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帝国分文武两道,文者修精神,讲究灵魂渡苦海,直达阳明之境;武者修肉身,讲究一力破万法,最后湮灭真空。
脱胎境,是肉身第四境,这个境界,一身血肉脱离凡胎,力至万斤,劈山裂石。
然而肉身虽然脱离凡胎,但骨骼脆弱,所以肉体的力量还不足以抗衡超凡。
等到了第五境,换骨之境,一身骨骼经过淬炼,坚愈金玉,根基已成,发力时从骨震荡真空,传达至肌肉,力可达十万斤。
到那时候,武者的力量,就足以抗衡超凡。
方林在宏易看来如此年轻,却能够达到第四境,也算是人中之龙,佼佼者了。
当然,宏易虽然赞叹,却也不会自卑,因为他……也是第四境巅峰文修,洞神境。
而且宏易根基不凡,他修的不是普通功法,而是从一页古籍夹缝中找到的《过去无劫经》,是传说中佛门至高典籍《大乘真经》中的上部。
《大乘真经》分三部,《过去无劫经》、《现在无色经》和《未来无量经》。
若能凑齐三部,修至大成,有望窥探那至高的阳明之境。
宏易:“兄弟既是书生,却为何蕴含如此武道修为?”
方林微笑:“我虽是书生,却不是文弱书生,人渡苦海,肉身为船,若要到达那至高的阳明之境,船体坚固,岂非更好?”
宏易竖起大拇指:“兄台高见。”
三日后。
科举到来。
宏城考场之中,一位位考生奋笔疾书。
宏易看着试题,只见试题只有很简单的一道:论人道。
宏易面色凝然,往事涌上心头,诸多磨难,诸多学问,在顷刻间,在众圣法像荣光之下,融会贯通,福至心灵,并组合成自己的语言。
冥冥之中,他有着一种玄而又玄的感应,落笔成章,银钩铁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轰隆隆,天降奔雷,地涌金光,众圣惊叹!
无数文修带着无比的吃惊,看着一处处圣像。
“有传天下之文降世!”有大儒惊叹,“大儒以传天下之文通达道心,超凡入圣,直达八境,圣心境,今日,难道又有圣人要诞生?
是杨太师,还是李少傅?”
“恐怕不是这么回事,我记得今日科举,难道,是有人在科举之中作出此文?”
“不可能!”大儒拍案而起,“科举后生,如何可以作传天下之文?此事自古未有!”
众人想法、语言各不一致,但毫无疑问,今日,将会载入史册!
没管天下大惊,宏易继续对自己这句话做出阐释:
初九,潜龙勿用。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夕惕若厉,无咎。
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九六,亢龙有悔。
用久,见群龙无首,吉。
……
一篇写完,宏易意犹未尽。
但是,他发现,这一张纸,竟然隐现金光,蠢蠢欲动。
“可是我的文采,却还未尽。”
宏易福至心灵的感觉依旧还在,种种思绪,不断碰撞,最终,又有新的文章诞生。
落笔写下: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轰……
轰……
轰……
众圣像上,电闪雷鸣,有圣人虚影出现,它们是圣人死后遗留的意志,本能地感应到有扭转天地之文出现,意志都在欢庆、高兴。
皇宫中。
皇帝杨镇沉声道:“诸位爱卿,今日到底是怎么回事?”
易理大臣,宏易之父宏乾沉声抱拳:“回陛下,只怕是有人作出传天下之奇文,文采惊动众圣,这才导致出现此等异象。”
杨镇惊喜:“传天下之文?莫非我大文帝国又将有圣人出世?”
太师杨隐苦笑着应道:“陛下,我看恐怕不是有人晋入第八境,而是有人在科举上作出此文。”
轰……
满朝皆惊!
考场中。
宏易继续奋笔疾书。
初六。履霜。坚冰至。
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黄裳,元吉。
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用六,利永贞。
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洋洋洒洒,写到尽头。
宏易封笔之时,只感到浑身精气神彻底被掏空,整个人累得动都不想动一下。
咔,就在此时,宏易写文用的笔,彻底断裂。
宏易不知道的是,在他奋笔疾书之时,外面的天下,持续炸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