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不愿意,我便让他来与你和离,赶他出庄子,你照样可留下在庄子里的活路。”
祥哥儿媳妇低头想了一会儿,“姑娘,奴婢虽是恼他,气他,可奴婢到了这里他便跟了过来,奴婢心里也是舍不得。”
“咱们这梧桐山庄离城头远着呢,你婆家管不到。回去跟你家当家的说一声,就说我说的,他若再敢让你受委屈,我就将他赶出去。”
姑娘这是要替她撑腰呢,祥哥儿媳妇不胜感激,先前自打耳光的脸因着激动更红了。“谢姑娘为奴婢做主,谢姑娘为奴婢做主。”
袁嬷嬷这会儿才看透主子姑娘的心思,原本这等小事她去训诫几句就行了,哪里用得到姑娘亲自出面?毕竟这些人都是她领进梧桐山庄的,她自认为这点儿威严还是有的。姑娘将这二人招进月溶院训话,估计这会儿整个梧桐山庄都知道了,更盼着此事的结局。姑娘恩威并施又替祥哥儿媳妇出头,这是要收买人心呢。
京中某个老祖宗曾说过,后院的是非不低于朝堂,依她所见,只要有妇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其实朝堂和后院道理都是一样的,人心齐则事顺,人心散则事怠。那一辈子她在沈家用尽手段博得沈重霖青睐,拿捏人心还算有些感悟。
“桑妈妈。”
突然听到苏瑜喊她,桑妈妈一个激灵,“哎哎,我……不是,奴婢在。”
“我想在山庄门口的两排白墙下种上藤本月季,听袁嬷嬷说你是培土养花的好手,一会儿让人进城去买,回来就得劳您大驾了。”
“不敢不敢,这都是奴婢份内之事。”桑妈妈诚惶诚恐,这小姑娘话说得极好听,她怎么听着浑身发冷呢,像是四周的空气要挤瘪她似的。
桑妈妈一身冷汗同祥哥儿媳妇躬身出去。
苏瑜重新拾起册子看起来,袁嬷嬷立在一旁但笑不语,越看越觉得苏瑜有当家理事的模样。
……时光荏苒,光阴如水。
不知不觉这梧桐山庄已是热闹了两年。
肥田里庄稼饱满,沃土上收成丰富,梧桐山庄的谷仓和库房已连扩了好几间了。
宴塘里鱼肥虾跳,从白菱山上流下的溪水更养了好几筐好青蟹,苗二姐天天去看几遍,就等着它们长肚儿好蒸好烤。
袁嬷嬷脚程不紧不慢下了田埂回庄,听着鸭鸣鸡叫,看着鸟飞花香,这梧桐山庄的日子一派欣欣往荣,平静安康。
抬脚迈过门槛,远处不当值的小丫头们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说笑话儿,全都被主子姑娘给惯坏了。袁嬷嬷虽是这样想,脸上的笑意却是遮不住。
快要到午膳时候,袁嬷嬷进了月溶院。
苏瑜正坐在书案前画着什么,听脚步声知道袁嬷嬷进来,便未抬头而直言,“嬷嬷去瞧过了,可还妥当?”
