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盛伯伯。”
安锦舒不知何时已行至二人身前,规矩的行了礼,甜甜唤道。
见到她盛舟一时竟没反应过来,脑袋一转这才认出来不敢置信道:“你是烟丫头?”
安锦舒乖巧点头,盛舟更惊了,一掌拍在安如鹤背上:“没想到啊没想到,你如此粗犷一人竟能生出这般娇软丫头,真是让我大吃一惊啊。”
当年安如鹤临时受命前往边塞镇守蛮夷,走的匆忙他二人也不曾告别,天灾大旱,盛舟作为国公府公爷哪能无动于衷,于是他自荐上京与各地能人义士共同商讨大旱之事,待回帘安已是三年之后。
他有意来扬州探望好友妻女,可苦于时间过去太久,突然登门难免不妥,他只能歇了这个心,想着好友已走三年,可能就要归来,待对方归来他再来也不迟,哪知这一等就是八年。
所以他是没见过安锦舒的,今日突然一见,惊艳之色大于诧异,真是一个玲珑娇软,楚楚动人的小丫头,着实好看。
安如鹤难得有害臊的时候,此刻便是那难得时候,只见一八尺汉子腼腆的笑了笑,道:“都是若儿的功劳。”
若儿是曲氏的乳名,安锦舒捂嘴偷偷轻笑。
盛舟满脸艳羡:“真是叫你捡了个大便宜,得了那般贤良妻子,还生了这般娇软丫头,说起来,烟丫头的年岁与我家安儿似乎相仿吧。”
说着他转身看向背后之人,神情严肃下来:“安儿,见礼。”
盛怀安一双眼睛正牢牢定在安锦舒身上,并非是美色诱人,而是瞧到安锦舒这张粉雕玉琢的小脸他顿时明白过来,原来他被骗了啊。
他低头无奈一笑,怪不得他想不明白,哪里知晓原来这安锦便是安三小姐,女扮男装是偷溜着出去玩了?
盛怀安拱手向安如鹤行礼,不卑不亢,不磷不缁,少年一袭白衣胜雪,玉冠金笄,鞶革锦缕,面如冠玉,俊逸非常,面上带着恭敬笑意缓声道:“小侄盛怀安,拜见杨远大都护。”
他的声音如他这个人一般温润似玉,让安锦舒不由想起他为她所做之事。
前一世安家被流放,她被囚,所有人都唯恐惹祸上身对安家避之不及。
只有他,前后奔忙,为她亲人打点关系,为她去宫中求情,他也曾用这般声音告诉她,他什么也不求,只求她能平安喜乐便好。
他就像她第二个兄长,对她极尽耐心,从不苛责,是个真正的正人君子。
只是不知晓她死后他如何了,是否有因为她得死而难过,想必是难过的,毕竟怀安哥哥一直把她当成妹妹一样看待, 妹妹死了怎么可能不难过呢。
盛怀安身上的儒雅气质仿若天成,哪怕是安如鹤这般大老粗都无法忽略了去,不过一瞧到身旁一如当初的好友便笑眯了眼,有他当年年轻的影子。
他瞧着面前少年喃喃道:“盛怀安,二百里溪平似掌,一帆风色到怀安,好名字,好名字,今年可及束冠?”
盛怀安恭声回道:“回大都护,已束冠一年有余。”
那便是十六,年纪虽小却谈吐大方,周身气质也不凡,德才兼备更是不用说,盛家乃真正的勋贵世家,怎可能教养出一个呆子。
他不由赞叹:“盛兄,得子如此,伱亦何愁啊。”
盛舟对自己这儿子自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平日严苛亦是为了日后偌大的家业,别人夸赞他也许会当恭维之词一笑而过,可自己挚友如此夸赞,那自是不同,顿时笑的合不拢嘴:“不愁,不愁,今年安儿中了状元,特来此与安兄分享喜悦!”
“父亲,盛伯伯。”
安锦舒不知何时已行至二人身前,规矩的行了礼,甜甜唤道。
见到她盛舟一时竟没反应过来,脑袋一转这才认出来不敢置信道:“你是烟丫头?”
安锦舒乖巧点头,盛舟更惊了,一掌拍在安如鹤背上:“没想到啊没想到,你如此粗犷一人竟能生出这般娇软丫头,真是让我大吃一惊啊。”
当年安如鹤临时受命前往边塞镇守蛮夷,走的匆忙他二人也不曾告别,天灾大旱,盛舟作为国公府公爷哪能无动于衷,于是他自荐上京与各地能人义士共同商讨大旱之事,待回帘安已是三年之后。
他有意来扬州探望好友妻女,可苦于时间过去太久,突然登门难免不妥,他只能歇了这个心,想着好友已走三年,可能就要归来,待对方归来他再来也不迟,哪知这一等就是八年。
所以他是没见过安锦舒的,今日突然一见,惊艳之色大于诧异,真是一个玲珑娇软,楚楚动人的小丫头,着实好看。
安如鹤难得有害臊的时候,此刻便是那难得时候,只见一八尺汉子腼腆的笑了笑,道:“都是若儿的功劳。”
若儿是曲氏的乳名,安锦舒捂嘴偷偷轻笑。
盛舟满脸艳羡:“真是叫你捡了个大便宜,得了那般贤良妻子,还生了这般娇软丫头,说起来,烟丫头的年岁与我家安儿似乎相仿吧。”
说着他转身看向背后之人,神情严肃下来:“安儿,见礼。”
盛怀安一双眼睛正牢牢定在安锦舒身上,并非是美色诱人,而是瞧到安锦舒这张粉雕玉琢的小脸他顿时明白过来,原来他被骗了啊。
他低头无奈一笑,怪不得他想不明白,哪里知晓原来这安锦便是安三小姐,女扮男装是偷溜着出去玩了?
盛怀安拱手向安如鹤行礼,不卑不亢,不磷不缁,少年一袭白衣胜雪,玉冠金笄,鞶革锦缕,面如冠玉,俊逸非常,面上带着恭敬笑意缓声道:“小侄盛怀安,拜见杨远大都护。”
他的声音如他这个人一般温润似玉,让安锦舒不由想起他为她所做之事。
前一世安家被流放,她被囚,所有人都唯恐惹祸上身对安家避之不及。
只有他,前后奔忙,为她亲人打点关系,为她去宫中求情,他也曾用这般声音告诉她,他什么也不求,只求她能平安喜乐便好。
他就像她第二个兄长,对她极尽耐心,从不苛责,是个真正的正人君子。
只是不知晓她死后他如何了,是否有因为她得死而难过,想必是难过的,毕竟怀安哥哥一直把她当成妹妹一样看待, 妹妹死了怎么可能不难过呢。
盛怀安身上的儒雅气质仿若天成,哪怕是安如鹤这般大老粗都无法忽略了去,不过一瞧到身旁一如当初的好友便笑眯了眼,有他当年年轻的影子。
他瞧着面前少年喃喃道:“盛怀安,二百里溪平似掌,一帆风色到怀安,好名字,好名字,今年可及束冠?”
盛怀安恭声回道:“回大都护,已束冠一年有余。”
那便是十六,年纪虽小却谈吐大方,周身气质也不凡,德才兼备更是不用说,盛家乃真正的勋贵世家,怎可能教养出一个呆子。
他不由赞叹:“盛兄,得子如此,伱亦何愁啊。”
盛舟对自己这儿子自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平日严苛亦是为了日后偌大的家业,别人夸赞他也许会当恭维之词一笑而过,可自己挚友如此夸赞,那自是不同,顿时笑的合不拢嘴:“不愁,不愁,今年安儿中了状元,特来此与安兄分享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