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你不是一直不想进宫,这次怎么主动求见?”
“我怕陛下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还在纠结,进宫给他分析下利弊。”
“陛下有什么想法?”
陈遇起身,从背后的书架中拿出《老子》一书,并将其翻开递到陈学面前。
陈学好奇看了眼,喃喃出声:
“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有什么问题吗?”
“你想想黄册制度和户帖制度。”
陈学低下头思忖,忽然,猛得抬头看向陈遇:
“陛下这是在用道家理念治国?”
“不止!”
陈遇沉声解释:“法律严格是韩非子的重罚轻赏、三纲八目是商鞅的愚民之法,是用在读书人身上。
只是太子看清了陛下目的,一直反对陛下,所以科举才迟迟不开。
这次开启科举,若我没猜错,范围还是程朱理学,不过没有以三纲八目为定式。”
“那太子的治国理念呢?也是道家的吗?”
陈遇摇摇头,露出意味不明的笑容:
“太子和方时这两人,我是一点也看不清,根本不像年轻人。”
“太子不是儒家的吗?其为人一直都有儒家之风,等他登基就是所有儒家子弟心目中的仁义之君。
那些读书人,一直在等待着太子登基,他们认为致君尧舜,一定会在太子身上实现。”
想到那些官员的惩罚,以及蓝玉的脑子,一脸古怪:
“你们愿意相信就相信,比起陛下来,太子确实仁义,妥妥的圣君。”
陈遇一点也不相信什么儒家君子之风,朱标要是像扶苏那样,就不会现在就开始处理政务,而且陛下不在他还可以全权做主。
这哪里是太子,已经是皇帝了,就差个登基仪式而已。
那些读书人傻乎乎的以为,杀人什么都是陛下的主意,殊不知很多国事都是太子做的决定。
朱元璋对于陈遇真的非常信任,在知道陈遇要进宫后,轻轻叹了口气:
“妹子,老哥哥这是知道咱为难,进宫为咱解惑。
可惜老哥哥志不在富贵,只能以后给他子嗣一些补偿。”
马皇后轻声劝慰:“静诚先生知道你的心意,就已经足够了,他不会在乎。
倒是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优柔寡断?”
“此事太大,咱以为弄掉天人感应就行,可是标儿不这么想。”
朱元璋一脸凝重:“他想趁这个机会,顺便重新定义阴阳五行,这也是在挖程朱理学的根。”
“该说的我都说了,等会静诚先生来了,自己去问他。”
说到这,马皇后放下手中的书,语气坚定:
“下定决心了就跟标儿说,别给标儿希望,自己又偷摸摸的往反方向去做。”
仿佛被说中了心思,朱元璋低垂着眼眸,一直不敢看马皇后:
“妹子,你说的什么话,咱是这种人吗?”
“不是最好,雄英可是最敬佩你,别让他失望。”
听到大孙子敬佩自己,朱元璋热血上头,大声嚷嚷:
“咱做人做事堂堂正正,以前是、以后也是。”
朱元璋的治国理念,马皇后怎会不知,所以才想着提醒朱元璋。
既然朱元璋已经答应下来,她也就没说什么:
“我去看看雄英,你自己慢慢想。”
正旦大朝传出的刹那,整个应天震动,过不了多久怕是要天下大震。
若说改变千年之制让人咂舌,那么对于炎黄二帝一说,那就是骇人听闻了。
连一向胆大的朱常,也是满眼不可置信:
“爹,方司柬真这么说?你该不会骗我吧!”
“爹,你不是一直不想进宫,这次怎么主动求见?”
“我怕陛下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还在纠结,进宫给他分析下利弊。”
“陛下有什么想法?”
陈遇起身,从背后的书架中拿出《老子》一书,并将其翻开递到陈学面前。
陈学好奇看了眼,喃喃出声:
“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有什么问题吗?”
“你想想黄册制度和户帖制度。”
陈学低下头思忖,忽然,猛得抬头看向陈遇:
“陛下这是在用道家理念治国?”
“不止!”
陈遇沉声解释:“法律严格是韩非子的重罚轻赏、三纲八目是商鞅的愚民之法,是用在读书人身上。
只是太子看清了陛下目的,一直反对陛下,所以科举才迟迟不开。
这次开启科举,若我没猜错,范围还是程朱理学,不过没有以三纲八目为定式。”
“那太子的治国理念呢?也是道家的吗?”
陈遇摇摇头,露出意味不明的笑容:
“太子和方时这两人,我是一点也看不清,根本不像年轻人。”
“太子不是儒家的吗?其为人一直都有儒家之风,等他登基就是所有儒家子弟心目中的仁义之君。
那些读书人,一直在等待着太子登基,他们认为致君尧舜,一定会在太子身上实现。”
想到那些官员的惩罚,以及蓝玉的脑子,一脸古怪:
“你们愿意相信就相信,比起陛下来,太子确实仁义,妥妥的圣君。”
陈遇一点也不相信什么儒家君子之风,朱标要是像扶苏那样,就不会现在就开始处理政务,而且陛下不在他还可以全权做主。
这哪里是太子,已经是皇帝了,就差个登基仪式而已。
那些读书人傻乎乎的以为,杀人什么都是陛下的主意,殊不知很多国事都是太子做的决定。
朱元璋对于陈遇真的非常信任,在知道陈遇要进宫后,轻轻叹了口气:
“妹子,老哥哥这是知道咱为难,进宫为咱解惑。
可惜老哥哥志不在富贵,只能以后给他子嗣一些补偿。”
马皇后轻声劝慰:“静诚先生知道你的心意,就已经足够了,他不会在乎。
倒是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优柔寡断?”
“此事太大,咱以为弄掉天人感应就行,可是标儿不这么想。”
朱元璋一脸凝重:“他想趁这个机会,顺便重新定义阴阳五行,这也是在挖程朱理学的根。”
“该说的我都说了,等会静诚先生来了,自己去问他。”
说到这,马皇后放下手中的书,语气坚定:
“下定决心了就跟标儿说,别给标儿希望,自己又偷摸摸的往反方向去做。”
仿佛被说中了心思,朱元璋低垂着眼眸,一直不敢看马皇后:
“妹子,你说的什么话,咱是这种人吗?”
“不是最好,雄英可是最敬佩你,别让他失望。”
听到大孙子敬佩自己,朱元璋热血上头,大声嚷嚷:
“咱做人做事堂堂正正,以前是、以后也是。”
朱元璋的治国理念,马皇后怎会不知,所以才想着提醒朱元璋。
既然朱元璋已经答应下来,她也就没说什么:
“我去看看雄英,你自己慢慢想。”
正旦大朝传出的刹那,整个应天震动,过不了多久怕是要天下大震。
若说改变千年之制让人咂舌,那么对于炎黄二帝一说,那就是骇人听闻了。
连一向胆大的朱常,也是满眼不可置信:
“爹,方司柬真这么说?你该不会骗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