一根独苗。

唐学志想了想决定,将朱镇带离这里,其他人留下来继续为朱允炆守墓。

临走前,给他们留下了不少生活用品。

将来有机会再弄些移-民来。

留下一些兄弟善后,唐学志也带着队伍离开了!

另一边

卡罗尔率领舰队,向南逃窜,结果正好和田云亮舰队遭遇上了。

双方展开炮战,卡罗尔舰队丢下了三艘主力舰后,改道向西,却遇到了追击而来的唐学志的战神号和兵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