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以马上得天下。”
“即位后,调转兵锋对外。”
“凡五征漠北,皆亲历行阵。”
“成祖即位后,建文帝朱允炆远渡海外,缥缈无讯。”
“若建文承袭祖业,必不能至此!”
“明成祖以雄才大略,承高帝之后,天下初定,国力大充,便欲扬威德于域外。”
“与汉孝武、唐太宗之时代正相类。”
“昔汉武、唐宗者,虽屡破北狄,但均系遣大将而非亲征。”
“汉人天子远渡沙漠者,唯明成祖一人。”
“明成祖北定鞑靼,耀兵于乌梁海以西,西辟乌斯藏,以法令号羁縻其酋,南戡yue南,夷为郡县。”
“陆运之盛,几追汉唐,乃更进而树威于新国。”
“郑和之业,其主动者,实绝世英主明成祖其人也。”
【盘点十大装逼帝王!】
【第五名!】
【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
【盘点结束,即将播放辛辣点评!】
【敬请期待!】
......
“朱允炆,是将来标儿的儿子么?”
“逃离了就好,逃离了就好啊!”
朱元璋此时才四十岁,而朱标才13岁,朱允炆自然还没出生。
虽说后来朱元璋非常喜欢自己的这个孙儿,但是此时朱允炆还没出生,暂时还有没太深刻地感受。
不过毕竟自己的这位孙儿没有被老四杀死,那就是好事。
朱元璋从微末中崛起,自然是不愿家庭惨剧发生在自己的家中。
当然,在另一个时空之中,事情已经发生了,朱元璋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但在自己的这个位面之中,当然不能再让这样的事情继续发生。
既然钟离先生证明了老四做皇帝可以,那么朕可以将换位传给老四。
即便老四不是皇后的孩子。
但是,绝对不能再让孩子们出事了。
当然,若是朕能排在前五名,想必老四也不用做皇帝了。
将来朕得到大量寿元,自然能在后裔之中慢慢甄选合适的继承人。
......
“御驾亲征?这么说朕后来一直都没有亲征过?”
“朕虽为大汉天子,但朕向来不惧亲征。”
“亲征,又有何难!”
“朕就不信,朕还不如一个后世帝王!”
汉武帝刘彻站起身,目光深邃,看向北方。
“陛下既然有心,想必原本就有此意。”
“然而既然钟离先生说陛下最后没去,那么一定是有人用过合适的理由劝住了陛下。”
“陛下既然听劝,想必也是觉得有道理。”
“不如陛下还是顺应天意的好。”
一边的卫子夫也站起身,拉着刘彻的手,柔声说道。
刘彻收回目光,转过头看向卫子夫。
“子夫说得有道理,如此,朕倒想看看是谁劝住了朕,又是用什么理由劝住了朕。”
他见卫子夫又打算劝说,于是再次开口道:
“此时先不说了。”
“朕倒是有些好奇。”
“这汉武说的是朕,唐宗又是谁?”
“竟然可以与朕相提并论?”
“前面盘点武则天和隋炀帝的时候,提到唐朝。”
“看来这唐朝也有能人啊!”
......
唐太宗位面。
太上皇李渊看完视频,心中有些复杂。
他能想象得到朱元璋的心情,但是他觉得朱元璋一定不能理解自己的心情。
不过都好不到哪里去就是了。
自己是老大和老四被老二杀了。
朱元璋是老大老二老三病死。
?皇帝的悲伤类似,却不相通。
?此时,李世民一脸郁闷。
不过倒比汉武帝心态好一点。
毕竟他登基前南征北战、百战百胜,如今已经不需要再用战功来证明自己。
而且,当初李渊不让他当太子的原因,也就是担心他太喜欢打仗,穷兵黩武。
如今太上皇还在,而且身体尚好。
李世民要向李渊证明自己,即便自己连上位也是踏着血腥。
但是他一样能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他要想李渊证明自己不是李渊想的那种人。
李渊担心他变成隋炀帝。
所以他就以隋文帝为目标。
让魏征牵头主编《隋书》。
他要好好研究隋文帝的是怎么治理国家的优点。
他要证明自己也能成为一个盛世皇帝。
所以他不在乎有人说自己没有御驾亲征。
他只在乎自己有没有完成自己的想法。
而事实上,李世民的一生也的确是痛苦的一生。
一生都在心灵的挣扎之中。
他虽然后来成了名流千古的帝王。
但他却一生都在压制自己。
而这样的压制到了晚年,才终于渐渐放开。
也越来越能想通。
隋朝的鼎盛,是北魏、西魏、北周沿袭下来的国力。
?北魏人口三千五百万,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都极为兴盛。
而流传千古的农学经典《齐民要术》和地理经典《水经注》,都是出自北魏。
西魏承接北魏,在宇文泰的治理下,国力蒸蒸日上,吏治清明。
到西魏末年的时候,甚至百姓达到了小康的水平。
宇文泰和杨坚的岳父独孤信,在西魏都是同一地位的大员。
宇文泰死后,宇文护政变,改国号北周。
到北周末年的时候,人口依然是三千多万。
而隋文帝杨坚就是接手了这样的一个成果。
这是北魏148年、西魏21年和北周24年,共193年努力的成果为隋文帝的基础。
而大唐接手的,却是一个先被隋炀帝耗尽国力,然后又经历近二十年的战乱。
这样的一个残垣断壁。
李世民明白,所以他不得不接受现实。
将追赶隋朝盛世的任务交给下一代。
而此时的李世民想的更多地依旧是等待自己的上榜。
有了寿元,这一切,或许真的可以在自己有生之年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