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我在大唐开书店 > 第1章 开业大凶(修)

第1章 开业大凶(修)

,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出门,很简单的动作。

胳膊一抬,把手一按,门一推,脚一跨。

这不就出去了吗?

姜将不明白,为什么偏她就办不到呢?!

钥匙、扳手、钳子、喷枪……各种工具都用过了,大门它就是岿然不动,门把甚至毫发无伤。

她真的打不开这扇门了。

“算了,吃饱了好干活!”

随意往嘴里塞些食物满足生存需求后,姜将收好为数不多的存粮。

而后拿起茶几上那几本用麻绳固定的‘线装本’和一张纸,拖沓着步子走向大门——旁,那扇陈旧的拼接原木门。

那扇几天前突然出现的、与屋内现代化家具格格不入的、可穿越时空的木板门。

她抬起左手,白嫩纤长的手指覆于古朴的门板上,对比鲜明,板上的毛刺都透露着违和。

这门虽看着不靠谱,盖得却是严丝合缝。

站在姜将家客厅扒着门缝,也看不到门后是什么景象。

“吱—”

手用力一撑,全木结构的门就发出不堪重负的声音。

“咚!咚!咚!咚......”

浑厚的鼓声透过门缝传来,震天的鼓声中还夹杂着商贩们的吆喝声。

“掌柜的,开市了!”

“快,把物件摆整齐些。”

“今日怎的这么早,午时未至就开市了。”

“......”

听说过任意门吗?

可以穿越时空那个。

姜将正跨过的门也可以穿越时空,不过仅限定点定时穿越。

迈过门槛,姜将走进一间唐代商铺。是的,李世民的那个唐。

现在坐标:千年前的唐代——的一间商铺,除了有套全木制桌椅,整个房子空空荡荡的商铺。

原地几个深呼吸后,姜将放开顶住门的手,走向那台长方形的大矮桌。

“吱——嘭。”

失去支撑后,她身后的门自动关上,严严实实。一扇看着平平无奇的木门,神奇的有着现代自动门的效果。

姜将走到桌边放下“商品”,不太习惯的理了理衣领。

“男装穿起来也挺麻烦。”

她边嘀咕着,边打开商铺大门。

“爷您里边请!”

“今日粟米便宜卖咧~”

“走快些,一会儿还赶着去上工哩。”

“......”

商铺门前是一条五六米宽的红泥土路。虽是土路,也压得严实平整,来往行人匆匆的脚步并没有扬起多少尘土。

路对面是一排毗连的商铺,木梁泥墙,整齐划一。

“今日粟米便宜卖,哪种?”

“可多着咧,客官里边瞧瞧。”

“咱家也便宜着哩,客官也来掌掌眼。”

“......”

对面这排是米行,每间商铺前都有伙计热情招呼着,店铺里码放着的米面隐约可见,一袋又一袋开着口子整齐摆放,由伙计带着顾客入内挑选。

吆喝声、叫卖声、讨价声......

街道两旁商贾云集,店铺毗连,街道上人来人往,人声鼎沸。

饶是第二次见到眼前的景象,姜将仍看呆了。

这黄土之上、泥楼之间的热闹景象,完全不输现代的城市商圈。

不愧是大唐长安!

“哎,瞧对面!又开张咯。”米店门前的俩伙计忙里偷闲说起悄悄话。

“开张?我以为她不干了,前几日神神叨叨的。”

“瞧你说的什么话,能在这东市开间铺子多难得,怎会随便关门。”

“说得也是。”

“哎哎哎,不说了,那小娘子看过来哩。”

俩伙计止住话头,面对姜将的微笑示好,假装没看见继续吆喝起来。

姜将无所谓地耸耸肩,经过几天的心态调整,她此时接受良好,脚步一转就收拾起了铺面。

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

将用毛笔写着‘商品介绍’的纸张,平铺在桌子正中央,再把自制的简易线装书摆在纸张的四个角及周围。

一个简单的摊子就铺好了。

唐代的‘书’多为卷轴式书籍,主体为一长卷纸,纸卷尾端裁成梯形,粘缠在大小适宜的木杆或竹片上。由于工艺限制、使用习惯等原因,‘线装书’并未在市面流通,更别说‘可翻页线装书’。

这种以现代硬牛皮纸为封面,次等A4纸为内里,再用打孔器打几个洞,最后用细麻绳系紧、系死的本子,在唐代已经是很好的笔记本了。

笔记本倒是不愁卖,难就难在——这种新奇商品,如何在“异朝异代”打开销路。

“唉!”

这‘书店’简陋到店主自己都看不下去。

姜将也知道‘首因效应’的重要性,如此敷衍的书店,确实很难让顾客驻足。

不是她不想装饰一番,而是朝代不符的物件无法穿过木门,这套桌椅还是姜将从犄角旮旯里扒拉出来的纯木制家具。

由于无法融入本地的‘吆喝销售’,姜将只能百般聊赖的坐在小凳子上,眼巴巴望着来往的行人。

“怎么还没来人,开市也有一会儿了,文人学士该上街了吧......”

“这幅字可是......”姜将正嘀咕着,就有一位顾客站到了小摊前,“......仁兄所写?”

“哎!”姜将蹭的站起,“客官您瞧瞧。”

客人头戴幞头,身着圆领广袖长袍,标准的文人打扮。

他奇怪的看了几眼姜将的脸和衣袍后,目光又放回‘商品介绍上。’

“字体妍媚,形态秀逸,仁兄写得一手好字啊!太妙了!”他视线不离,看得如痴如醉。

姜将低头看看,挑眉了然一笑。

能不妙吗?

