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擅长识人相面的吕公见到刘邦的相貌时却大吃一惊,他亲自把刘邦请到堂上。
萧何是刘邦的朋友,他不清楚吕公这一举动对刘邦是好还是坏,只能打着圆场给吕公说:刘邦这个人平常爱说大话,不务正业。
意思是,刘邦就是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您老就不必好奇他了。
然吕公并不在意萧何的话,而刘邦为了戏弄宾客,索性顺着吕公的意思,大大咧咧地坐到了上座。
酒过三巡,众宾客皆散尽,唯独刘邦一人被吕公留了下来。
吕公对刘邦说:“我擅长给人看相,但今天在座的宾客中,没有人的面相能比得上你,我有一个女儿愿意许配给你做妻子。”
刘邦时年已经三十五岁,是个大龄男青年了,现有机会迎娶白富美,傻子才不答应呢,刘邦自然满口应承。】
天幕画面切换,妇人满脸怒容,她正怒骂一个满身书卷气的老者,妇人身边站着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那姑娘正在柔声劝导妇人。
“娘,您先别生气,爹...,爹她...。”
吕雉的声音有些哽咽,她掩面别过头去,大颗泪珠从如玉的脸庞上滑落。
那人她悄悄从帘子后面瞧过,年纪都已经可以做他爹了,且行为举止,端的是没个正形,父亲怎么就瞧上他了呢?
吕公叹息道“你这妇人着实短见,我观那刘季隆准而龙颜,美须髯,日后必定贵不可言,我是在为咱们的雉儿打算啊!”
少女爱俏,吕雉曾想过和夫君琴瑟和鸣,为夫君洗手做羹汤,但自己未来的夫君应是配得上自己的年轻公子,绝对不是刘邦这种男人,她不要嫁给刘邦。
“爹,女儿不想嫁给刘季!”
少女掷地有声,双眸坚定而明亮。
吕公叹了口气,正要说什么,却见小女儿吕素快步从屋外跑来。
“爹,您快看,天幕说刘邦日后会成为什么汉高祖?”
“什么?”
吕公大吃一惊,他方才闭门与妻子商讨大女儿吕雉的婚事,大女儿啼哭,他心烦意乱,竟没留意天幕的动向。
吕公双手颤抖,他激动地转身看向同样惊愕的大女儿。
“雉儿,爹说的没错吧,那刘季的面相贵不可言呢!”
吕雉一时愣神,她不知道自己现在是该喜还是该忧,喜的是天幕挑明了刘邦的身份,现如今的局势,她必定不会再嫁给刘邦了,忧的是,她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吕公的夫人极力反对女儿嫁给刘邦,但在吕公的竭力说服下,吕雉终究还是嫁给了年纪能当她父亲的刘邦。
不过,吕公要是知道女儿的婚后生活并不幸福,且一生中吃的苦全都来自刘邦,还会不会让女儿嫁给他。
嫁给刘邦前,吕雉是个貌美的千金大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嫁给刘邦后,吕雉却成了一个整天围着家务转的农妇。
刘邦不事生产,即便成婚后照样游手好闲,家中大小事全都落在了吕雉的身上,吕雉既要照顾自己的一双儿女和刘邦的私生子刘肥,又要操持家务,再美的容颜也抵不过日夜辛劳的摧残。】
未央宫。
吕雉揽镜自照,镜中女子不怒自威,青丝夹杂白发,眼角爬满了细纹,眉间有一道浅壑,盖是经常皱眉的缘故。
鲁元公主轻轻揉按吕雉的肩头,笑道:“母后年轻时是极美的!”
吕雉望着镜中风韵犹存的女子,目光复杂,她这两日因着盈儿的事情心烦意乱,她早就想处置了戚夫人母子,但是盈儿一直护着她们母子俩,还和那贱人生的儿子同吃同住,她一直找不到机会除掉刘如意。
【刘邦因私放刑役被迫躲藏于芒砀山,吕雉受到牵连被捕入狱,吃尽苦头,后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大乱,刘邦也因此有机会回到沛县,并领导了沛县起义。
刘邦得了沛县后,带领沛县的军队投奔了项梁,刘邦和项羽便成了同事,又过三年,刘邦成了汉中的汉王,而吕雉则还在家中照顾幼儿和刘太公。
楚汉之争爆发后,刘邦趁项羽和齐国交战期间,长驱直入攻克了楚国都城彭城。
但刘邦并没有及时接回留在沛县的家人,而是在彭城开庆功宴。
就在刘邦的军队狂欢之际,项羽带领三万人突袭,五十多万汉军被一击溃败,刘邦仓惶逃命,吕雉和刘太公被项羽扣押作人质,她的一双儿女侥幸逃脱。
巧的是,刘邦在逃跑的路上遇到了刘盈和鲁元,自己的亲生骨肉,没有扔下不管的道理,刘邦就带上了自己的一双儿女逃跑。
但楚国的轻骑兵紧追不舍,刘邦见自己的马车上多了两个人后,速度减慢,而追兵又越来越近,心中急躁不安。
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做了一个被后世之人诟病千古的举动,他一脚将刘盈和鲁元踹下了马车。】
此时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急速行驶的马车上,衣着华服的中年男子,时不时向后回头看一眼,容色间充满焦虑。
两个六七岁左右的孩子,蜷缩在马车的一角,紧紧相拥着。
不远处,阵阵马蹄声传来,中年男子瞳孔一缩,他立起身子,“刷地”掀开车帘望向后方,见后方追兵并没有追上来,才稍稍松了口气。
中年男子把目光投向蜷缩着的两个孩子身上,突然,男子一脚把两个孩子踹下马车,两个孩子反应过来时已经摔倒在了地上,他们顾不得疼痛,相携着朝马车追去。
“爹,爹,你不要丢下我们。”
大一点的女孩,扶着弟弟,稚嫩的童音声声凄厉。
远去的马车骤停,夏侯婴从车把手的位置上跳了下来,他跑到两个孩子身边,一左一右把他们抱到马车上。
“主公带上孩子们吧!”
