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 > 第277章

第277章

要知道萨摩可是远在九州岛,在幕府看来那里已经是南方蛮荒了。

就跟首都在京城的满清政府要对琼州府动手一样。

钟润一走后,杨瑛瑛才从新走了进来。

她看向沿着走廊逐渐走远的钟润一道:“小叔,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瑛瑛觉得扶桑人还是不能轻信,大明年间倭寇横行,对我东南沿海造成几十年的伤害……”

杨瑛瑛到底是福建长大的娃子,从小看过很多抗倭的书籍。

同大多数东南沿海居民一般,她也不喜欢扶桑人。

“大嫂,是不是一条心,有时候跟族类其实没有必然的联系。当年大明的倭乱,起因实际上是禁海,倭寇的头目很多都是大海商,那些人中也有大明人,倭寇中的扶桑人像是雇佣军,当然也有些在扶桑内乱中战败的流浪势力。”

“所以说引起心异的,往往不是族类,而是利益。利益一致了,族类不同也可以万众一心。利益矛盾严重的情况下,同一族类,自相残杀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

比如后世的美国,虽然他们是移民国家,但是在对外称霸上,其内部是一致的,因为那符合他们的共同利益。

董良的分析让杨瑛瑛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这种观点从来没有在前人的书籍中看到过。

不过董良所说的大明海商领导倭寇还需要证实。

“大嫂,大可以放心,只要保护华族安全的护卫军以汉人为主,那么我们华族就乱不起来,汉族的核心作用就能够延续下去。归根结底还是要拿人口说话,整个满清十之八九都是汉人,因此我才敢创立华族,将百族融合,共抗西夷。”

董良知道杨瑛瑛只是提醒自己,不希望自己出岔子。

自己的大嫂愿意主动为自己考虑,是值得鼓励的事情。

“后天你又要出征了,要不要明天回去看一下阿母。对了,娇娇今天回到少年班了,只不过你今天没有去给他们上课。”

“哦,这丫头终于肯回来上课啦。不知道阿母用了什么办法?”董良笑道。

“定是家里的农活太累人了……”杨瑛瑛笑道,又觉得编排自己的小姑子不大好,赶紧停了下来。

上半夜,董良照例码字。

杨瑛瑛将最近陈得利送回来的情报又梳理了一边,以供董良参考。

第二天一早,董良跑回华强大队一趟,就当是晨跑了。

不过他到哪里,后面都跟着长长的一队荷枪实弹的教导队员。

回去的路上正好遇到背着帆布书包去上学的娇娇。

“二哥!”娇娇在老远的距离就看到自己的二哥,踮起脚尖挥着手喊道。

头顶的两根麻花辫子都跟着甩动了起来。

“娇娇,大嫂做了蒸饺,你记得去吃。”董良挥着手说道。

少年班的学堂就放在上原别墅。

听了董良的话,娇娇的脚步明显快了几分,也不知是急着上课去,还是急着吃东西。

回到家中,董母已经去了田中。

董良又向农田跑去。

董家的五亩田正在插秧,田中十几个人排成了一排弓着腰,插一下秧苗后退一部,亦步亦趋的样子非常有节奏感。

加上岛上的晨雾,远处碧绿的丛林,好一幅田园山水画。

“呀,良子,你怎么回来了啊?”这么大一队人过来,田中的农人自然都抬头看去,董母也看到了自己的儿子。

要知道萨摩可是远在九州岛,在幕府看来那里已经是南方蛮荒了。

就跟首都在京城的满清政府要对琼州府动手一样。

钟润一走后,杨瑛瑛才从新走了进来。

她看向沿着走廊逐渐走远的钟润一道:“小叔,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瑛瑛觉得扶桑人还是不能轻信,大明年间倭寇横行,对我东南沿海造成几十年的伤害……”

杨瑛瑛到底是福建长大的娃子,从小看过很多抗倭的书籍。

同大多数东南沿海居民一般,她也不喜欢扶桑人。

“大嫂,是不是一条心,有时候跟族类其实没有必然的联系。当年大明的倭乱,起因实际上是禁海,倭寇的头目很多都是大海商,那些人中也有大明人,倭寇中的扶桑人像是雇佣军,当然也有些在扶桑内乱中战败的流浪势力。”

“所以说引起心异的,往往不是族类,而是利益。利益一致了,族类不同也可以万众一心。利益矛盾严重的情况下,同一族类,自相残杀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

比如后世的美国,虽然他们是移民国家,但是在对外称霸上,其内部是一致的,因为那符合他们的共同利益。

董良的分析让杨瑛瑛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这种观点从来没有在前人的书籍中看到过。

不过董良所说的大明海商领导倭寇还需要证实。

“大嫂,大可以放心,只要保护华族安全的护卫军以汉人为主,那么我们华族就乱不起来,汉族的核心作用就能够延续下去。归根结底还是要拿人口说话,整个满清十之八九都是汉人,因此我才敢创立华族,将百族融合,共抗西夷。”

董良知道杨瑛瑛只是提醒自己,不希望自己出岔子。

自己的大嫂愿意主动为自己考虑,是值得鼓励的事情。

“后天你又要出征了,要不要明天回去看一下阿母。对了,娇娇今天回到少年班了,只不过你今天没有去给他们上课。”

“哦,这丫头终于肯回来上课啦。不知道阿母用了什么办法?”董良笑道。

“定是家里的农活太累人了……”杨瑛瑛笑道,又觉得编排自己的小姑子不大好,赶紧停了下来。

上半夜,董良照例码字。

杨瑛瑛将最近陈得利送回来的情报又梳理了一边,以供董良参考。

第二天一早,董良跑回华强大队一趟,就当是晨跑了。

不过他到哪里,后面都跟着长长的一队荷枪实弹的教导队员。

回去的路上正好遇到背着帆布书包去上学的娇娇。

“二哥!”娇娇在老远的距离就看到自己的二哥,踮起脚尖挥着手喊道。

头顶的两根麻花辫子都跟着甩动了起来。

“娇娇,大嫂做了蒸饺,你记得去吃。”董良挥着手说道。

少年班的学堂就放在上原别墅。

听了董良的话,娇娇的脚步明显快了几分,也不知是急着上课去,还是急着吃东西。

回到家中,董母已经去了田中。

董良又向农田跑去。

董家的五亩田正在插秧,田中十几个人排成了一排弓着腰,插一下秧苗后退一部,亦步亦趋的样子非常有节奏感。

加上岛上的晨雾,远处碧绿的丛林,好一幅田园山水画。

“呀,良子,你怎么回来了啊?”这么大一队人过来,田中的农人自然都抬头看去,董母也看到了自己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