袁嬷嬷站到苏瑜跟前,先福了身再回话,“妥,都活了,奴婢瞧着已经发新芽子了。”姑娘心血来潮,想看樱花桃花杏花李子花,着人去县里买了秧苗回来栽在田埂上。怕活不了,着她亲自去打一头瞧瞧。
苏瑜笑笑不言,停下笔又朝纸上吹了口气,看着跃然纸上的布面花样儿极为满意。这才说,“一会儿墨干了你差人往城里跑一趟给洪掌柜送去,让他这两个月就照这个花样儿上绣。”
袁嬷嬷伸头望了两眼,想着这花样儿新颖奇巧,定又能大卖,“姑娘好画功,这两年咱们的锦绣坊绣样儿全出自姑娘手笔,哪款新品出来不是大卖的?莫说咱们县城,就连省城的许多姑娘太太们都慕名而来。”
“你若不愿意,我便让他来与你和离,赶他出庄子,你照样可留下在庄子里的活路。”
祥哥儿媳妇低头想了一会儿,“姑娘,奴婢虽是恼他,气他,可奴婢到了这里他便跟了过来,奴婢心里也是舍不得。”
“咱们这梧桐山庄离城头远着呢,你婆家管不到。回去跟你家当家的说一声,就说我说的,他若再敢让你受委屈,我就将他赶出去。”
姑娘这是要替她撑腰呢,祥哥儿媳妇不胜感激,先前自打耳光的脸因着激动更红了。“谢姑娘为奴婢做主,谢姑娘为奴婢做主。”
袁嬷嬷这会儿才看透主子姑娘的心思,原本这等小事她去训诫几句就行了,哪里用得到姑娘亲自出面?毕竟这些人都是她领进梧桐山庄的,她自认为这点儿威严还是有的。姑娘将这二人招进月溶院训话,估计这会儿整个梧桐山庄都知道了,更盼着此事的结局。姑娘恩威并施又替祥哥儿媳妇出头,这是要收买人心呢。
京中某个老祖宗曾说过,后院的是非不低于朝堂,依她所见,只要有妇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其实朝堂和后院道理都是一样的,人心齐则事顺,人心散则事怠。那一辈子她在沈家用尽手段博得沈重霖青睐,拿捏人心还算有些感悟。
“桑妈妈。”
突然听到苏瑜喊她,桑妈妈一个激灵,“哎哎,我……不是,奴婢在。”
“我想在山庄门口的两排白墙下种上藤本月季,听袁嬷嬷说你是培土养花的好手,一会儿让人进城去买,回来就得劳您大驾了。”
“不敢不敢,这都是奴婢份内之事。”桑妈妈诚惶诚恐,这小姑娘话说得极好听,她怎么听着浑身发冷呢,像是四周的空气要挤瘪她似的。
桑妈妈一身冷汗同祥哥儿媳妇躬身出去。
苏瑜重新拾起册子看起来,袁嬷嬷立在一旁但笑不语,越看越觉得苏瑜有当家理事的模样。
……时光荏苒,光阴如水。
不知不觉这梧桐山庄已是热闹了两年。
肥田里庄稼饱满,沃土上收成丰富,梧桐山庄的谷仓和库房已连扩了好几间了。
宴塘里鱼肥虾跳,从白菱山上流下的溪水更养了好几筐好青蟹,苗二姐天天去看几遍,就等着它们长肚儿好蒸好烤。
袁嬷嬷脚程不紧不慢下了田埂回庄,听着鸭鸣鸡叫,看着鸟飞花香,这梧桐山庄的日子一派欣欣往荣,平静安康。
抬脚迈过门槛,远处不当值的小丫头们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说笑话儿,全都被主子姑娘给惯坏了。袁嬷嬷虽是这样想,脸上的笑意却是遮不住。
快要到午膳时候,袁嬷嬷进了月溶院。
苏瑜正坐在书案前画着什么,听脚步声知道袁嬷嬷进来,便未抬头而直言,“嬷嬷去瞧过了,可还妥当?”
袁嬷嬷站到苏瑜跟前,先福了身再回话,“妥,都活了,奴婢瞧着已经发新芽子了。”姑娘心血来潮,想看樱花桃花杏花李子花,着人去县里买了秧苗回来栽在田埂上。怕活不了,着她亲自去打一头瞧瞧。
苏瑜笑笑不言,停下笔又朝纸上吹了口气,看着跃然纸上的布面花样儿极为满意。这才说,“一会儿墨干了你差人往城里跑一趟给洪掌柜送去,让他这两个月就照这个花样儿上绣。”
袁嬷嬷伸头望了两眼,想着这花样儿新颖奇巧,定又能大卖,“姑娘好画功,这两年咱们的锦绣坊绣样儿全出自姑娘手笔,哪款新品出来不是大卖的?莫说咱们县城,就连省城的许多姑娘太太们都慕名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