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再玩两天。星期一早上八点半我再来。”
……
按照事先电话里的约定,沈庭辉和吴家两个孩子说定补课的事,又看似随意聊了几句。其中,提到隔壁的小女儿。
之后,他便提出了告辞。
刘阿姨,也就是两个孩子的妈,忙带着两个孩子站起身来送他。
“不送了,刘阿姨,您太客气了。我走几步就到家了。”
“怎么能不送啊?这大晚上的,我又没事。何况,还是我约的你来家。我家孩子真是麻烦你了!”
寒暄至吴家小楼门前,一再推辞下,沈庭辉这才和人告别。
其后,他走至隔壁院门前呆了会,想起关于她的事。
今天有家长会,听吴家两个孩子说,隔壁王阿姨并没有参加。
刚刚隔壁电话响起,那两个孩子还鬼头鬼脑的往外头听动静,说那电话肯定是李芳晴班主任给打的。
李芳晴,隔壁徐家小女儿。她如今还未被换回本家。因此,在他们大院,她还被人叫着徐年年这个名字。
她是自出生起就被抱错的孩子。如今,她非徐家亲生女却还未被发现。
听吴家两个孩子,也就是吴婷兄妹说,她这次期末考考得不好,已经班级排名倒数。
前世因为他,李芳晴离了婚;也因为他,李芳晴和他一起死在了那场空难里。
当时她避他如蛇蝎,不给他机会解释两人之间的误会。他实在没办法,这才安排了那场出差。
谁料想,结果……却害死了她——
重生回来两千年七月间。这年他二十岁,暑假开学后正升大三。而李芳晴则刚经历了一场高一期末考,十五岁。
大概就是在这一两年里,她在日记本上写下对他的暗恋心事。
本来这不是什么大事。在青春期,谁还没个情窦初开的时候?虽她这个年纪的少年,并非所有人都会如此,但很多人确实会有这种早熟现象。
这在当时的他看来,也确实不算什么大事。
可问题就在于,她这暗恋心事竟被人看到、发现并蓄意传播,还在他们大院里被传得纷纷扬扬。
这让李芳晴一下子就在他们整个大院,成了被人笑话的对象。尤其是被他们这些同龄年轻人。
这麻烦就稍微有点大了。
就因此,这麻烦搞得她小小年纪无心学习,反而考出如今这种成绩——班级倒数。
这惨不忍睹的成绩,让人不忍直视。
她那时候可真行。从年初到如今,她暗恋他这事都被传开近半年了,她就还在那里纠结着过不去呢。
就这么想不开?
两千年,十五岁的她,暑假开学后正要升高二。本正是要好好读书的年纪。但他却没看出来她知道要好好读书。
不然,她不会考出个这么糟糕的成绩——想至此,沈庭辉凝眉深叹气,心道:算了吧!她这时不争气也非完全她错,说那么多做什么?
前世看上她而最后又意外害死她,他对她十分愧疚。既然如今他重生在这个时候,又对她的身世有足够了解,那他就护着她些,多注意开解她些,让她能够用心读书就是了。
如今她还是高中生,小小年纪又不能和人谈感情,他和她两人彼此之间且还不了解。对她,如今他还能怎么办?
就——先护着吧!
以后,这也好使他们两人有能够重新开始的契机。不然,和前世那般,两人之间总是产生误会难堪,那两人就永远没有重新开始的契机。
虽都在一个大院里,但他只给她正经补过一学期加几天的课。
后来,她暗恋他的事被传开,她就再不敢和他主动接触,见了他也总是躲。而他那时也没怎么主动和她接触过。所以他们后来接触并不多。
哪怕再后来,他们总是会遇到。但由于某些原因,他们还是没什么太多的接触,也确实相互之间不怎么了解。
可是前世的后来,他看上了她。
如今,他们需要接触继而相处了解,才知道两人以后会不会合适。
所以这辈子,他打算和她重新开始。
她养母、姐姐一直待她不好。如今对她这么难看的成绩,她们就更是有了理由责备她。
那她必然是要挨骂的吧?
