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斌再次出声问道:“方司柬,我们怎能保证军纪会一直好?”
“军队不讲人情,只要犯了军纪,不论是谁,一律按军纪处理。”
方时眼睛死死盯着胡斌:“你们有些人是勋贵之子,我希望你们明白,只有大明好,你们生活才会好。
为何要收回云南,那是给我们后代打下生存之地。
为何要寸土不让,因为那是祖宗打下的土地,让了就是丢祖宗的脸。
为何要听洪武陛下的指挥,那是因为一旦改朝换代,你们的富贵、你们后代的富贵通通没了。
为何让你们识字,那是希望你能教你们后代明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只有大明境内永久和平,我们的后代才能过得好。
当兵不是为了封侯,不是为了吃饱饭,是为了光宗耀祖、是为了子孙永享和平。”
说到这,方时大声喝道:“告诉我,你们参军为了什么?”
“光宗耀祖、永享和平!”
“光宗耀祖、永享和平!”
“……”
方时很满意,他知道肯定有人心里不屑,不过没关系。
在这个祖宗和后代大于一切的封建时代,早晚有天他们会明白。
[也算给他们定个志向,有志者,事竟成。]
为何男人结婚生子后,责任心会大幅度上涨,因为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传承。
大多数没有志向的人,只要结婚生子,那么他们瞬间就有了目标,整个人会瞬间成长。
[人渣和人才总是少的,大多都是普通人,这些人只要有后代,不怕他们不记在心中。]
方时举起双手,阻止他们继续高呼:
“我希望你们记住,帮助百姓就是帮助我们后代。”
话音刚落,蓝玉忍不住开口:
“方小子,我们都知道你说的有道理,可是很多人真得只为自己。”
方时冷冷开口:“一个不为自己后代着想的人,还是人吗?
对于这种畜生,有一个清理一个,哪怕他再勇猛,也只是个畜生。
不要担心没人从军,单单一个英烈之家,足以让多少人抢破脑袋加入军队。”
闻言,蓝玉想了会,也觉得有理,连儿子都不顾的人确实是畜生。
蓝玉对着下方将士喊道:“你们也听到了,将方司柬的话牢牢记住。
你们要是连自己后代都不顾,也别怪我蓝玉无情。”
“是!”
“都散了,把方司柬的话传下去,我要让整个右军都督府的将士都知道。”
“遵令!”
等这些将士走后,蓝玉还是有些狐疑:
“方小子,这些人会听进去吗?”
“大部分都会,不过能记多久就不一定!”
方时随意拉了张椅子坐下:“以后每天吃饭前、训练前、睡觉前让他们说一遍,久而久之就会记在脑海中。”
蓝玉轻叹一声:“我那些义子我知道,在京城他们会老老实实。
到了外面,必定会犯军纪,我实在不想对他们下手。
此次出征云南,若是颍川侯为主将,他们或许能收敛些。
若我是主将,我敢确定,这些人一定毫无顾忌。”
方时明白蓝玉的意思,他不忍心对这些义子下手,尽管会尽力约束,可性子已经养成,不是约束就不会犯军纪。
想到这,方时给蓝玉出了个主意:
“不管谁当主将,你去陛下那边请旨,让陛下派个副将专管军纪和军魂,所有人不得插手,哪怕是主将。
有了陛下诏书,谁也不能说你什么,你只要提前多告诉他们就好。”
[政委一出,谁与争锋!]
蓝玉沉默不语,若是安排专管军纪的副将,沐英是最合适的。
胡斌再次出声问道:“方司柬,我们怎能保证军纪会一直好?”
“军队不讲人情,只要犯了军纪,不论是谁,一律按军纪处理。”
方时眼睛死死盯着胡斌:“你们有些人是勋贵之子,我希望你们明白,只有大明好,你们生活才会好。
为何要收回云南,那是给我们后代打下生存之地。
为何要寸土不让,因为那是祖宗打下的土地,让了就是丢祖宗的脸。
为何要听洪武陛下的指挥,那是因为一旦改朝换代,你们的富贵、你们后代的富贵通通没了。
为何让你们识字,那是希望你能教你们后代明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只有大明境内永久和平,我们的后代才能过得好。
当兵不是为了封侯,不是为了吃饱饭,是为了光宗耀祖、是为了子孙永享和平。”
说到这,方时大声喝道:“告诉我,你们参军为了什么?”
“光宗耀祖、永享和平!”
“光宗耀祖、永享和平!”
“……”
方时很满意,他知道肯定有人心里不屑,不过没关系。
在这个祖宗和后代大于一切的封建时代,早晚有天他们会明白。
[也算给他们定个志向,有志者,事竟成。]
为何男人结婚生子后,责任心会大幅度上涨,因为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传承。
大多数没有志向的人,只要结婚生子,那么他们瞬间就有了目标,整个人会瞬间成长。
[人渣和人才总是少的,大多都是普通人,这些人只要有后代,不怕他们不记在心中。]
方时举起双手,阻止他们继续高呼:
“我希望你们记住,帮助百姓就是帮助我们后代。”
话音刚落,蓝玉忍不住开口:
“方小子,我们都知道你说的有道理,可是很多人真得只为自己。”
方时冷冷开口:“一个不为自己后代着想的人,还是人吗?
对于这种畜生,有一个清理一个,哪怕他再勇猛,也只是个畜生。
不要担心没人从军,单单一个英烈之家,足以让多少人抢破脑袋加入军队。”
闻言,蓝玉想了会,也觉得有理,连儿子都不顾的人确实是畜生。
蓝玉对着下方将士喊道:“你们也听到了,将方司柬的话牢牢记住。
你们要是连自己后代都不顾,也别怪我蓝玉无情。”
“是!”
“都散了,把方司柬的话传下去,我要让整个右军都督府的将士都知道。”
“遵令!”
等这些将士走后,蓝玉还是有些狐疑:
“方小子,这些人会听进去吗?”
“大部分都会,不过能记多久就不一定!”
方时随意拉了张椅子坐下:“以后每天吃饭前、训练前、睡觉前让他们说一遍,久而久之就会记在脑海中。”
蓝玉轻叹一声:“我那些义子我知道,在京城他们会老老实实。
到了外面,必定会犯军纪,我实在不想对他们下手。
此次出征云南,若是颍川侯为主将,他们或许能收敛些。
若我是主将,我敢确定,这些人一定毫无顾忌。”
方时明白蓝玉的意思,他不忍心对这些义子下手,尽管会尽力约束,可性子已经养成,不是约束就不会犯军纪。
想到这,方时给蓝玉出了个主意:
“不管谁当主将,你去陛下那边请旨,让陛下派个副将专管军纪和军魂,所有人不得插手,哪怕是主将。
有了陛下诏书,谁也不能说你什么,你只要提前多告诉他们就好。”
[政委一出,谁与争锋!]
蓝玉沉默不语,若是安排专管军纪的副将,沐英是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