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在徐达的协助下,依照应天的模式,在北平成立了兵马司、官牙局和银庄,然后立刻开始民宅勘定的事情。
徐达早听说朱棣手段了得,看他也不过十六七岁,待人处世却应对自如进退有度,不由得私下向徐长英夸奖:“我女儿寻了个好女婿啊。”
徐长英笑:“他自己却常说,这些一大半都是跟湘王学的。”
徐达静了静,又点头:“若是那孩子,倒也不奇怪。我常听老人说,这世上的孩子是灵童转世。天生就比别人聪明老到。可能他就是。”
朱棣把北平的兵马司和官牙局搞得有声有色。
一时间北方的大宗货物交易都集中到了北平。
-----
老朱安排进京面圣的几个武官和小王爷们见面。
胡美和朱柏见了面,胡美规规矩矩行礼。
朱柏也规规矩矩受了他的叩拜。
绝对让旁人抓不到半点错。
然后到了交换礼物的环节。
胡美脸上带着温顺有礼的笑,手里捧着一块玉佩,看着像在说客套奉承话,其实嘴里问的是:“你们没事吧。没想到宫里竟然有此等可恶之人。”
朱柏知道他在问天界寺的事,拿出一套“湘王特制”的文具,笑得温润乖巧:“没事。就凭这帮老婆子老妈子,想摆弄本王,简直就是做梦。”
胡美:“臣知道殿下年纪小,心软。不过,不该杀就要杀,决不能让他们有机会报复。而且,能不脏了自己的手就最好了。”
上过战场的人,果然都是这样狠决,奸诈。
朱柏暗暗感叹,回答:“放心,放心。”
胡美:“殿下一定要低调,保护好娘亲和自己。微臣在长沙等你。”
朱柏:“知道了。放心。”
武官们见完小王爷,就各自回了属地。
朱标监国后收到的第一个折子便是吏部的,吕本建议恢复科举考试。
吕本自从上次被朱标谈话之后,严格保持中立态度。
所以他提出这个意见,倒是没有人怀疑是不是淮西集团或者言官集团的策略。
朱标放心拿着折子,跟胡惟庸和刘伯温商量。
胡惟庸一向是个老好人,从不抢着发言。
这会儿朱标问起,刘伯温便当仁不让的第一个回答:“臣觉得恢复科举,迫在眉睫,宜速不宜迟。”
朱标:“嗯,本殿也觉得国家正值用人之际,光靠察举贤才已经不合适了。”
刘伯温:“太子圣明。人多有私心,推举上来的人,庸才居多,皆是党羽。”
也不知道他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反正一句话就把李善长和胡惟庸都给骂了。
胡惟庸就是靠给李善长送了二百两黄金,才被李善长推荐担任太常寺少卿,又升任太常寺卿,一路青云直上,直至今日。
朱标有些担心胡惟庸被刘伯温明目张胆地鄙视,会掀桌子走人。
毕竟老朱说了,他的决断要刘伯温和中书省都没有异议,才可以呈上去给老朱审定。
要是气跑了胡惟庸,事情还不好办了。
胡惟庸却面色不变,拱手温和地说:“刘大人说的是。臣也觉得科举要尽早开始,不过不可一下堵死了察举贤才,不然很多人反对,推行科举起来就会比较难。而且负责科举出卷和阅卷的人,既要选举清廉有才能办事之人,也要考虑各方势力平衡。”
朱标暗暗惊讶,又多看了胡惟庸一眼。
以前总觉得他只是李善长的跟班,如今才觉得,其实他也还是有几分能力的。
朱棣在徐达的协助下,依照应天的模式,在北平成立了兵马司、官牙局和银庄,然后立刻开始民宅勘定的事情。
徐达早听说朱棣手段了得,看他也不过十六七岁,待人处世却应对自如进退有度,不由得私下向徐长英夸奖:“我女儿寻了个好女婿啊。”
徐长英笑:“他自己却常说,这些一大半都是跟湘王学的。”
徐达静了静,又点头:“若是那孩子,倒也不奇怪。我常听老人说,这世上的孩子是灵童转世。天生就比别人聪明老到。可能他就是。”
朱棣把北平的兵马司和官牙局搞得有声有色。
一时间北方的大宗货物交易都集中到了北平。
-----
老朱安排进京面圣的几个武官和小王爷们见面。
胡美和朱柏见了面,胡美规规矩矩行礼。
朱柏也规规矩矩受了他的叩拜。
绝对让旁人抓不到半点错。
然后到了交换礼物的环节。
胡美脸上带着温顺有礼的笑,手里捧着一块玉佩,看着像在说客套奉承话,其实嘴里问的是:“你们没事吧。没想到宫里竟然有此等可恶之人。”
朱柏知道他在问天界寺的事,拿出一套“湘王特制”的文具,笑得温润乖巧:“没事。就凭这帮老婆子老妈子,想摆弄本王,简直就是做梦。”
胡美:“臣知道殿下年纪小,心软。不过,不该杀就要杀,决不能让他们有机会报复。而且,能不脏了自己的手就最好了。”
上过战场的人,果然都是这样狠决,奸诈。
朱柏暗暗感叹,回答:“放心,放心。”
胡美:“殿下一定要低调,保护好娘亲和自己。微臣在长沙等你。”
朱柏:“知道了。放心。”
武官们见完小王爷,就各自回了属地。
朱标监国后收到的第一个折子便是吏部的,吕本建议恢复科举考试。
吕本自从上次被朱标谈话之后,严格保持中立态度。
所以他提出这个意见,倒是没有人怀疑是不是淮西集团或者言官集团的策略。
朱标放心拿着折子,跟胡惟庸和刘伯温商量。
胡惟庸一向是个老好人,从不抢着发言。
这会儿朱标问起,刘伯温便当仁不让的第一个回答:“臣觉得恢复科举,迫在眉睫,宜速不宜迟。”
朱标:“嗯,本殿也觉得国家正值用人之际,光靠察举贤才已经不合适了。”
刘伯温:“太子圣明。人多有私心,推举上来的人,庸才居多,皆是党羽。”
也不知道他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反正一句话就把李善长和胡惟庸都给骂了。
胡惟庸就是靠给李善长送了二百两黄金,才被李善长推荐担任太常寺少卿,又升任太常寺卿,一路青云直上,直至今日。
朱标有些担心胡惟庸被刘伯温明目张胆地鄙视,会掀桌子走人。
毕竟老朱说了,他的决断要刘伯温和中书省都没有异议,才可以呈上去给老朱审定。
要是气跑了胡惟庸,事情还不好办了。
胡惟庸却面色不变,拱手温和地说:“刘大人说的是。臣也觉得科举要尽早开始,不过不可一下堵死了察举贤才,不然很多人反对,推行科举起来就会比较难。而且负责科举出卷和阅卷的人,既要选举清廉有才能办事之人,也要考虑各方势力平衡。”
朱标暗暗惊讶,又多看了胡惟庸一眼。
以前总觉得他只是李善长的跟班,如今才觉得,其实他也还是有几分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