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都尉,陛下在里面吗?”
蒋瓛点点头:“方司柬要进去吗?我可以替你通传。”
[好家伙,这不是我家吗?]
[不对,这不是我家,是我老婆的。]
[这软饭吃的真香。]
“麻烦蒋都尉了。”
蒋瓛进去后没多久便出来,一脸笑意看着方时:
“方司柬,你可以进去了,陛下和四梅先生相聊甚欢。”
方时躬身一拜:“多谢蒋都尉。”
说完,便迈着步伐走进自己家。
还未走到客厅,方时就听到朱元璋的笑声。
“哈哈,四梅先生真是夸奖太过,标儿现在太年轻,还要多学学。”
方时嘴角抽搐:[我算是明白了,对于老朱家,拍马屁一定要拍在他儿子身上。]
[难怪老师不去当官,这是给老朱戴滤镜啊!换个人拍马屁,朱元璋一定不会这么高兴。]
方时没在外面等待,直接走进客厅:
“微臣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免礼!过来坐下。”
朱元璋抬手示意方时起来:“方小子,咱已经听你老师说了,你这志向有生之年能完成吗?”
方时愣了下,随后看向叶书,见其缓缓眨了下眼睛便了然于胸。
“陛下,有生之年怕是做不到,不过定下一个目标,朝廷上下就会知道往哪里发力。”
朱元璋呵呵一笑:“咋的?你就这么自信,咱能如你所愿?”
“微臣相信太子殿下!”
方时一脸正色:“太子殿下为人仁义,志向高远,一定会让大明超越历朝历代。”
“生态文明太过遥远,咱就不问了,你心中的大同是什么样的?”
方时低头沉思,他想到了后世,虽然有种种问题,却是几千年最幸福的时期。
沉默良久后,方时眼含回忆之色,缓缓开口:
“拒战争于国门之外,人人不再为柴米油盐发愁,不再担心严寒酷暑。
整个大明,每个人都识字,都知道何为礼义廉耻,何为存善去恶,人人互帮互助。”
方时其实还想说,人人都认可自己是大明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不过他不敢说,这两句只有觉醒民族意识,才有可能做到。
虽然朱元璋和朱标或许不知道什么是民族意识,但是华夷之辩他们一定知道。
朱标挂着温和的笑容:“方司柬,为了大明百姓,将大明的制度成本转嫁给其他小国,有些不仁义啊!”
[尼玛,你不是也同意?]
方时还未说话,朱元璋就瞪着方时开口:
“方小子,你不说个理由出来,咱是不可能同意。”
[又是试探,这次试探什么?]
[对外国的态度?还是看看自己是不是穷兵黩武的人?]
方时念头刚起就掐灭,不管是什么,只要不涉及皇权,他实话实说就好。
“大明的风俗习惯、血脉传承与其他国家根本不同,没有共存一说。
蛮夷就是蛮夷,他们的死活与大明无关,微臣只知道大明百姓还在饿肚子。”
说到这,方时眼中寒意爆发:
“蛮夷之辈畏威而不怀德,大明可以暂时不去争夺他们土地,却一定要想尽削弱他们。
大明幅员辽阔,蛮夷之辈一直觊觎这片土地,说什么也不能给他们发展起来的机会。”
“哈哈……”
朱元璋再次笑出声:“方小子,你真是比那些武将还好战。
这很好,身为男儿的血性不能丢,咱最看不起那些跪拜蛮夷之辈。”
朱标也暗暗点头,他赞同的不是方时血性,而是方时那句想尽办法削弱他们。
对朱标来说,战争永远排在第二位,若是不通过战争就能让北元不再入侵,他一定会去做。
“蒋都尉,陛下在里面吗?”
蒋瓛点点头:“方司柬要进去吗?我可以替你通传。”
[好家伙,这不是我家吗?]
[不对,这不是我家,是我老婆的。]
[这软饭吃的真香。]
“麻烦蒋都尉了。”
蒋瓛进去后没多久便出来,一脸笑意看着方时:
“方司柬,你可以进去了,陛下和四梅先生相聊甚欢。”
方时躬身一拜:“多谢蒋都尉。”
说完,便迈着步伐走进自己家。
还未走到客厅,方时就听到朱元璋的笑声。
“哈哈,四梅先生真是夸奖太过,标儿现在太年轻,还要多学学。”
方时嘴角抽搐:[我算是明白了,对于老朱家,拍马屁一定要拍在他儿子身上。]
[难怪老师不去当官,这是给老朱戴滤镜啊!换个人拍马屁,朱元璋一定不会这么高兴。]
方时没在外面等待,直接走进客厅:
“微臣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免礼!过来坐下。”
朱元璋抬手示意方时起来:“方小子,咱已经听你老师说了,你这志向有生之年能完成吗?”
方时愣了下,随后看向叶书,见其缓缓眨了下眼睛便了然于胸。
“陛下,有生之年怕是做不到,不过定下一个目标,朝廷上下就会知道往哪里发力。”
朱元璋呵呵一笑:“咋的?你就这么自信,咱能如你所愿?”
“微臣相信太子殿下!”
方时一脸正色:“太子殿下为人仁义,志向高远,一定会让大明超越历朝历代。”
“生态文明太过遥远,咱就不问了,你心中的大同是什么样的?”
方时低头沉思,他想到了后世,虽然有种种问题,却是几千年最幸福的时期。
沉默良久后,方时眼含回忆之色,缓缓开口:
“拒战争于国门之外,人人不再为柴米油盐发愁,不再担心严寒酷暑。
整个大明,每个人都识字,都知道何为礼义廉耻,何为存善去恶,人人互帮互助。”
方时其实还想说,人人都认可自己是大明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不过他不敢说,这两句只有觉醒民族意识,才有可能做到。
虽然朱元璋和朱标或许不知道什么是民族意识,但是华夷之辩他们一定知道。
朱标挂着温和的笑容:“方司柬,为了大明百姓,将大明的制度成本转嫁给其他小国,有些不仁义啊!”
[尼玛,你不是也同意?]
方时还未说话,朱元璋就瞪着方时开口:
“方小子,你不说个理由出来,咱是不可能同意。”
[又是试探,这次试探什么?]
[对外国的态度?还是看看自己是不是穷兵黩武的人?]
方时念头刚起就掐灭,不管是什么,只要不涉及皇权,他实话实说就好。
“大明的风俗习惯、血脉传承与其他国家根本不同,没有共存一说。
蛮夷就是蛮夷,他们的死活与大明无关,微臣只知道大明百姓还在饿肚子。”
说到这,方时眼中寒意爆发:
“蛮夷之辈畏威而不怀德,大明可以暂时不去争夺他们土地,却一定要想尽削弱他们。
大明幅员辽阔,蛮夷之辈一直觊觎这片土地,说什么也不能给他们发展起来的机会。”
“哈哈……”
朱元璋再次笑出声:“方小子,你真是比那些武将还好战。
这很好,身为男儿的血性不能丢,咱最看不起那些跪拜蛮夷之辈。”
朱标也暗暗点头,他赞同的不是方时血性,而是方时那句想尽办法削弱他们。
对朱标来说,战争永远排在第二位,若是不通过战争就能让北元不再入侵,他一定会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