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蔚听到这句话,他没想到青花瓷的绘画技巧居然单独被拎出来作为奖励。
青花瓷的绘画技巧,在不同年代的差异也很大。
元代青花主要是单笔勾勒、颜料涂抹,明代青花的绘画方法主要是单笔勾勒、双勾填色。
清代青花的绘制方法更加精细,尤其是乾隆时期的绘画,工艺及其复杂。
他现在打算看看能不能将唐三彩和绞胎瓷同时卖出去,青花的制作方案和绘画技巧他想同时得到!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把这一批一批的瓷器烧出来。
昌南县不远的管道上,刘蓄正在下属的以身相护下逃命。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这次去京城居然遇到了刺杀的行为。
在匪人不顾自身安危也要杀死刘蓄的执念下,刘蓄这一行可以说是相当凶险。
我到底招惹谁了?刘蓄满头问号,这是要削藩吗?
不可否认,当他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这是皇帝下的命令。
藩王确实现在有点难以控制,很多藩王都独占一方,势力庞大。
这对于尚且弱小的帝王,是一种近在咫尺的窥伺。
刘蔚被封为县令,而不是藩王的时候,其实已经是一种帝王给众多藩王释放的暗号了。
岭南王刘蓄此次要去长安,必然要经过江西这一段官路。
刘蓄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带了很多的侍从,但是没想到却还是被刺杀到如此狼狈。
一定是死士,刘蓄看着这些人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也要把他杀死的决心,这些想法一闪而过。
刘蓄朝着官道周围的树林跑去,只有进了树林才是安全的。
虽然都说“逢林莫入”,但是现在入林才能保住自己的生命。
他听到身后一声声刀戈相见的声音,他必须尽快从这波刺杀中逃出去。
他知道他多在这里一秒,就会给身后拼死保护他的侍卫带来更多的伤害。
他不想死在这里。
这时,一群穿戴铠甲的士兵,出现在了刘蓄眼中。
“你们是谁?”士兵统帅喊道,“放下兵器,我们可以留你们一条生路。”
喊话的士兵统帅正是李武泽,他本来只是想带着士兵在附近拉练,居然遇到了山贼劫人。
这肯定要给刘县令说一下,表现一下自己带兵的能力。
倒也不是只是为了表功,但是展示自己确实没有辜负刘蔚的信任是很重要的。
死士们看到目前没办法杀死刘蓄,一个死士做了一个撤回的手势,所有死士马上退的干干净净。
李武泽看到死士们这么快的离开了,他也感觉到了不太对经的地方。
如果只是山贼,这个时候他们大概率会继续缠斗下去。
怎么这些人一看到他们,就退的这么干净。
刘蓄颤颤巍巍地说道:“谢谢这位壮士,不知道壮士怎么称呼?”
李武泽因为死士的异常表现,也开始怀疑自己插手了什么大事。
“在下李武泽,负责昌南县的兵营。”李武泽说道:“这位兄台可有大碍?”
刘蓄倒是没有受到太大的伤,主要是他的侍卫拼死保护,不然他可能命都没了。
李武泽说道:“我担心这些山贼还会再来,兄台你要不要跟我们去昌南县先去整顿一下?”
刘蓄并没有完全放下戒心,但是现在确实去昌南县是最好的一条路。
昌南县至少还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而且刘蔚正是在昌南县做县令。
刘蔚也是刘家本家的人,可以找他寻求一些物资上的帮助。
刘蓄心里打算了一下,也放下心跟李武泽一起回昌南县。
李武泽在路上问刘蓄是什么人,刘蓄并没有说自己的真名,而是打了一个哈哈混过去了。
李武泽感觉到了刘蓄身份一定很特殊,所以也并没有继续深问。
那些人可能就是冲着刘蓄来的,他一会儿见到刘蔚必须私下和刘蔚说一下这个事情。
李武泽和刘蓄二人路上各自抱着自己的警惕心,终于来到了昌南县。
现在的昌南县已经比之前繁荣了很多,刘蓄一路边看边惊讶于刘蔚管理昌南县的优秀之处。
他也是割据一方的藩王,自然能看出来昌南人民脸上的幸福笑容可不是装出来的。
