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人,最多载过一千二百人,只不过有点挤。”
唐学志没有说话,李大山倒是将话给接过去了。
“什么,能载一千二百人,这么多.....”
东江舰队的赶繒船,最多时也只能搭载二百人,黄龙以为,这种战船,应该能搭载六七百人左右。
说成一千,也不至于失了礼数,只是没想到,还是说少了。
脸上顿显尴尬之色,幸亏唐学志一直是笑脸陪着,让他不至于那么难堪。
不仅仅是他,李惟鸾、樊化龙二人,也像刘姥姥进城似的。
这艘船已经刷新了他们的世界观。
以前,他们认为毛文龙的东江舰队,很了不起,很厉害。
但是面对唐学志的舰队,连个屁都不算。
光是那宽敞甲板,就将他们震惊的半天说不出话。
一行人,进入炮舱。
当一门门巨大的舰炮,展现在黄龙等人面前时,下巴都快惊掉了。
“红衣大炮,这是红衣大炮。”
黄龙瞪着眼睛,露出无比震撼表情。
红衣大炮,只有关宁军有,他们东将军,不是亲生的,有几门佛郎机就不错了。
但是红衣大炮的威名,他还是知道的。
只是没想到,唐学志的舰船上,竟然装载着近二十门红衣大炮。
一个宁远城的大炮数,只装在一艘船上。
这也解释了,当日,耿仲明的船队,为何这么快就被碾压了。
不是一个量级啊。
一艘船上,二十多门‘红衣大炮’,这也太豪啊。
他终于明白,朝廷为何要擢升唐学志为海军提督了。
朱由检都想和土豪做朋友啊。
水师驰骋于江河,只有海军的番号,才能配得上他们的舰队。
舰船上,一百多名水手,士兵,训练有素。
特别是五十多名舰载兵,人人带甲,手握钢枪。
一个个昂首挺胸,面带寒光。
没有经历过残酷训练,是不可能带出如此精锐之士。
黄龙彻底的沦陷了。
玛德~~
这就是唐学志的最大的倚仗吗?
当然唐学志并没有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很高,毕竟黄龙这个人还是不错,也有足够的血性。
历史上,孔有德、耿仲明二人投降,领后金军,报复旅顺。
黄龙、 李惟鸾、樊化龙等将领,死战不退,虽死犹荣。
让人尊敬。
唐学志在船上宴请黄龙和 李惟鸾、樊化龙等人。
李大山、马小七作陪。
“没想到,唐兄弟能在边海,建立起一支规模如此庞大的舰队,真是让人振奋啊。”
“当年,某在辽东,就听说过,东南边海,盗匪猖獗,红毛战船肆虐,俞大人动用了东南三省之力,才击败红毛。”
“想不到,时隔数年,唐兄弟仅凭一己之力,就击败红毛和海盗三家联军,让黄龙佩服啊。”
黄龙说着,端起酒杯,敬了唐学志一杯。
李惟鸾、樊化龙跟着一起敬酒,唐学志也来者不拒,让他们大开眼界。
“黄大人美誉,说东南海域,还真是风云莫测,九死一生,之前的每一场海战,都是刀尖上行走,也是幸亏,都挺过来了。”
“反倒是辽东,形势很不乐观啊。”
唐学志摇了摇头。
大明朝不是没有击败鞑-子的实力,而是力量过于分散。
九边重镇,虽然朝廷每年投入几百万两银子,却是帮着九边将领门养私兵。
各镇总兵、副将、游击麾下,都豢养着人数不等的家丁。
以前朱元璋创下的卫所制,经过几百年的腐朽,军户要么早已逃亡,要么已经沦为军官的奴隶。
真是战斗力,全靠总兵、副将们的私兵。
“黄大人,最多载过一千二百人,只不过有点挤。”
唐学志没有说话,李大山倒是将话给接过去了。
“什么,能载一千二百人,这么多.....”
东江舰队的赶繒船,最多时也只能搭载二百人,黄龙以为,这种战船,应该能搭载六七百人左右。
说成一千,也不至于失了礼数,只是没想到,还是说少了。
脸上顿显尴尬之色,幸亏唐学志一直是笑脸陪着,让他不至于那么难堪。
不仅仅是他,李惟鸾、樊化龙二人,也像刘姥姥进城似的。
这艘船已经刷新了他们的世界观。
以前,他们认为毛文龙的东江舰队,很了不起,很厉害。
但是面对唐学志的舰队,连个屁都不算。
光是那宽敞甲板,就将他们震惊的半天说不出话。
一行人,进入炮舱。
当一门门巨大的舰炮,展现在黄龙等人面前时,下巴都快惊掉了。
“红衣大炮,这是红衣大炮。”
黄龙瞪着眼睛,露出无比震撼表情。
红衣大炮,只有关宁军有,他们东将军,不是亲生的,有几门佛郎机就不错了。
但是红衣大炮的威名,他还是知道的。
只是没想到,唐学志的舰船上,竟然装载着近二十门红衣大炮。
一个宁远城的大炮数,只装在一艘船上。
这也解释了,当日,耿仲明的船队,为何这么快就被碾压了。
不是一个量级啊。
一艘船上,二十多门‘红衣大炮’,这也太豪啊。
他终于明白,朝廷为何要擢升唐学志为海军提督了。
朱由检都想和土豪做朋友啊。
水师驰骋于江河,只有海军的番号,才能配得上他们的舰队。
舰船上,一百多名水手,士兵,训练有素。
特别是五十多名舰载兵,人人带甲,手握钢枪。
一个个昂首挺胸,面带寒光。
没有经历过残酷训练,是不可能带出如此精锐之士。
黄龙彻底的沦陷了。
玛德~~
这就是唐学志的最大的倚仗吗?
当然唐学志并没有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很高,毕竟黄龙这个人还是不错,也有足够的血性。
历史上,孔有德、耿仲明二人投降,领后金军,报复旅顺。
黄龙、 李惟鸾、樊化龙等将领,死战不退,虽死犹荣。
让人尊敬。
唐学志在船上宴请黄龙和 李惟鸾、樊化龙等人。
李大山、马小七作陪。
“没想到,唐兄弟能在边海,建立起一支规模如此庞大的舰队,真是让人振奋啊。”
“当年,某在辽东,就听说过,东南边海,盗匪猖獗,红毛战船肆虐,俞大人动用了东南三省之力,才击败红毛。”
“想不到,时隔数年,唐兄弟仅凭一己之力,就击败红毛和海盗三家联军,让黄龙佩服啊。”
黄龙说着,端起酒杯,敬了唐学志一杯。
李惟鸾、樊化龙跟着一起敬酒,唐学志也来者不拒,让他们大开眼界。
“黄大人美誉,说东南海域,还真是风云莫测,九死一生,之前的每一场海战,都是刀尖上行走,也是幸亏,都挺过来了。”
“反倒是辽东,形势很不乐观啊。”
唐学志摇了摇头。
大明朝不是没有击败鞑-子的实力,而是力量过于分散。
九边重镇,虽然朝廷每年投入几百万两银子,却是帮着九边将领门养私兵。
各镇总兵、副将、游击麾下,都豢养着人数不等的家丁。
以前朱元璋创下的卫所制,经过几百年的腐朽,军户要么早已逃亡,要么已经沦为军官的奴隶。
真是战斗力,全靠总兵、副将们的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