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再早一些,他还能说对华族有功劳,但是这么晚投降,华族能够不治自己的罪就不错了。
他只是一个举人出身,但是靠着捐官获得了出路,然后通过自己踏实的政绩做到今天的封疆大吏。
这首先说明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渴望向上爬。其次说明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能够做成事情。
他今年48岁,正是一个男人在仕途上最成熟的年龄。
他在许多地方做过官,处理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着丰富的从政经验。
并不是所有的满清官员都是那种离开师爷就什么都不会做的饭桶。
还有很多人天生就适合做官,他们知道如何用人,知道如何化解危机、解决矛盾。
华族在管理制度上与满清不同,但是华族的官员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他们读的都是圣贤书。
投降之后,张亮基在济南继续呆了一段时间。
华族派遣了一个工作组到济南府,处理山东地方行政权力的移交问题。
张亮基就负责协助他们的工作。
这段时间,张亮基没有耍任何的花招。反倒是帮工作组处理了几个做小动作的地方知府。
相处了一段时间,张亮基才知道,这个工作组的组员都是华族后方抽调的官员。
他们有的以前是师爷,有的是吏员,有的是基层的官员。
其中职位最高的竟然只是一个通判。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办事能力非常强。
这让张亮基认识到了华族的用人之道。
不过他也许没有机会了,因为他在满清的官职太高了,华族还敢用他吗?
很快他就得到了家人的消息,妻小已经回到了家中。
他是江苏铜山人,铜山早就已经完成了土改,张家本是一个聚居的大族,现在已经被强制分家。
其实也不用强制,他们要是不分家,就无法分田,因为土地是包产到户的,大户人家在分田方面没有优势。
张亮基在老家有一些积蓄,即使没有土地,家人也能生活得很好。
华族并没有没收他的家产,这也在他的意料之外,也许算是对自己投降的奖励吧。
就在他专心协助工作组处理山东的各项事务的时候。
上面突然通知他进京。
进京干什么?没有一个人告诉他。
同张亮基一同进京的还有曾国藩、骆秉章、李鸿章、胡林翼、郭嵩焘……
可以看出,这些人全都是满清的旧臣。
他们与彭玉麟和左宗棠不同。后者虽然能力很强,颇有名气,但只是别人的幕僚。
满清朝廷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皇恩可言。
因此,彭玉麟直接被放到了非常关键的安南地区。
而左宗棠成为了统帅一路大军的将领。
董良对满清末期一些有能力的大臣并不排斥。
很多人对曾国藩的观感不好,觉得他杀人太多。
然而他曾剃头的名号是那些地方士绅给他起的,士绅视他为敌人。
至于湘军后来对南方百姓的屠杀。那时候的湘军已经是一个个小军阀在统领。
此时的曾国藩还是一个有些政治抱负,有些小清高的官员。而且在对付地方士绅势力上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
这都是被逼出来的,他在湖南办湘军,但是清廷不给他钱,他只能自己想办法搞钱。
要是再早一些,他还能说对华族有功劳,但是这么晚投降,华族能够不治自己的罪就不错了。
他只是一个举人出身,但是靠着捐官获得了出路,然后通过自己踏实的政绩做到今天的封疆大吏。
这首先说明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渴望向上爬。其次说明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能够做成事情。
他今年48岁,正是一个男人在仕途上最成熟的年龄。
他在许多地方做过官,处理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着丰富的从政经验。
并不是所有的满清官员都是那种离开师爷就什么都不会做的饭桶。
还有很多人天生就适合做官,他们知道如何用人,知道如何化解危机、解决矛盾。
华族在管理制度上与满清不同,但是华族的官员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他们读的都是圣贤书。
投降之后,张亮基在济南继续呆了一段时间。
华族派遣了一个工作组到济南府,处理山东地方行政权力的移交问题。
张亮基就负责协助他们的工作。
这段时间,张亮基没有耍任何的花招。反倒是帮工作组处理了几个做小动作的地方知府。
相处了一段时间,张亮基才知道,这个工作组的组员都是华族后方抽调的官员。
他们有的以前是师爷,有的是吏员,有的是基层的官员。
其中职位最高的竟然只是一个通判。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办事能力非常强。
这让张亮基认识到了华族的用人之道。
不过他也许没有机会了,因为他在满清的官职太高了,华族还敢用他吗?
很快他就得到了家人的消息,妻小已经回到了家中。
他是江苏铜山人,铜山早就已经完成了土改,张家本是一个聚居的大族,现在已经被强制分家。
其实也不用强制,他们要是不分家,就无法分田,因为土地是包产到户的,大户人家在分田方面没有优势。
张亮基在老家有一些积蓄,即使没有土地,家人也能生活得很好。
华族并没有没收他的家产,这也在他的意料之外,也许算是对自己投降的奖励吧。
就在他专心协助工作组处理山东的各项事务的时候。
上面突然通知他进京。
进京干什么?没有一个人告诉他。
同张亮基一同进京的还有曾国藩、骆秉章、李鸿章、胡林翼、郭嵩焘……
可以看出,这些人全都是满清的旧臣。
他们与彭玉麟和左宗棠不同。后者虽然能力很强,颇有名气,但只是别人的幕僚。
满清朝廷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皇恩可言。
因此,彭玉麟直接被放到了非常关键的安南地区。
而左宗棠成为了统帅一路大军的将领。
董良对满清末期一些有能力的大臣并不排斥。
很多人对曾国藩的观感不好,觉得他杀人太多。
然而他曾剃头的名号是那些地方士绅给他起的,士绅视他为敌人。
至于湘军后来对南方百姓的屠杀。那时候的湘军已经是一个个小军阀在统领。
此时的曾国藩还是一个有些政治抱负,有些小清高的官员。而且在对付地方士绅势力上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
这都是被逼出来的,他在湖南办湘军,但是清廷不给他钱,他只能自己想办法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