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华堂,宾主尽欢。
石越见此,心中有数,遂在席间盛称慕容评之德,并赞燕主之仁。
慕容评大喜,自以为得计。尚书郎高泰私下谏道:某观石越言语虚诞而目光视远,乃观衅之态,其主必伺隙而有所图谋。太傅宜耀兵强马壮,以折其谋,何乃示之以奢?
慕容评闻而不悦,不听其谏。高泰见此,次日便称病离朝,还归故里去了。
尚书左丞申绍不满太傅治政,上疏朝廷:天下未宁,西有强秦,南有遗晋,皆为敌国,以俟我国之隙,无时无刻不欲图之。陛下宜精选守宰,并官省职,存恤兵士家眷,使公私两遂,节抑浮靡,爱惜用度,赏必当功,罚必当罪。如此则东晋桓温、西燕王猛可胜,两国可为我所取,岂但保境安民而已哉!
奏疏复落慕容评之手,不予回复。
石越在邺城盘桓十数日,四处拜客应酬,遍访燕国朝中权贵,尽观其国衅蔽,于是辞别慕容评,复拜别燕王,还归本国,回报秦王。
苻坚闻报大悦,决意伐燕,问于王猛:燕国慕容评揽政,极尽豪奢,不问兵事;又用人唯亲,上下离心,其国可伐矣。奈我既与其结盟,师出当以何为名?
王猛笑道:出兵之由,尤其现成。前番请我出兵相助之时,燕王允晋兵退后许我以虎牢关以西之地,今遣使讨之,其必反悔。废诺悔约,不攻而何?
秦王大喜,于是再遣石越复返邺都,索取燕王所许之地。
燕王与慕容评商议,自然不舍,于是遣使与石越同至长安,呈国书于秦王:前番所许,乃使臣失其辞也。自古邻国分灾救难,理之常事,岂可轻易以国土酬之?
秦王观书,故作大怒,当场将国书撕碎,令斩来使。
王猛急劝:两国交兵,尚不斩来使,况盟国之间乎?
于是燕使被乱棒打出,抱头鼠窜,回报燕主去了。
燕使既出,秦王笑不可抑,对王猛道:先生神算,常人不及。我欲出兵伐燕,彼国主便将出兵口实亲自送上门来,其听话如此,莫非亦先生所教使之耶?
王猛亦大笑,于是亲撰讨燕檄文,然后请旨出朝,亲引大军五万东出伐燕。
出兵之前,忽思前因屡劝秦王诛杀慕容垂而不肯,于是思得一计,故请慕容垂之子慕容令从征伐燕,兼为向导官。秦王不疑有他,欣然许之。
王猛得到秦主许可,却又秘而不宣,突然造访冠军将军府,来向慕容垂辞行。慕容垂留住饮酒,宾主宴欢,约为兄弟,亲热十分,不分彼此。
酒至半酣,王猛笑谓慕容垂道:此去因是伐兄故国,故秦王恐我兄为难,便命小弟勉为其难,代为领兵,未知胜负如何,几年方回。既我二人已为兄弟,则兄长临行何以赠我,以为军旅之次,睹物思人耶?
慕容垂是个直性汉子,不知王猛欲为陷害,闻此遂解肋下佩刀赠之,说道:此刀随愚兄征战南北二十余年矣,就赠贤弟。
王猛受而佩之,酒罢告辞而去。
来日五鼓,秦王亲至城外相送,王猛祭了大旗,率步骑精兵五万,以梁成、邓羌为将,慕容令为向导官,浩浩荡荡杀奔洛阳。
燕国洛阳守将乃是燕州刺史、武威王慕容筑,闻秦军大至,急使人回朝搬兵。燕主慕容暐览武威王告急之书大惊,急宣太傅商议拒敌之策。
慕容评奏道:陛下高枕无忧,臣自遣兵点将,去救洛阳,并退秦兵。
于是点起精兵二十万,亲自挂帅,以乐安王慕容臧为先锋,来救洛阳。慕容臧进驻新安,却先发一万步兵,进屯荥阳。
王猛闻报,不由笑道:此真是痴儿学用兵,笑煞姜太公。
乃遣梁成及邓羌各引五千兵前往,急趋荥阳之北迎之,一阵便将慕容臧杀得大败。
乐安王首战受挫,此时复又惧敌如虎,不敢支吾,急引新安大军败回邺城。因为逃得劲疾,反而冲动慕容评后续援军,一齐返身败退。
武威王慕容筑被围洛阳,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及闻慕容臧大败而回,只得开门出降。
王猛引兵入城,遂得洛阳,关东大震。
洛阳既下,王猛命大军休整三日,其间遂令心腹秘密寻访慕容垂故时亲随,遂访得旧日侍卫金熙于坊间,引入帅帐来见。
王猛先以金熙家眷性命胁之,后又赠以厚金,威逼利诱,定下栽害慕容垂毒计。
金熙全家性命握于他人之手,此时不容不从,于是依照王猛所教计策,持慕容垂临行前所赠佩刀,前往慕容令帐中,以刀示之。
慕容令见金熙持父佩刀前来,不由大惊,便问:你这是从何而来,有何话说?
金熙:小人是奉主公之命,自长安而来,向少主传说几句要紧口信。因恐少主不信,主公特赐小人持此宝刀,以为证据。
慕容令:我父命你传甚口信?
