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清漪的丧仪, 使得康熙二十二年腊月的紫禁城笼上了一层浓浓的悲戚和压抑。www.maixi9.com
康熙第三次失了皇后, 这一次的悲痛, 比前两次更甚。佟清漪于他,不仅是挚爱之人, 还是从小看着长大的表妹。兄妹之情,男女之爱, 如今尽数归于黄土, 他怎能不伤怀!
佟清漪的谥号, 康熙圈定了“孝懿”二字。懿者,美好也。赞其德行,嘉其孝慈。
因为佟清漪的丧仪, 康熙辍朝成服三日, 众妃嫔皇子以下亦跟随成服。梓宫移出承乾宫时,康熙亲临送别, 悲哀之状, 还引得朝臣不安, 纷纷跪奏请皇上节哀。
康熙为佟清漪写了挽诗, “物在人亡, 睹遗褂而雪涕;庭虚昼永, 经垂幕以怆怀。悲从中来,不能自己, 握管言情,聊抒痛悼。”【1】实催人泪下。
四阿哥感念佟清漪养育之恩,丧仪三日都前至跪灵, 不因年幼而懈怠。康熙赞许了他,“孝懿泉下有知,必甚慰也”。
跪在四阿哥不远处的大阿哥和二阿哥偷偷地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膝盖,心中十分不爽。同样是跪灵,凭什么就他受了夸赞?就因为他表现得格外伤痛吗?
呵,小四能不伤痛吗?孝懿皇后死了呢,小四少了个做皇后的额娘,重新回到了生母德妃那里。德妃出身包衣,就是抬了旗,在他们看来也是卑贱的,能跟皇后比吗?换了他们,哭得更惨!
二阿哥心中甚至隐有窃喜。幸好,孝懿皇后才做了一天的皇后就崩逝了。要是还活着,指不定会怎么为小四盘算,威胁他的位置!
还好还好,小四只是孝懿皇后的养子,不是亲子。否则,麻烦就大了!
二阿哥不由想起了数年前畅春园前湖佟清漪落水之事,嘴角浮起一丝冷笑。
丧仪过后,佟清漪的妹妹佟清如也没出宫,以妃例待遇继续住在承乾宫。不过康熙似是只把佟清如当成妹妹,极少留宿。
如今后宫份位最高的人,就是孝昭皇后之妹,温贵妃了。
景仁宫。
温贵妃换上了孝昭皇后生前常穿的大红旗装和红宝金饰,兴高采烈地转了好几个圈:“本宫好看吗?舒嬷嬷?”
舒嬷嬷回答道:“贵妃娘娘雍容华贵,可比孝昭皇后当年。”
此舒嬷嬷,并不是那位孝昭皇后的心腹舒嬷嬷。温贵妃是孝昭皇后庶妹,一心想学她,盼着有朝一日也能做皇后,吃用、穿着、摆设都仿照她,就连她的掌事嬷嬷,也被赐了个“舒”姓。好像这样子,温贵妃离她的目标就能更近一步似的。
当然,此刻的温贵妃已经飘了,在她看来,下一任继后非她莫属!
舒嬷嬷小声提醒道:“贵妃娘娘,孝懿皇后孝期未过,虽说皇家不必严守二十七月,但至少二十七天是必须的,皇上都守着呢。您这身穿戴,实在不合适得很,还是赶紧换下吧。”
温贵妃不以为然地说道:“本宫又不出去,你叨叨个啥?还有,本宫说过多少次了,别叫本宫贵妃娘娘!”同样是舒嬷嬷,怎么她的舒嬷嬷就这么不中用呢,一点都不合她的意。偏偏那位真正的舒嬷嬷是个不识时务的,不肯为她所用,竟然自请去给孝昭皇后守陵!
舒嬷嬷百般无奈,应声道:“是,娘娘。”温贵妃简直是司马昭之心,她能不知道温贵妃在想什么吗?
不让叫贵妃娘娘,呵,温贵妃想让叫的是皇后娘娘吧?舒嬷嬷其实并不是温贵妃以为的愚钝之人,一口一个“贵妃娘娘”,是为了提醒温贵妃她是贵妃,还不是皇后!
何况,继后人选,又不是只有温贵妃一人!
惠妃,赫妃,新进宫的小佟妃,都是得力的竞争对手!宜妃,荣妃,也不是没可能!
就算她们尽数不在康熙考虑之列,还有三年一次的大选啊。著姓大族悉心教养的格格们一茬又一茬地长成,想要从中挑出堪配后位的,那还不容易?
温贵妃现在就飘飘然,实是危险得很!
只是温贵妃哪里听得进去,还在喜滋滋地自言自语:“本宫要有耐心,不就二十七个月吗?本宫等得起。”
“姐姐和佟清漪都是先做了贵妃,过了孝期之后再晋封的。哦不,佟清漪哪能跟姐姐相比?她做的是皇贵妃,不是皇后呢,呵呵。”
“本宫才不要做皇贵妃,什么位同副后,多个副字,差别就大了去了!”
舒嬷嬷无奈地垂下头,不忍看温贵妃的丑态。舒嬷嬷是见过孝昭皇后的,温贵妃的这一身,简直就是不伦不类。穿在孝昭皇后身上是高贵冷冽,穿在温贵妃身上,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如果让曦月看到,肯定会轻嗤一声,低仿!没错,连高仿都算不上!
