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义与曲阜孔家牵连极深,而且还和浙商有联系。
如今浙商行动诡异,曲阜孔家又被灭,让他再次升起单独见方时一面的心思。
没有多犹豫,李善长以临安公主的名义,再次让人去邀请方时夫妇过府一叙。
收到李善长请帖的方时,脸色显得非常难看:
[怎么就阴魂不散呢?今晚让小宝给我喝酒?]
一旁的蓝溪看了眼请柬,又看了眼方时脸色,轻声劝说:
“再拒绝可真就得罪韩国公府,也得罪了临安公主。”
“也好!顺便看看韩国公到底想做什么。”
次日一早,方时便动身前往韩国公府。
穿过长长的走廊,方时来到一座凉亭,周边除了一湖碧水,再也没有其他。
[真是谨慎,除了水就是鱼,连偷听都找不到地方。]
“拜见韩国公!”
李善长指着旁边石凳,笑着开口:
“请坐!想要见方司柬一面是真难,还好今日方司柬过来,要不然老夫得亲自上门拜访。”
“怪我!本来晚辈得亲自上门拜访,哪想一直不得空。”
“方司柬贵人事忙,福建、云南、安南等事,要是没有方司柬,怕也不能如此顺利。”
方时轻轻摇头:“这都是大明将士出力,与晚辈可没有任何关系。”
“老夫有些事最近实在看不懂!不知可否请教方司柬一番。”
“韩国公都不懂,晚辈怎么会知道?”
李善长仿佛没听见一般,自顾自开口:
“军心民心已收、云南那边也正常,方司柬还在等什么?为什么不开启变法?”
“等元廷覆灭!”
方时说一半留一半:“变法事关重大,只有元廷灭亡,让草原陷入内乱,大明才有可能趁此机会开启变法。”
“草原太大太广,大明将士找不到元廷,若一直没覆灭,变法便一直不开吗?”
“有这可能!”
方时微微一笑,对于李善长,他根本不说实话,半真半假最好。
“我只是小小的东宫司柬,要不要变法还不是要陛下做主。
韩国公有事不如直接问陛下比较好,我知道的只有那么一丁点。”
李善长端起茶杯,浅浅抿了口:“明人不说暗话,我那愚蠢的弟弟参与了海贸,我就想知道他会不会出事。”
听到这里,方时算是明白李善长的意思,这是在打听变法一事对海贸的影响,朝廷是不是想收回海贸利润。
他不知道李善长因何而死,也不想知道,不过为了少一个敌人,他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
“现在有没有事不知道,若变法之后还乱来,那就一定有事!
时间不同、位置不同,所做出的选择也是不同,相信韩国公也明白这个道理。
晚辈有句话提醒韩国公,人世间所有东西都经不起消耗,包括感情在内。
晚辈告辞!”
“你就这么相信变法能让百姓更好!”
“是!蒙元给中原百姓带来的不仅仅是苦难,还有那些肥沃的土地和精湛的技艺。
中原百姓现在要做的是,将这些土地和技艺化为己有。
韩国公,我希望你能保护好自己身体,看看变法开启后的大明。”
说完,不等李善长回话,方时转身便走。
李善长也没有挽留,只是默默看着方时背影:
[劫掠周边国家来供养大明吗?如此一来蒙元确实要灭。]
[难道老夫想错了?陛下根本没有心思清理勋贵?]
[不可能!朱标根本无法掌控所有勋贵,我要是陛下,也一定会杀了那些不受掌控的勋贵。]
[我这个文臣之首也必然会受到清理。]
回去之后,方时便将两人的谈话呈上去,便向朱标说出自己的推测。
朱标将方时奏疏放在朱元璋面前,眼里有些困惑:
“韩国公这是干什么?越来越糊涂吗?不管是英烈府、还是军营识字,都足以说明朝廷有的是办法收回军权,他在怕什么?”
“他了解咱!所以他在怕咱!”
朱元璋轻蔑一笑:“他没想错,若是原先,咱临死之前一定会把他一起带下去。
不过,现在不需要了,他再能活能有方小子能活?
有你和方小子在,这老家伙只能躲在府里等死。”
忽然,朱元璋看到方时奏疏中写的一句话,脸上不自觉露出笑意:
“难怪方小子一直没有恃宠而骄,连永昌侯府的名义都甚少去用。
什么东西都经不起消耗,哪怕是感情!这话是警告李善长也是在提醒自己。
标儿,你找个时间去一趟韩国公府,提醒一下李善长,变法不远了!
李存义该请罪的就请罪,等锦衣卫查出来,也别怪咱不留情面。”
朱标从怀中拿出一份奏疏,想了一会还是递上去:
“方司柬刚进入韩国公府,这份奏疏便递给通政司,有人在利用韩国公府。”
朱元璋皱着眉头翻开奏疏:“胡惟庸?李祐?时间这么刚好?这是对付方小子的招数?”
“文官没这么傻!真要利用韩国公,也该是过段时间,不会这么快。”
朱元璋沉默良久后,缓缓开口:“标儿,若是咱恼怒之下,咱会怎么做决定?”
“李存义、李祐会即刻拿下,儿子会看在韩国公面子上,求您从轻发落。”
“可这种时候,咱只会怀疑上奏疏之人的目的,会对其着重调查一番。”
朱元璋轻笑一声,笑容中满是讥讽:
“既然他想要咱去查,那就让蒋瓛查查呗!”
“爹!方司柬所说的宝钞建议要不要同意,此事儿子真的拿不定主意。”
朱元璋面露困惑:“为什么?只要言之有物,改就是了!”
朱标一脸无奈:“儿子也想改,可他说的防伪技艺大明可没有,让工匠钻研出独一无二的技艺还不知需要多久。”
“先让宝钞提举司试试看,反正也没这么快,或许一两年内就钻研出来。”
大明宝钞是朱元璋从蒙元那边抄过来的,就是抄,朱元璋也没抄好,导致明中期宝钞滥发。
方时没有直接抄后世的信用货币体系,他也不会抄,他只是借鉴宋元两朝的纸币制度,然后加以改进。
若不开启海贸,金银即可用,可开启海贸后,大量的商品开始流通,而金银又能用于储藏,很容易造成商品再生产的难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