金熙:主公因写书不便,故命我牢记口信,对少主说知。彼云我父子当初来投秦国,是万般无奈之举。今观王猛疾我父子如仇,屡有相害之意,
而秦王宠信王猛,今后一旦反目,我阖家休矣。今可趁秦军攻燕之际,你我父子复归故国,将功赎罪。你可寻机先回邺城向天子投诚,为父亦借围猎之请,率全家东还。
慕容令虽然多智,疑虑不定,但见来者果是父亲故旧亲随,且又言之凿凿,无可验其诈伪,只得受父佩刀,连夜出营,走奔燕国。
王猛早就派下暗哨,闻报慕容令中计而去,心中大喜,于是急修书遣使送至长安,呈递秦王,诉说慕容令弃军逃燕反状,又故令慕容垂得知。
慕容垂闻说儿子叛逃,不由大惧,只得率全家趁夜东逃,至于蓝田。
秦王苻坚得到王猛奏疏,又闻报走了慕容垂,于是急遣心腹带兵追之,并嘱令好生请冠军将军回来,不得刀兵相见。
心腹领命追至蓝田,见到慕容垂,言明秦王相请之意,并再三说明并无相害之心。
慕容垂因见全家妇孺皆在秦国境内,自料无法脱身,只得心怀战怵,随使者复归长安,来见秦王,跪地请罪,听天由命。
苻坚先释其全家回府,又置酒相待慕容垂,劝慰道:卿因家国失和,委身投朕,乃朕之幸也,岂肯相疑?令贤子复归燕国,亦乃是心不忘本,亦人各有志,非为过也。然燕国将亡,岂贤公子一人能令其复存?惜其此去,徒入虎口,于事无补。且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卿何为过惧,而狼狈如是乎!
慕容垂见秦王如此推诚相待,泪如雨下,拜别回府,安居长安如故,不生遁逃之心。
慕容令还国,未至邺城便被守令捉住,禁于沙城,令人严加看守。
王猛即得洛阳,知道伐燕大计非一日之功,乃使邓羌留守金镛,桓寅屯守陕城,自引军还于长安。
秦王犒赏三军,并设盛宴与王猛贺功,命群臣陪酒,慕容垂也在座中。
此时方知慕容垂复被秦王追回留住,不由暗叹:想是其命不该绝,天意难违。
于是只得暂寝继续陷害之事。
秦王诏拜王猛为司徒,录尚书事,封平阳郡侯。王猛固辞道:今燕、晋尚未平定,戎车方出,始得一城,若遽受三职之赏,若复克殄二寇平定天下,则何以加封?
苻坚笑道:苟不使卿稍抑朕意,则何以显卿之谦光之美哉!
遂暂罢司徒、尚书之封,只给金帛重赏。
慕容令在沙城闻说秦军退兵,而父亲不见归国,已知是中了王猛离间之计。自忖终不能免于慕容评诛戮,于是密谋起兵复反。
因沙城中屯守数千人皆为父亲旧部,于是加以厚抚,引众东袭威德,下而据之。
周围诸屯守兵闻说吴王公子慕容令起兵,群起而应。幼弟慕容麟闻兄长在威德,亦引部从五百人从龙城奔来相见。
慕容令既问其弟:威德太小,且乃四战之地,不足以屯军。龙城乃北部重镇,我欲取之;弟从龙城而来,可知彼处虚实如何?
慕容麟:龙城守将乃渤海王慕容亮,只有五千军驻守,取之是也。但龙城坚固,易守难攻,我兄无攻城之具,急难得下。不如小弟潜归龙城,与兄里应外合,打开城门应之。
慕容令毫无怀疑,即派弟潜归,并约好日期,来日计取龙城。
慕容麟见兄长听信己言,心中大喜,遂复留五十人与兄,令为向导,慕容令喜而纳之。
慕容麟回至龙城,即刻入见从兄渤海王慕容亮,出卖亲兄慕容令,说如此如此,某已安排奸细在慕容令身侧,来日必能斩之。
慕容亮大喜,二人计议已定。
数日之后,到约定之期,慕容令果然率军前来,攻打龙城。
慕容亮引兵出城迎战,不敌慕容令之勇,只一阵败回城内,扯起吊桥,闭门不出。
当夜,慕容麟引部从登上城楼,依照事先约定信号,点燃三堆篝火,令人打开城门。
慕容令在城外见到篝火,知道兄弟已经得手,不由大喜,遂亲引军前来夺城,使慕容麟所留五十名骑兵紧随身后。
待到城下之时,只见城门大开,一个守军也无。慕容令愈信兄弟诚心助己,遂将马一纵,直入城门。那五十骑随之而进,身后步军跟入不及。
慕容令方入瓮城,忽听一声炮响,火把大举,照如白昼。
慕容亮引军三面排开,将慕容令及五十骑围在当中,笑道:叛国之贼!你今自投罗网,已入我瓮中,还有何说?
慕容令大惊,高声喝喊:我弟慕容麟何在?
话犹未了,身后一人应声答道:奉慕容麟之令,杀你之人在此。
人随话到,刀随人落,已将慕容令挥于马下,瞬时身首异处。
来者非别,正是慕容麟所留五十骑中首领,自也武艺不俗,刀法精奇。
慕容麟在城上见斩了兄长,这才下城言道:父亲向来宠爱于你,说你足智多谋,远非我等兄弟能比。今日如何,还不是死于我手?
慕容亮闻得此语,厌恨不已,不去理他,只将手中大刀向空中一举,代替军令,引三千部众杀出城外,将慕容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