从十五岁到十九岁,她足足暗恋了他有近五年。几年里,她都一直没能走出对他的暗恋情伤。
她也是有够认真的,这种认真劲若放到读书上,也不至于考试成绩倒数。
因此,在她十九岁时,他给过她次难堪,希望她当时能尽快走出对他的那段暗恋情伤。
那时他何曾想到过,后来他会看上她,而她却不愿再搭理他。
两年后的高三,她就会被换回本家。她本家在外省。而他当年却一直在燕市,后来又出了国。
她已经去了外省,不在燕市,谁能想到他们后来还会再遇?
关于他和她的从前,曾牵扯了他们大院里的其他人……
在没被换回去本家之前,李芳晴、他以及孙颖和冯近楠,他们都是大院子弟。
不作不死,他就是其中典型。
前世,在他大学毕业前夕,先是孙颖自己不小心,跟着冯近楠单独出去,被其人算计失了身。
随后,她用沾了ti液的内衣要挟冯近楠,说是要报警,告冯近楠you奸。
再随后,她从冯近楠那里拿到药,又突发奇想用到他头上。
他的毕业聚餐,孙颖当时也跟了去,便趁机给他下了药。
他当时醒了后,只以为自己是喝酒喝多了,这才和她发生关系。
因和孙颖发生关系,为此,他倒是没法不负责。毕竟,对方说将第一次给了他。那次后,尽管他和孙颖还没正式确立恋爱关系。
当时他对是不是第一次就还好,没那么大的执念,总不能不是就去死一死?只孙颖表现得很在意罢了。
不过那时很多人还是很在意那个的。涯叔上关于那种帖子的讨论就很多。
可他觉得,是不是第一次,那也要看对方是不是身不由已。若身不由已,他没什么不可以体谅的。
后来他和孙颖的事,大院里的人问起,孙颖都说,是他追的她。
他觉得,既然已经这样,那他就需担负起责任。如此的话,两人早晚都要结婚的结果是可以预料的。
于是,他便无所谓孙颖怎么说。
大学毕业后,他工作不到一年,孙颖提出想出国深造。
他学的计算机专业,又辅修财经管理类课程。那时他觉得就他所学,国外应该更专业和先进。因此,他便也有了这个想法。
出国留学,家里倒是支持他的。钱,他当时自己没有多少。可他有祖父和母亲留给他的遗产。那些遗产在他父亲手里保留着。
他拿遗产时,和冯阿姨之间有过一段深谈。虽然那时和孙颖之间,他们具体是什么情况,冯阿姨并不清楚。
他生母去得早,冯阿姨是他继母。
冯阿姨表达的意思是,不想任他和孙颖再继续发展下去。如果,他非要如此的话,冯阿姨也没意见。但,她不支持他们。
冯阿姨最后还道,她的意思就是他父亲的意思。
是他自己那该死的责任心,加之对生母遭遇的怜悯,让他无法不顾念孙颖。
他生母是父亲下乡时认识的当地人。后来结婚后返城,他生母便跟父亲回了燕市。她因识字不多,一直没什么正经工作,继而总遭到想要出人头地的父亲嫌弃她小家子气。
虽他父亲没想过和他生母离婚,但确实起过心思。就因此,在他小时,他父母总是因两人要不要离婚的各种猜忌而吵架。
直到他祖父母看不下去,将他和生母从大院带回老家一起生活。
自此,他的生活里,这才没了父母经常吵架的情景。
而他生母却想不开——她想不明白,为何从前那么相爱的夫妻会不能长久,最终却非闹到需要离婚的地步。
最终,在和他回老家的隔年,她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认为,至少这点上,他父亲确实有错。既然已经结成婚姻,那便不要随意抛弃糟糠妻。这种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他唾弃父亲如此,便不想自己也如父亲。
却结果……预料不到又令人无比可气可笑,继而让他成了旁人眼里的大笑话——
当时孙颖先去留学,而当时冯近楠也暗地跟去了。对此,他并不知道。那时,他正忙着申请国外大学……
当时对他,孙颖表现得很是情深意切。她喜欢他,还看起来非常喜欢,且追他追了好几年。从他大二一直追到他大四毕业,她对他追得锲而不舍。何况她说,她还把她的第一次给了他。
所以,那时她对他的喜欢,他感觉得出来。
他认为,对待感情,他还算慎重。感情,他当时虽没谈过,但也知道是需要处的。
他觉得,两人处久了就会生情。那以后自然而然也就会水道渠成的结婚。
前世他会被孙颖欺骗和背叛——当时说他是被猪油蒙了心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