温贵妃突然想起了什么,不满地说道:“皇上忙糊涂了,怎么还不让惠妃她们把宫权移交给本宫?本宫又不是佟清漪那样的病歪歪身子,才不需要她们协理六宫!”
舒嬷嬷提醒道:“娘娘,还请您注意一点,别再直呼孝懿皇后名字。要是让人听到了还了得?皇上会不高兴的。”
温贵妃不耐烦道:“本宫知道了。小厨房的汤炖好了吗?炖好了趁热赶紧送去乾清宫,就说是本宫亲自给皇上做的。”
舒嬷嬷说道:“奴才这就去看。娘娘,您还是赶紧更衣吧。”
温贵妃急躁地挥手赶人。
舒嬷嬷提着食盒到乾清宫时,正好看到一个天青色的身影出来,连忙福身致礼:“奴才给德妃娘娘请安。”
曦月手里也提着一个食盒:“免礼。巧了,你这是替贵妃娘娘给皇上送吃的?本宫方才送了红枣桂圆枸杞汤和红豆紫米粥过去,皇上刚用了些,想来还不饿,倒是浪费了贵妃娘娘一番心意。”
舒嬷嬷说道:“奴才恭送德妃娘娘。”
舒嬷嬷遇上曦月,不是头一回了。康熙哀怮,后宫众妃嫔想趁机示好占据龙心者多了去了。只是绝大多数,都被挡在乾清宫外。温贵妃虽是后宫位份最高的人,但说实话在康熙跟前根本没有什么份量。
舒嬷嬷不敢告诉温贵妃的是,她依命送到乾清宫的汤水,只第一次象征性地送进去过,之后从来都是被挡的。幸好温贵妃自诩身份,从不亲自前来。舒嬷嬷担心温贵妃发难,每次都把汤水送给乾清宫外的侍卫,带着空碗回去好交差。
但是曦月不同,她总是能进去的。
舒嬷嬷感慨,要是德妃娘娘有个好身世,下任继后还有他们贵妃娘娘什么事啊!
说起来,贵妃娘娘身世也不算顶好,不过是庶出,哪能跟嫡出的格格孝昭皇后比?她这个做奴才的能看清楚的事,为什么贵妃娘娘却看不到,傻乎乎地盲目自信呢?
舒嬷嬷心中啧啧。她象征性地请侍卫们往里头汇报了下,果不其然地被拒在外后,熟练地把食盒里的东西分给了他们。
延禧宫。
谨嫔,也就是安嫔李氏的妹妹李五娘,慌乱地说道:“六妹,我们的日子越发难过了。你不知道,皇上看到我的时候,那眼光跟刀似的,我都快吓死了。”
李贵人——同是安嫔的妹妹说道:“姐姐不要怕,我们自进宫来,一直遵从玛嬷的吩咐安份守己,事事谨慎,从来没得罪过任何人,没做错过任何事。皇上不会为难我们的。”
谨嫔声音里带了些哭腔:“我们没错,三姐有错啊!三姐一死了之,却苦了我们!我真不明白,当年三姐哪来的熊心豹子胆,怎么敢推孝懿皇后下水呢?她自己又没孩子,害了孝懿皇后腹中的小阿哥有什么用?”
“五年了,我们熬油似地熬着,就盼着时间长了皇上能对我们改观,日子能好过点。可孝懿皇后一去,皇上又想起了当年的事,恨极了三姐,连带着我们也被牵累!”
“还有阿玛,这些年立下的战功还少吗?照理早该赐个爵位了,可因为三姐,如今看来是没指望了!”
李贵人说道:“皇上是明君,不会因为三姐的缘故怪罪阿玛的。阿玛虽没被封爵,但仍是一方总督,深受重用。姐姐,你不必担心。”
谨嫔愤恨地瞪了她一眼道:“你就只会说不用担心不用怕,就不能想想办法让我们不再这么憋屈吗?枉玛嬷那么疼你,总夸你心思聪颖。照我看,你的聪颖只在我们老家,一进了宫就变成了木头人!”
李贵人无奈地说道:“总比自作聪明好呀。三姐倒是‘聪明’了,你看她是什么下场?”
谨嫔长长地叹了口气:“唉,世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孝懿皇后这一崩逝,我们的境况更不如前了,就连洒扫的小宫人都恨不得远远避着我们。”
“我算是看透了,这些人呀,都是冷心冷情的。靠得住的,还得是亲戚。这么多年来,也就丹华始终待我们如一。”
淳嫔曹丹华,与苏州李氏世代姻亲。苏州李氏,是谨嫔这支李氏的旁支。远远论起来,也算得是姻亲了。
李贵人微笑着说道:“是呢,淳嫔娘娘当真对我们是极好的。”眼底却微不可见地闪过一抹凛冽。
始终如一?是始终如一地想把她们当成傻子耍吧?三姐是傻的,五姐是傻的,她可不傻!
玛嬷离宫前与她说的那番长长的话,她一直都记得。
“三娘她呀,是被人推出去当了杀人的那把刀,做了替罪的羔羊啊!”
“出了这么大的事,皇上肯定有查,但却没查到其他的可疑之人经过那里。说明那个人,是皇上根本想不到的,或者说根本就不会怀疑的人。”
“那个人,就是太子殿下——二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