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儿。”
“头领。”林三忙走到罗信边上。
“知道这些奴隶为什么一直都囤在这里吗?”
林三当即说:“已经问清楚了,海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亲自领着手下出去抓人。他们一般去的都是海岸线附近的小渔村,入夜之后直接杀进去,将成年人都杀死,然后带着这些孩子离开,这些人现在基本都已经无家可归了。另外,这些人的身份都很杂,他们有的都是大唐人,有的来自高句丽和新罗,甚至还有十几个倭人。”
“倭人都有?”
就在罗信发愣的时候,林三对着左手边的十几人指了一下,那十几人则是畏畏缩缩地站起身,一个个连头都不敢抬。
这些人都是孩子,年龄最大的顶多也就十一二岁左右,其中有两个是女孩子,另外都是男的。
那年龄最大的孩子,就是一个女生,因为她个头最高,很显眼。
来到大唐之后,罗信与倭国人干了两次架,特别是第二次,对方所带给罗信震撼还是很强的。
不过,事情一码归一码,特别是眼前这些还都只是孩子。
罗信对着他们问:“你们谁能听得懂大唐雅言?”
那年纪最大的女孩子先是偷偷看了罗信一眼,随后小声说:“我、我能听得懂一些。”
她说话的时候,的确带着一些语调,不过罗信多少还是听懂了。
罗信对着小女孩招了招手,她虽然显得十分害怕,但还是鼓足勇气,迈开步伐走到罗信面前。
近距离看,这个小女孩的模样倒还算端正,身上也还算干净,至少不臭。而且,倭人的女孩子最有特色的就是她们的头发,她们极少在头上用装饰品,而且从不剪头发,一个个都长着又黑、又长的头发。
罗信对着她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我叫阿妙。”
“哦,阿妙?”看过“银他妈”的人应该对阿妙这个名字很有感触,罗信也是其中之一。
眼见罗信脸上流露出一种如同饿狼般的猥琐表情,这时候,角落又有一名十二、三岁的男孩子站了起来,他一开口就是“阿弥陀佛”。
“等等,先别开口。”
罗信一扬手,笑着说:“怎么这里还混了一个僧人进来?”
“这位施主,小僧也是倭国人。”
对于倭国,罗信多少也是有些了解的。
这个时期倭国人在大唐面前还是自称倭国,而且倭国并非代表整个岛国,倭国仅仅只是岛国上的一个政权而已,其余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小国依附。尽管这个时候他们的领袖已经自称天皇,但其实百姓过的日子还是很苦,罗信之前听李治说过,倭国的百姓十分困苦,有些偏远地区,有些百姓甚至连遮体的衣服都没有,就是简单地用草绳编织起来遮挡住重要的部位。
另外,他们的“基础建设”很差,差到了就连贵族穿的衣服基本都是素色,因为他们的纺织染色工艺极为落后,甚至不知道衣服还可以染成别的颜色。
从这十几个倭国人身上的衣着罗信就能看出,这些人应该是在倭国的国土上,或者说是从倭国前往大唐的途中被抓的。
这个倭国小和尚的大唐雅言就标准了很多,罗信对着他问:“听你的口音纯正多了,说说你们的来历吧。兴许本公子心情好,还会送你们回家。”
一听罗信可以送他们回家,那倭国小和尚当即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施主高风亮节,其实我们……”
“三儿。”
“头领。”林三忙走到罗信边上。
“知道这些奴隶为什么一直都囤在这里吗?”
林三当即说:“已经问清楚了,海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亲自领着手下出去抓人。他们一般去的都是海岸线附近的小渔村,入夜之后直接杀进去,将成年人都杀死,然后带着这些孩子离开,这些人现在基本都已经无家可归了。另外,这些人的身份都很杂,他们有的都是大唐人,有的来自高句丽和新罗,甚至还有十几个倭人。”
“倭人都有?”
就在罗信发愣的时候,林三对着左手边的十几人指了一下,那十几人则是畏畏缩缩地站起身,一个个连头都不敢抬。
这些人都是孩子,年龄最大的顶多也就十一二岁左右,其中有两个是女孩子,另外都是男的。
那年龄最大的孩子,就是一个女生,因为她个头最高,很显眼。
来到大唐之后,罗信与倭国人干了两次架,特别是第二次,对方所带给罗信震撼还是很强的。
不过,事情一码归一码,特别是眼前这些还都只是孩子。
罗信对着他们问:“你们谁能听得懂大唐雅言?”
那年纪最大的女孩子先是偷偷看了罗信一眼,随后小声说:“我、我能听得懂一些。”
她说话的时候,的确带着一些语调,不过罗信多少还是听懂了。
罗信对着小女孩招了招手,她虽然显得十分害怕,但还是鼓足勇气,迈开步伐走到罗信面前。
近距离看,这个小女孩的模样倒还算端正,身上也还算干净,至少不臭。而且,倭人的女孩子最有特色的就是她们的头发,她们极少在头上用装饰品,而且从不剪头发,一个个都长着又黑、又长的头发。
罗信对着她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我叫阿妙。”
“哦,阿妙?”看过“银他妈”的人应该对阿妙这个名字很有感触,罗信也是其中之一。
眼见罗信脸上流露出一种如同饿狼般的猥琐表情,这时候,角落又有一名十二、三岁的男孩子站了起来,他一开口就是“阿弥陀佛”。
“等等,先别开口。”
罗信一扬手,笑着说:“怎么这里还混了一个僧人进来?”
“这位施主,小僧也是倭国人。”
对于倭国,罗信多少也是有些了解的。
这个时期倭国人在大唐面前还是自称倭国,而且倭国并非代表整个岛国,倭国仅仅只是岛国上的一个政权而已,其余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小国依附。尽管这个时候他们的领袖已经自称天皇,但其实百姓过的日子还是很苦,罗信之前听李治说过,倭国的百姓十分困苦,有些偏远地区,有些百姓甚至连遮体的衣服都没有,就是简单地用草绳编织起来遮挡住重要的部位。
另外,他们的“基础建设”很差,差到了就连贵族穿的衣服基本都是素色,因为他们的纺织染色工艺极为落后,甚至不知道衣服还可以染成别的颜色。
从这十几个倭国人身上的衣着罗信就能看出,这些人应该是在倭国的国土上,或者说是从倭国前往大唐的途中被抓的。
这个倭国小和尚的大唐雅言就标准了很多,罗信对着他问:“听你的口音纯正多了,说说你们的来历吧。兴许本公子心情好,还会送你们回家。”
一听罗信可以送他们回家,那倭国小和尚当即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施主高风亮节,其实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