一个年龄二十岁左右的后生,居然真的能把这个昌南县管理的这么厉害。
刘蓄越想越觉得刘蔚应该是带了不少谋士过来,不然一个毛头小子怎么可能治理地这么好。
刘蔚哪里知道自己居然因为治理地太好而被怀疑是养了谋士团。
他现在还在看今天新烧制出来的绞胎瓷和唐三彩成品。
绞胎瓷的梅瓶烧出来真的很漂亮,粉色的花纹在白色的瓷瓶上显得格外雅致。
衙役敲了敲刘蔚的门道:“县令,李武泽带了几个人过来找你。”
刘蔚把梅瓶放在桌子上,感觉这次确实烧制地十分成功。
刘蓄带着自己仅剩的几个侍从和李武泽走进了屋子。
刘蓄进屋第一眼先看到坐在主位的刘蔚。
刘蔚漆黑的眼睛里流露着坚定的神采,他看上去并不是那种软弱无能之人。
刘蓄第二眼却怎么也没办法继续看向刘蔚了,主要是那个梅瓶真的太好看了。
刘蓄从没看到过这么好看的梅瓶,这个梅瓶小口圆腹,粉色的纹路在腰腹上显得格外精致。
“这是哪家的窑口烧出来的瓷器?”刘蓄看着梅瓶,忍不住直接问出了声。
刘蔚奇怪地看着四十来岁的刘蓄,他还是第一见到对陶瓷这么没有定力的人。
哪有人来到县衙进来见面第一句是问陶瓷的,他的心是真大呀。
刘蓄可管不了这么多,他身在岭南多年,脾气本就跟着岭南那边变得更加野气。
岭南那边荒蛮至极,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这么精美的工艺品了。
“这是我们窑口新烧出来的瓷器,”李武泽说道,“这一款是刘县令刚设计出来的。”
刘蓄勉强把自己的思路放回自己遇难的事情上:“刘四十二,我是你叔叔刘蓄。”
刘蔚听到这句话一脸懵逼,啥?你说啥?怎么我忽然多了一个叔叔?
待刘蓄仔细讲清楚自己遇刺的事情后,刘蔚才了解了现在具体的情况。
刘蔚他记得母亲之前讲过藩王刘蓄是个附庸风雅之人,他手下养了很多文人。
刘蓄之前对于这些八卦还不怎么感兴趣,现在他相信母亲说的是真的了。
刚经历过生死攸关的大事,也还是看到梅瓶走不动路,这确实是太附庸风雅了。
在刘蓄讲述自己遇刺的事情时,他还动不动就看向梅瓶,表现出来了对这个梅瓶极端的狂热和喜欢。
刘蔚都奇怪他的梅瓶是不是有什么让人见到就挪不开眼睛的魔力了。
当刘蓄冷静下来之后,他又看到了桌子上还有一个陶瓷,正是唐三彩的镇墓兽塑像。
刘蓄顿时又淡定不了了,在询问刘蔚能不能拿起来仔细看看之后他就马上拿起来了这个塑像。
这个镇墓兽青苗獠牙,看上去十分凶狠吓人。
但是刘蓄看到之后却比梅瓶还要更喜欢这个镇墓兽塑像。
他又仔仔细细地用手摸了摸这个塑像道:“刘四十二,这些陶瓷你卖吗?”
刘蔚听到这句话,感觉有大单子来了,肯定地说道:“这些陶瓷都是卖的,他们都对外出售。”
刘蓄看着刘蔚道:“这些陶瓷价格多少?我可能一下子要买很多。”
本来这些讨价还价的事情不应该让刘蓄来的,但是现在刘蓄也没剩几个手下了,索性他就直接自己聊了。
刘蔚看了一眼刘蓄道:“这些都不太贵,蓄叔你打算买多少?”
刘蓄伸出两根指头道:“我要两万件,唐三彩一万件,绞胎瓷一万件!”
刘蔚一听到这句话直接惊呆了,这是何等的财力雄厚,居然一下子就要走两万件瓷器。
刘蓄笑着道:“你蓄叔我在岭南开的有铺子,卖这些也可以卖出去。”
刘蔚这才放心,如果真的刘蓄是打算自己买两万件陶瓷,他都怀疑刘蓄是不是要篡位了。
但是一下子拿出两万件陶瓷的银钱,这也不是小数额。
刘蓄确实是打算一部分自用,一部分卖出去。
岭南那边其实很推崇大汉的文化,但是因为路途遥远而一直和大汉隔着一层。
他们虽然可能看不懂这些陶瓷的深入理论,但是他们一定能看出来这些陶瓷的精美。
刘蓄一直都知道岭南那边对于中原文化的复杂心情,他卖中原物品的铺子一直都生意很好。
这次假如能够将昌南陶瓷带回岭南,他肯定又要大赚一笔。
在他的预估里镇墓兽可能比绞胎瓷更有生意,毕竟镇墓兽看上去比梅瓶更威严,更适合岭南的风气。
刘蔚现在已经被这直接砸下来的馅饼给砸晕了。
他居然这么轻松就完成了这两个任务,这可是两个涉及一万件陶瓷买卖的任务。
他真的太开心了。人在家中坐,钱从天上来。
这样说来,他只要签订了买卖的契约,马上就能得到青花瓷的制作方法和绘画技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