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 > 第182章

第182章

还有一部分人会在工坊区担任全职工人,这些人会居住在潜龙城或者是工坊区边上的宿舍。

刘峰良写的别扭,他觉得董良起的这些名字有些土气。

不过董良却说这样有利于他们将华族给记在心中。

每个人出门念叨最多的就是自己大队的名字。

董良这么起名就是让这些人反复告诫自己是华族的人。

刘峰良很想看看一个简单的名字是否有这样的魔力。

他抖动手腕,一个遒劲有力的“华”字出现在木牌之上。

刘峰良写得一手好书法,就连向邦都佩服。

两人这段时间在一起共事,互相切磋学问,倒是建立了不错的私人关系。

董良此时正在办公室中对十几个读书人交代事情。

这里有董良掳来的县城教谕,还有几个是向邦手下的书吏。

向邦本人也在。

“琉球方言晦涩难懂,又没有文字,没必要保留,我的意思是岛上今后就通行闽南语好了,正好闽南语也是琉球官方用语。因此让原本生活在岛上的人改说闽南话,并不是太难。但是初期的话,咱们还是要去教一下这些人。”

董良今天找向邦过来就是讨论统一语言的问题。

既然要将这些人混在一起生活,那么就势必要统一语言。

人类作为一种群居社会性动物,联系群体之间关系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语言。

其实,董良早在沙滩宣言的时候就已经让向邦注意让岛民学习闽南语。

因为岛上本来就有一些会闽南语的岛民。

之前迁来这里定居的华人基本上都是闽南沿海地区的百姓。

他们一直保留着自己的语言。

向邦只要让岛民向这些身边的华人学习就行。

董良觉得现在的速度还有些慢,于是他将这些读书人召集起来,准备将他们派到各个生产大队去开扫盲班,让这些华族公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加快语言的统一。

等到几个文人出去之后。

董良转向向邦。

“向大人,还记得我上次与你讲的现在的三大文明吗?西方文明又可以叫基督教文明,阿拉伯文明又可以成为伊斯兰文明。他们的文明都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宗教将文明之下的不同文明联系起来,而我们却没有……”

向邦知道董良是将他当做琉球人的代表,才与他商量这些事情。

“元首,其实咱们也有统一的宗教,那就是儒教。按照您说的华夏文化圈,包括安南和扶桑人,他们的读书人读的也是儒家经典,百姓遵守的也是其中的教义。只是咱们没有那种强制性的祭祀仪式。”向邦道。

董良并没不反感儒家文化。

作为一种学问,他原本是对诸子百家的集合,只是后来被理学带偏。

汉武帝还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但是大汉一样成为强汉。盛唐是依然是以儒治国。

所以说,明清的衰败并不一定是儒家文化的问题。

而是因为两朝,尤其是满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儒家文化不断阉割,让百姓奴化。

儒教是儒家文化的一部分,儒释道,经过了几千年融合,相互之间已经共通,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内核。

“元首,我觉得我们应该在各地树文庙与轩辕庙。”

“文庙教百姓做人的道理,树立统一的价值观,轩辕庙让大家祭祀共同祖先,维持我们注重传承的风俗。同时也告知所有的华族百姓,我们都是同出轩辕门下,增强向心力。”

还有一部分人会在工坊区担任全职工人,这些人会居住在潜龙城或者是工坊区边上的宿舍。

刘峰良写的别扭,他觉得董良起的这些名字有些土气。

不过董良却说这样有利于他们将华族给记在心中。

每个人出门念叨最多的就是自己大队的名字。

董良这么起名就是让这些人反复告诫自己是华族的人。

刘峰良很想看看一个简单的名字是否有这样的魔力。

他抖动手腕,一个遒劲有力的“华”字出现在木牌之上。

刘峰良写得一手好书法,就连向邦都佩服。

两人这段时间在一起共事,互相切磋学问,倒是建立了不错的私人关系。

董良此时正在办公室中对十几个读书人交代事情。

这里有董良掳来的县城教谕,还有几个是向邦手下的书吏。

向邦本人也在。

“琉球方言晦涩难懂,又没有文字,没必要保留,我的意思是岛上今后就通行闽南语好了,正好闽南语也是琉球官方用语。因此让原本生活在岛上的人改说闽南话,并不是太难。但是初期的话,咱们还是要去教一下这些人。”

董良今天找向邦过来就是讨论统一语言的问题。

既然要将这些人混在一起生活,那么就势必要统一语言。

人类作为一种群居社会性动物,联系群体之间关系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语言。

其实,董良早在沙滩宣言的时候就已经让向邦注意让岛民学习闽南语。

因为岛上本来就有一些会闽南语的岛民。

之前迁来这里定居的华人基本上都是闽南沿海地区的百姓。

他们一直保留着自己的语言。

向邦只要让岛民向这些身边的华人学习就行。

董良觉得现在的速度还有些慢,于是他将这些读书人召集起来,准备将他们派到各个生产大队去开扫盲班,让这些华族公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加快语言的统一。

等到几个文人出去之后。

董良转向向邦。

“向大人,还记得我上次与你讲的现在的三大文明吗?西方文明又可以叫基督教文明,阿拉伯文明又可以成为伊斯兰文明。他们的文明都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宗教将文明之下的不同文明联系起来,而我们却没有……”

向邦知道董良是将他当做琉球人的代表,才与他商量这些事情。

“元首,其实咱们也有统一的宗教,那就是儒教。按照您说的华夏文化圈,包括安南和扶桑人,他们的读书人读的也是儒家经典,百姓遵守的也是其中的教义。只是咱们没有那种强制性的祭祀仪式。”向邦道。

董良并没不反感儒家文化。

作为一种学问,他原本是对诸子百家的集合,只是后来被理学带偏。

汉武帝还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但是大汉一样成为强汉。盛唐是依然是以儒治国。

所以说,明清的衰败并不一定是儒家文化的问题。

而是因为两朝,尤其是满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儒家文化不断阉割,让百姓奴化。

儒教是儒家文化的一部分,儒释道,经过了几千年融合,相互之间已经共通,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内核。

“元首,我觉得我们应该在各地树文庙与轩辕庙。”

“文庙教百姓做人的道理,树立统一的价值观,轩辕庙让大家祭祀共同祖先,维持我们注重传承的风俗。同时也告知所有的华族百姓,我们都是同出轩辕门下,增强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