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支持葡萄牙的自由主义者,挑起了这次克里米亚战争。
总之,这是一个非常强硬的鹰派人物。
那么他为什么会取代戈登爵士,从内政大臣成为首相呢?
这其中不乏金融城那些人的运作。这些人想要发动对东方的战争,就要找一个有侵略性的人来做首相。
戈登爵士太过中庸了。
而亨利·约翰·坦普尔·帕麦斯顿则是一个激进的种族主义者。
带着手下巡视了大英帝国的武库之后,帕麦斯顿在首相官邸召开会议。
首相官邸只能容纳二十几人的圆桌会议室中,烟雾缭绕。
帕麦斯顿将嘴里叼着的烟斗取了下来,鹰隼一般的眼睛看向内阁成员。
“诸位,我与拿破仑三世殿下沟通过了,他们也觉得应该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俄国人在远东吃了败仗,那个华族趁着我们与俄国人大战的机会出兵远东,占尽了便宜。现在看来,这些东方人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你们知道吗,这个华族也在以惊人的速度进行工业化,一个拥有可以媲美沙俄的广大国土,还有世界上一半人口的东方大国要要是完成了工业化,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我们白种人生存的空间吗?”
帕麦斯顿的措辞激进,内阁成员配合他做出了激愤的表情。
“克拉伦登勋爵,接下来你到巴黎走一趟,俄国的外交大臣也会过去,到时候我们与俄法三国先将停战的事情敲定。”
克拉伦登勋爵是新内阁的外交大臣。一个老绅士。
“首相阁下,萨丁王国和奥地利也都是参战国,要不要将他们拉进来?”克拉伦登勋爵问道。
毕竟停火协议必须要参战的各方签字。
对了,华族也是参战方呢。
不过帕麦斯顿有自己的打算。
“萨丁王国由法国人去说,他们是法国人的小跟班。至于奥地利,他们的小九九太多,参战这么晚,还没有出什么力,尽想着捞好处了。他们竟然想要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不就是想要出海口吗?有一个威尼斯还不够?”
此时的奥地利还控制着威尼斯。撒丁王国觉得自己代表意大利,一直想要收回这里。因此他们跟着法国人后面混,希望拿破仑三世帮他们要回威尼斯。
然而哈布斯堡家族的人,又有哪一个不是野心勃勃?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也是一个有野心的年轻帝王。
“我明白了,首相阁下,其实只要我们三方停火,战争就将结束。不过那个华族估计不会同意与俄国人结束战争,俄国人也不会心甘情愿放弃远东的领土。”克拉伦登勋爵说道。
“那就让他们打吧,我们和法国人都会支持沙俄人与这些东方人打下去。沙俄人对于我们欧洲来说就像是一把刮骨刀。以前他们的作用是削弱奥斯曼帝国,现在奥斯曼帝国已经没落,接下来他们的目标是削弱华族。这些东方国度,一个比一个庞大。绝对不能让他们崛起,否则亚欧大陆上,就没有我们生存的空间,数百年前,上帝之鞭抽向西欧的历史绝对不能再次重演。”
帕麦斯顿这些话听起来是有些激进,但是却非常在理。从这些欧洲人的视角去听,确实如此。
“国内的这些黄种人怎么处理,另外我们在东方的贸易怎么办?”
“我可没有说与华族断交,我们继续做我们的生意,接下来我们必须要加强在海峡殖民地的力量,绝对不能让华族的实力越过马六甲海峡。另外,我们将和法国一起给俄国人贷款输血,让他们去与这些东方人战斗。”
帕麦斯顿果然老奸巨猾。这些内阁成员松了一口气,他们其实有些担心大英帝国亲自下场去与华族战斗。
还是像这样,让沙俄人冲锋陷阵比较好。
……
凡尔赛宫中,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三世也在召集自己的智囊开会。
所讨论的议题与英国人相似,都是关于停战的问题。
不过法国人对华族的敌意要小很多。
“达尔马南先生,听说最近在巴黎有不少针对华族人的攻击,我不希望再听到这样的消息,我们为什么要跟华族人做敌人。与他们贸易每年可以给我们带来上千万法郎的收益,我们也需要他们的商品。这种激进的行为完全是不明智的。”拿破仑三世脸色不善地对自己的内政部长说道。
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怎么会看不出来有人在幕后布局呢?
不管这个布局的人是谁,法国人都只会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沙俄已经被消弱得差不多了,现在应该让他去与那个东方大国斗,只要沙俄人将注意力转移到东方,那么对欧洲就是一件有利的事情。
“陛下,英国人的外交大臣拉格伦登勋爵很快就要来了,俄国的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也会过来,您对于谈判有什么具体交代吗?”
“没有,你可以提前与戈尔恰科夫谈一下,我们只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沙俄人不要再提对土耳其基督教徒的保护权。其他
的都没关系,哪怕是他们在黑海保留一定的舰队都行。”拿破仑三世道。
其实只要俄国人不要试图吞并奥斯曼帝国就行。
这个时候的奥斯曼帝国就像是一块大肥肉,绝对不能被北极熊自己吞了。这么好的肉,就是要放在那里,大家一起吃才美味呢。
“明白了,我的陛下,您的决定是睿智的。”
外交大臣贝尔纳是一个谄媚的小人,靠着拍马屁上位,不过也是有几分真本事的。
“那个华族公使不是一直吵着要见朕吗,那就安排一下,我们与华族的贸易还要保持。等到他们与沙俄人全面开战,估计需要购买的东西会更多。哈哈哈……”拿破仑三世笑道。
这地球上的国家在他的眼中似乎全都是棋子。
克里米亚半岛,战事似乎陷入了僵局,事实上任何一个参战方都不再主动进攻。
一些内部的消息也传到了艳妮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