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飞熊军是真的猛,而董卓嘛……也是真的狠啊!对別人狠,对自己更狠……〞乱世狂刀在打完仗以后不禁嘆道。
玉门关外的羌人一共分成三部,中军约二百万人,位於玉门关的西北方,左、右两翼各五十万人,位於中军的正南和东北方位,间隔莫约一百公里的距离。
一百五十万羌人牧民,集中在中军的正南、东北和西北等三个方位放牧,在为羌人提供各种后期补给的同时,也是羌人的眼线和触角。
在董卓袭击羌人中军的同时,位於中军正南和东北方位的羌人牧民,在分出部份人手对驻扎在两翼的羌人示警以后,便开始进行合围的动作,硬是透过骑射的手段,拖住了董卓的行动。
只是,在狂人院工会玩家抵达战场以后,局势便出现了变化。
玩家们死死地咬住了正南方的羌人牧民,不让他们肆意地游走和骑射。
西凉铁骑见状,便將目標放在这一支羌人牧民身上,逮著这些羌人牧民往死里捶。
要不是中军的五十万羌人精骑及时赶到,只怕这一支羌人牧民已经被西凉铁骑给当场捶没了。
不过,中军的羌人精骑抵达战场,並没有让局势倾向於羌人,因为飞熊军在这时发飆了!
进入半越阶状態的飞熊军根本不讲道理,如热刀切黄油般地犁了过去,直將中军的羌人精骑捶得怀疑人生。
不过就算是这样,也没能將羌人捶得崩溃,他们顽强死死地和西凉铁骑纠缠在一起,只为了给两翼的羌人精骑创造有利局势。
不得不说,羌人还是有脑袋的,至少懂得什么叫做趋利避害,什么叫做扬长避短。
进入半越阶状態的飞熊军是很猛没错,可是他们能维持多久的时间?
再来,飞熊军的人数也是一大硬伤,在没有分兵的情况下,不管杀伤力有多么的惊人,效率始终是比较低的,只要在飞熊军抵近的时候分散开来,便能有效地降低战损。
可是,飞熊军也就三万多人,只要分散开来,就有可能被羌人精骑强行截断,然后各个击破,一一围杀。
也就是说,羌人根本不需要和飞熊军硬碰硬,只要把飞熊军拖到他们自己退出半越阶状態就可以了。
羌人真正需要对付的,还是在於那些跟在飞熊军后面,人数高达数十万的西凉铁骑!
羌人的准备还是挺齐全的,在道具的增幅之下,两翼的羌人精骑很快地便抵达了战场,然后就从两侧夹击西凉铁骑,直接將西凉铁骑给截成数段。
参战的玩家看到这一幕,都不禁感到心里有些发寒,只是这时的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董卓刻意下的一个局……
〝谋略●八门金锁!〞
隨军参战的李儒甫一出手,局势便在倾刻间再次逆转。
羌人只觉身体突然变得很沉重,空气彷彿也变得浓稠了起来,使他们的反应和速度也跟著变得迟缓。
就在此时,飞熊军分兵了!
三万多人的飞熊军,一次分化出三百多支百人队,朝著四面八方分散。
原本就打不过飞熊军的羌人精骑,在被八门金锁限制了行动能力以后,又怎么可能阻挡得了飞熊军?
一时间,飞熊军就像犁地的耙子,在战场上犁出了一道又一道的【血痕】,等八门金锁的状態解除,飞熊军也在战场的另一侧重新匯聚起来之际,战场上还活著的羌人数量,竟只剩一百来万。
羌人的士气,在这一刻彻底地崩溃了!
他们失去了继续和西凉铁骑战斗的信心,满脑子只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离开这个地方。
只不过……哪有这么容易!
在西凉铁骑围堵拦截之下,脑子里只想逃的羌人,那会与之硬碰硬?只会下意识地朝左右两侧分散开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羌人根本就聚集不起来,而聚集不起来的羌人,对於西凉铁骑来说就没有任何的威胁可言。
在玩家们的配合之下,除了最后抵达战场的五十万羌人牧民逃回了一大半,剩下来的都交待在战场上了。
这一场仗打得並不久,满打满算也不过四、五个小时,其中还有一大半的时间在做最后的扫荡,可是却让玩家们事后回想起来,仍情不自禁地感到一阵手脚发软,尤其是在最后的那个反转。
为了让羌人自投罗网,也为了成功地佈置出八门金锁,董卓这边至少折了三万多名西凉铁骑。
而在八门金锁有限的作用时限里面,对羌人造成最大限度的杀伤,飞熊军不仅分化成三百多支队伍,在【犁田】的过程中,即便遭遇小股的玩家或西凉铁骑,也不会停下脚步或转向,只会儘可能地做出迴避的动作,然后一路碾过去……
就玩家自己私底下的统计,在八门金锁作用期间被飞熊军的无差別攻击击杀的西凉铁骑,便高达一万之数。
也就是说,董卓这边为了能够一举剿灭这些羌人,直接【牺牲】了近五万名西凉铁骑。
这也是为什么乱世狂刀
会说董卓够狠的原因所在。
〝慈不掌兵……一將功成万骨枯……唉……〞乱世狂刀轻嘆了一声,然后神色复杂的看著远处的董卓。
……
在玩家们的辅助下,只花了半天的时间便將整个战场清理乾净,羌人的尸体被收集起来,准备拿来兑换平羌之战的贡献和积分,至於飞熊军和西凉铁骑的尸体,则在收歛完毕以后交给了董卓。
看著装满尸体,准备返回玉门关將之安葬的马车,董卓一言不发地站在一旁,自己先喝一杯浊酒,然后在马车旁边倒了三杯。
一车一车又一车,董卓在每一辆马车前面重复著相同的动作,哪怕喝到最后,董卓连走路都需要人扶,依旧坚持著没有倒下,坚持要將这个动作做完。
等董卓对最后一辆马车敬完酒以后,董卓也整个人醉倒在地,作为护卫的飞熊军將士要去扶他,却被他直接赶走。
〝不要扶我!就让……就让我……让我坐一会儿……〞董卓醉眼矇矓地说道。
〝大人……〞倖存的飞熊军將士闻言,不禁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李儒走了过来:〝让大人坐一会儿吧!这些年,他也累了……〞
〝文……文优啊!你……你说……我……是不是做错了?一个个……一个个……都是我凉州……大好的儿郎啊!可我……却把他们……葬送在……葬送在这种地方……文优……我是不是……做错了?〞董卓语带茫然地说道。
李儒轻嘆了一声:〝外患不除,永无寧日。我只能说,大人,这不是你的错,他们死得其所。〞
〝死得其所……哈哈哈……死得其所……〞董卓闻言,顿时大笑了起来。
只是两行泪水,却在这时悄悄地流淌了下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李儒摇了摇头,心中又是一嘆。
(木鱼在此声明,木鱼並没有歪曲歷史和为董卓洗白的意思。
在董卓得势並墮落以后,確实做出了许多不可饶恕的事情,可在其得势墮落以前,在东汉与羌的战爭中,也做出了许多的贡献,这是不爭的事实。
既然当时有这么多人愿意捨生忘死地为董卓效力,也意味著董卓本身存在著自己独到的人格魅力,並不能单以官职和武勇论之。
所以木鱼在结合董卓早年的经歷以后,才有这一连串有关於董卓的剧情,纯属木鱼对董卓的了解,若与读者的看法相勃,还请多加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