我临摹的可是苏轼的字。

苏轼,东坡大佬。全能诗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首!

吃过亏后,姜将这次开门可做足了准备。

硬件不行,软装来凑。

既然顾客群体是文人学士,那在商铺必需的‘商品介绍’上头下功夫,是回报最快的。

这不,效果立竿见影。

第一位客人就这样被吸引来了。

既是他人的成果,姜将还没脸大到说是她的字。

只说:“此乃我的一位友人所写。”

客人:“好字!‘线装笔记本’,方便携带、可随时书写记录的笔记本......”

看着渐渐被苏轼大佬的字体吸引到摊前的客人们,姜将白净水灵的小脸上满是止不住的笑意。

首因效应,首战告捷。

销售心理学,诚不欺我!

销售心理学有言:要建立一个有利的第一印象。

所谓首因效应,就是给顾客建立有利的第一印象,使其在入店时对店铺有更高的评价和包容度。

现代的商铺个个装修精美,门面、门面,就是这个道理。

“瞧着是用麻绳系起来的纸张,为何名唤‘笔记本’?”围观的顾客们弯腰凑近观察着。

顾及‘一贯一本’的定价,且写在珍贵的宣纸上,大家都不敢上手翻看。

这白度、这厚度,他们还从未见过如此上品的‘宣纸’,用手碰更是不敢。

姜将低估了当代白纸,哪怕是最次A4纸,在当今这个时代的珍惜程度,更低估了顾客们所受到的冲击。

卖货要紧,她随手将自制的线装本递给前排的几位客人。

“客官们都瞧瞧。这是将纸张裁成有固定大小,打孔后用细麻绳穿成的本子。”

“您看这绳、这孔洞,再看看这纸张,都是极好的用料。”

虽制作简易,但啃了几天资料,姜将自信以唐代的造纸工艺,线装笔记本是极好卖的商品。

说着,她打开笔记本,对着围观顾客快速翻页,还上下抖动着展示本子的牢固。

“嘶——竟全是由上等宣纸所制!”

“难怪这小小一本便要一贯钱。”

“这拼接技术也是难得。”

“......”

年轻公子们小心翻看着线装笔记本,脸上有惊叹有犹豫。

太新奇的东西,也会让人们不敢轻易尝试。

姜将观察着顾客们的表情,心中有了计较。

销售大法之——话术催眠。

当客户心存疑虑时,‘真诚’解释,是极好的破解之法。

“实不相瞒。”姜芽叹了口气,“我家中原是靠造纸为生,也有固定销路,生活富足。可家中兄长纯良,被诓欠下赌债,此后家道中落。”

“作坊虽是没了,手艺还是在的,我也就开始钻研些新奇物件,养家糊口。”

“各位客官放心,都掌掌眼,本店工艺样式都是顶顶好的,配得上价钱。”姜将还作势着急,忙向大家展示。

唐代古人哪里见过这种卖货套路,且这宣纸确实是顶顶好的,当即就动了心。

——

时间回到半刻钟前。

姜将兴致勃勃向顾客介绍商品时,没有注意到,她铺子左前方那座三层高的小楼上有人正观察着她这间商铺。

或者说,等了几天后,她终于营业了。

唐代市场管理一场严苛,小到货物进出,大到商户背景,都会被调查得一清二楚,官府差人尽在掌握。

除非,来头不小,或背后有人帮忙遮掩。

姜将作为一个突然入驻的商户,凭空出现,神秘莫测。

引起此地的各方关注,是必然的。

“禀明府,书行那家来路不明的商铺今日开张了,属下可要立即查验?”

一男子跪在东市最大长官面前。

市令看着之地不小,装修相对磕碜的书肆,若有所思。

“去探探。”

下属:“喏!”

——

这边,对麻烦将至浑然不知的姜将,正在愉快卖货。

绑定书店系统后的第八天,她终于开张了!

“一贯钱,好嘞!这是您的书。”

顾客:“店家,我如今身上钱财不足,不知明日可还有这‘线装笔记本’出售?”

姜将:“有的有的,您明日请早,小店数量有限,售完即止,先到先得。”

顺势来一波饥饿营销,我可真是销售小天才!

“旗亭的人朝这边来了!”书没卖出几本,就有人小声喊道。

话音刚落,小摊前围着的顾客就几乎散了个干净。

姜将一头雾水。

旗亭,不就是唐代酒楼的意思吗,为什么大家都走了?

来不及思考,人群散开后她就看到——左前方那栋鹤立鸡群的小楼里,走出两个穿着官兵制服的人,正目标明确、气势汹汹朝她走来。

姜将形状略长的美目瞪得溜圆。

原来是这个‘旗亭’!

是她傻了,哪来的酒楼。

唐代坊市分离,东西两市正午开市、日落散市,市场里最高的楼,分明是‘市场管理局’!

姜将看看逐渐走进的俩制服小哥,再瞧瞧熟练避开的顾客们。

这不就是,古代版‘城管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阅读须知】

1、设定如文案,唐代各时期人物、制度大乱炖,消遣小白文。(=架空唐)

2、不专业口水文,对话用语不严谨。

3、主事业剧情,男主工具人。

4、金手指半开,偏(古)现实向经营文,爽文,但非无脑爽(高亮)。

5、小前期以售卖文具为主,书店慢慢筹备。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