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穿越明末:我成了海盗头子的继承人 > 第1624章

第1624章

“臣见过皇上~~~”

“这里只有咱君臣二人,爱卿不必多礼。”

朱由检很是高兴上去,将唐学志扶起,拉着他,来到地球仪的旁边。

“爱卿,这几日啊,朕闷得慌,和你聊到这世界格局时,朕却有一种从未有过的畅快,来,再给朕说说,这西洋诸国的情形。“

“你看,当初郑和已经抵达了西洋,可为何没有发现新大陆呢,哎,如果能在坚持一下,说不定新大陆就让咱大明人发现了。”

“是啊,皇上,郑和当时已经抵达了非洲大陆的许多国家,如果他们能越过好望角,在往前走一走,肯定可以抵达新大陆的。”

唐学志一边敲开了一罐鱼肉罐头,顺便倒上了两杯酒,点点头。随后又道:

“您知道吗,新大陆可是盛产黄金和白银。”

“噢,盛产黄金~~~~。”

朱由检眼睛一亮。

他现在对金银额外敏感,如果有银子,辽东和西北就不会闹得那么凶了。

“是啊,不管是荷国人还是西国人,他们都将大部分战船和兵力,放在了新大陆~~~~~”

朱由检眼神中闪过一抹无奈。

大明王朝北疆不稳,辽东又有鞑-子作祟。

而所谓的西方国家,已经开始瓜分世界。

这太不公平了~~~

忽然,他将目光放到了唐学志身上。

“爱卿,如果我大明,以倾国之力,重新组建水师,能否跟西洋人在新大陆一较高下。”

银子,现在最主要的是搞到银子。

有了银子,他便能稳定西北,那样则可倾全国之力,解决辽东问题。

就算没有唐学志说的亩产五千斤,也能助大明朝走出困境。

并不是他不相信唐学志,而是看着这幅地图,他便想起来成祖爷。

当年,郑和船队,何等的气势磅礴。

作为明成祖的直系子孙。

他又怎么不想,像先辈那样,派出一支舰队,驰骋大海。

万邦来朝,四海诚服。

哪个皇帝不盼着这一天。

唐学志摇了摇头。

看来这位皇帝,还不知道现在大明朝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再过几年,大厦倾塌~~~

换句话来说,大明朝的根基已经烂了。

如果不彻彻底底的来一场改革。

即便是朱重八,朱棣再世,也没有办法,力挽狂澜。

逆天改命,绝无可能。

就算有唐学志的亩产五千斤相助。

处理好了,或许能为大明续命几年。

处理不好,历史的车轮,依旧会照着原有的轨迹行驶。

“皇上,这恐怕不行,现如今可不是二百年前的大海了。”

“西国人,在新大陆、好望角一直到泰西的大海上,航行着几百艘战舰,可不是我们大明说的战舰。”

“打个比喻,天启四年的那场海战,我大明国动用了东南三省全部的人力物力,也仅仅对付荷国人二十艘商船。”

“是武装商船,不是军舰,您懂吗?”

“荷国东印度公司,有这种武装商船,二百多艘,水手四万多人,也就是说,他们在澎湖只动用了十分之一的力量。”

“拥有类似实力的,还有音国、西国和葡萄国,如果仅仅在海上较量,我大明对付任何一方,都没有办法。”

呃.......

朱由检蒙圈了。

玛德,这怎么玩啊。

完全是碾压啊。

“想不到西方各国,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水师实力,已经发展到了如此恐怖的程度,爱卿,如果荷国海军前来大明,你是否有实力一战。”

前段时间,经常听到,西国人在边海的一些事情。

料罗湾之战,熊文灿也如实的禀奏了朝廷。

“臣见过皇上~~~”

“这里只有咱君臣二人,爱卿不必多礼。”

朱由检很是高兴上去,将唐学志扶起,拉着他,来到地球仪的旁边。

“爱卿,这几日啊,朕闷得慌,和你聊到这世界格局时,朕却有一种从未有过的畅快,来,再给朕说说,这西洋诸国的情形。“

“你看,当初郑和已经抵达了西洋,可为何没有发现新大陆呢,哎,如果能在坚持一下,说不定新大陆就让咱大明人发现了。”

“是啊,皇上,郑和当时已经抵达了非洲大陆的许多国家,如果他们能越过好望角,在往前走一走,肯定可以抵达新大陆的。”

唐学志一边敲开了一罐鱼肉罐头,顺便倒上了两杯酒,点点头。随后又道:

“您知道吗,新大陆可是盛产黄金和白银。”

“噢,盛产黄金~~~~。”

朱由检眼睛一亮。

他现在对金银额外敏感,如果有银子,辽东和西北就不会闹得那么凶了。

“是啊,不管是荷国人还是西国人,他们都将大部分战船和兵力,放在了新大陆~~~~~”

朱由检眼神中闪过一抹无奈。

大明王朝北疆不稳,辽东又有鞑-子作祟。

而所谓的西方国家,已经开始瓜分世界。

这太不公平了~~~

忽然,他将目光放到了唐学志身上。

“爱卿,如果我大明,以倾国之力,重新组建水师,能否跟西洋人在新大陆一较高下。”

银子,现在最主要的是搞到银子。

有了银子,他便能稳定西北,那样则可倾全国之力,解决辽东问题。

就算没有唐学志说的亩产五千斤,也能助大明朝走出困境。

并不是他不相信唐学志,而是看着这幅地图,他便想起来成祖爷。

当年,郑和船队,何等的气势磅礴。

作为明成祖的直系子孙。

他又怎么不想,像先辈那样,派出一支舰队,驰骋大海。

万邦来朝,四海诚服。

哪个皇帝不盼着这一天。

唐学志摇了摇头。

看来这位皇帝,还不知道现在大明朝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再过几年,大厦倾塌~~~

换句话来说,大明朝的根基已经烂了。

如果不彻彻底底的来一场改革。

即便是朱重八,朱棣再世,也没有办法,力挽狂澜。

逆天改命,绝无可能。

就算有唐学志的亩产五千斤相助。

处理好了,或许能为大明续命几年。

处理不好,历史的车轮,依旧会照着原有的轨迹行驶。

“皇上,这恐怕不行,现如今可不是二百年前的大海了。”

“西国人,在新大陆、好望角一直到泰西的大海上,航行着几百艘战舰,可不是我们大明说的战舰。”

“打个比喻,天启四年的那场海战,我大明国动用了东南三省全部的人力物力,也仅仅对付荷国人二十艘商船。”

“是武装商船,不是军舰,您懂吗?”

“荷国东印度公司,有这种武装商船,二百多艘,水手四万多人,也就是说,他们在澎湖只动用了十分之一的力量。”

“拥有类似实力的,还有音国、西国和葡萄国,如果仅仅在海上较量,我大明对付任何一方,都没有办法。”

呃.......

朱由检蒙圈了。

玛德,这怎么玩啊。

完全是碾压啊。

“想不到西方各国,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水师实力,已经发展到了如此恐怖的程度,爱卿,如果荷国海军前来大明,你是否有实力一战。”

前段时间,经常听到,西国人在边海的一些事情。

料罗湾之战,熊文灿也如实的禀奏了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