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心善的,常氏那丫头留下的两个女娃,你也教养的不错。
后续就交给锦衣卫去查,你不要放在心上,等雄英好点了,母后亲自教你怎么管好东宫,怎么去选婢女!”
“呜呜呜……多谢母后。”
马皇后低头看着吕氏,轻叹一声:“大明从不安稳,原先由于陛下的威望,那些人才隐藏起来。
可变法一事,让这些人一个个跳出来,你看方司柬遇到多少次刺杀。
他不知道变法会得罪多少人吗?可还是在做,因为这是他的志向。
陛下为何一直不妥协,为何一直想要变法,因为要是不清理这些人,后面皇帝很有可能成为傀儡。”
马皇后不信吕氏敢对朱雄英下手,当初选吕氏成为继妃,就是看重其身后毫无势力。
除了吕本,勋贵、文官、儒学集团这些都与她毫无干系,而且她连兄弟都没有,加之吕氏这么些年,一直都表现的很好。
这次跟吕氏提起朝堂之事,也算是给吕氏一个警告,让她明白若跟那些人合作,允炆哪怕当上皇帝,那也只能是傀儡。
马皇后相信吕氏能听得懂,能第一时间找她哭诉,足以证明吕氏不是傻子。
正如马皇后所想的那样,吕氏听出马皇后话里意思,身体忍不住打个颤:
[不行!任何人都不能控制允炆!]
与此同时,朱元璋在谨身殿中听着蒋瓛汇报:
“目前可以确定,东宫内确实有两人一直在皇长孙殿下生病后与宫外联系。
除了太子妃身边的小画,还有一个则是太子殿下身边负责看管印章的内侍黄中。
小画是寿州人士,黄中来自扬州府,臣已经派人前往他们老家,会尽快查明背后之人。”
“砰!”
朱元璋重重拍了下桌子,眼中杀意弥漫:
“黄中剥皮、查完之后,黄中、小画夷三族,用邸报宣扬天下。
咱要让天下百姓明白,咱的大孙谁动谁死,哪怕不是主谋也一样。”
“是!还有一事,道衍在出应天府后便遭遇袭击,与他随行的僧人死了一半,暗中保护的锦衣卫也战死数人。
所幸对方准备不足,袭击人数不多,道衍已经安排在苦岭关。”
“呵呵……”
朱元璋难得笑出声,语气中充满不屑:
“这是狗急跳墙啊!只要方小子接触过得,一出京就想杀,黔驴技穷。
到广德卫调些兵护送他去泉州,袭击之人背后是谁,能查就查,不能查就放弃。
锦衣卫的人手不足,不要放在这种事上,等他们露出破绽再去查。”
“是!”
等蒋瓛走后,朱元璋低声问道:“标儿,吕氏到底有没有那心思?若有,咱现在就送她一条白绫。”
朱标摇了摇头:“儿子没发现,若真有那心思,在方司柬提出周朝分封制之时,就不会是高兴、激动。
儿子也多次试探,并没有发现她有异心,此次也是因为她才知道有人潜藏在东宫。
若她真有心思,那儿子只能说,吕氏城府比方典籍还深。”
“也是,当初常家那丫头死时,咱已经暗中调查过,并没有发现疑点。
说到这,朱元璋忍不住叹息一声:
“一年一胎、连续四年,这才导致其身体溃败,咱对不起伯仁!
让徐家二儿子进宫给雄英伴读,勋贵间适龄孩童也选几个伴读。”
“儿子明白!”
朱标轻声应下,随后转移话题:“再过几天,七弟就要去青州就藩,湖广赵家也开始运送大量粮草、书籍、笔墨纸砚前往山东、河南两地。”
朱元璋揉了揉眉心,满脸担忧:“咱这些儿子,除了你和老五,个个都是杀才,也不知道老七能不能做好这事。
你再去提醒下老七,这小子脾气比咱还火爆。
还有,让吴高也去青州府,暂时节制吴良留下的那些将士,别一下子给老七太多兵马。”
朱标一脸严肃:“正好趁此掀起大案,让所有人目光吸引到空印上面,给方司柬准备时间。”
“曹诚已经回京,是可以开始了!”
朱元璋微微颔首:“变法也需要大量人才,这次你辛苦点,该杀则用上族谱后再杀。
不该杀的,按胡惟庸案处理,等变法正式开启,这些人会是一大助力。
福建事毕,这次有很多将士出力甚大,比如建宁卫的白苏、吴望、王寒,还有都尉府的玉成林等人。
该赏则赏,顺便弄个牌匾挂到他们宗祠内,让所有人知道为大明出力,不仅有钱还能光宗耀祖。”
朱标满脸错愕:“爹,那建宁卫指挥使等人呢?还有永宁卫将士!”
朱元璋瞪了朱标一眼,有些恨铁不成钢:
“你还是不够无耻,多向方小子学学,牌匾这么好用,为何不用?钱粮太多?
你就给
这些卫所大门建个牌坊,只要是卫所将士,每个人都当做立功,以后升职也看卫所牌坊数量。
那些牌坊都是咱亲笔题字,这就是给他们最好的奖赏。”
“还是儿子写吧!您的字教教雄英还差不多。”
“嗯?你想造反啊!这么说你老子。”
“您想的倒美!儿子去看雄英,这些奏疏您老人家慢慢看。”
朱元璋气不打一处来,嘴里不停嘟囔:
“他奶奶的,多少人想当皇帝都当不成,让你提早当皇帝,你还不要。
这大明怎么出了两个卑鄙小人,一个无耻到天天在朝堂上演戏,另一个更卑鄙,天天找人刺杀自己,还时不时吐一大口血出来。”
朱元璋口中的卑鄙小人,为了不去韩国公府,再次被人刺杀。
而这次,更是被锦衣卫从方家老宅,一路抬回去,浑身血红令路人触目惊心。
“又是方司柬,他这是怎么了,隔段日子就被人刺杀。”
“谁知道他做了什么天怒人怨之事。”
“这次会不会死了,白衣服都染红一大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