刘邦气急,他斥声道:“你懂什么,把他们两人放在这,他们躲起来,兴许还有条活路,跟着我,若是被抓了只有死路一条。”
此时天幕中出现了可笑的一幕,夏侯婴把孩子往车上抱,刘邦就伸脚把孩子往车下踹,来回拉扯了好几回,眼看着追兵的身影清晰可见,急于逃命的刘邦终是没有扭过夏侯婴的执着,让两个孩子留在了马车中。
田间。
一个正在插秧的老大爷,瞧着天幕中这有趣的一幕,不禁笑出了声,左右邻居皆放下手中的活计,看着天幕中的闹剧。
“我说他六婶,人都说虎毒不食子,这汉朝的皇帝老子,咋就那么狠心,不要自个的亲生孩子呢?”
六婶拿汗巾擦了一把额头的汗珠,调侃道:“刘家大哥,这刘邦和你是一家呢。”
老大爷心头一琢磨,还真是,他忘记了他家祖上还是中山王的后裔呢,这下自己刚才是骂了自己的祖宗。
大爷双手合十,朝天幕的方向拜了拜,请求神女不要怪罪,另外再保佑他儿今年考中秀才。
【后世有学者猜测,汉惠帝刘盈性格柔弱,子不类父,很大程度上和幼年时期的经历有关,我们都知道,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刘邦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刘邦胸有大志,爱好结交朋友,平时很少在家中逗留,疏于对刘盈的教导,刘盈六岁那年更是被自己的父亲数次踹下马车,这给刘盈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刘邦当上皇帝后又给刘盈找了许多美貌的小妈,本以为可以得到刘邦的关注的刘盈,一时间又多了许多弟弟来瓜分自己为数不多的父爱,然,自己的父亲更为喜爱幼弟,而贬低自己,刘盈的心中不可谓不苦。
后来刘邦驾崩,刘盈终于可以翻身当主人了,他任用曹参做丞相,减赋税轻徭役,修养生息,推动百家学说重新兴起,凭心而论,刘盈除了性格有点柔弱外,其在位前期也算是一个颇有能力的君主。
为什么说刘盈在位前期呢?因为后期戚夫人母子之死令刘盈深受打击,更兼吕后迫使刘盈娶了他年仅十岁的外甥女张嫣,即便没有血缘关系,但张嫣是刘盈看着长大的孩子,刘盈接受不了这种有违人伦的现实,从此一蹶不振,终日不理朝政。
刘盈本就因“人彘”事件大病一场,此后身体一直羸弱不堪,公元前188年,刘盈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享年23岁。
薛福成曾评价刘盈:“虽三代贤主,无以过之。七年之间,如除挟书律,议除三族罪,妖言令,举民孝悌力田者,省法令妨吏民者,若令享国长久,其治当不在文帝之下。且帝天资仁厚,殆非文帝黄老之学所及也。”
司马迁曾说:惠帝慈仁。
正是刘盈性格上的柔弱才造成了他的悲剧,他善良而仁慈,重视亲情,而亲妈吕后却过于强势。
刘邦一死,吕后就将曾经宠冠后宫的戚夫人贬到永巷为奴,又下令命赵王刘如意回都城,吕后的心思摆明是要置戚夫人母子于死地。
刘盈并不同意吕后的做法,他劝诫无果后,便和赵王刘如意同吃同睡,就连上厕所都得让弟弟跟着,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刘如意就遭到吕后的迫害。
但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有一天,刘盈要出去打猎,而刘如意因为懒床,便不想早起跟哥哥一起去打猎,看着刘如意可爱的睡脸,刘盈一时心软便答应了,殊不知正是自己的心软,被吕后寻到毒害刘如意的空隙。
吕后一碗毒药把刘如意给毒死了,刘盈后悔自责,内心极为悲切,他知道自己的母亲恨戚夫人,但刘如意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况且他又没有什么过错,自己母后为什么就不能饶他一命呢。
在刘盈伤心自责的时候,吕后又做了一件事,这件事成为刘盈短暂一生中的噩梦,吕后带刘盈去看了戚夫人的下场。】
天幕适时切换新的画面,萧索的永巷,无人问津的一处偏僻宫殿。
厕中之人浑身污垢,青丝尽落,双目被剜,两道血痕从双眼处流到下颌,她双手双脚被削去,口不能言。
吕雉冷冷望向天幕,复又看向跟在自己身后的刘盈,她是故意带盈儿来看戚夫人下场的,因为她终于出了一口恶气,迫不及待要与盈儿分享,顺便历练下盈儿,好让他知道政治是残酷的。
然而,刘盈却被眼前骇人的一幕惊吓的朝后退了一步,他颤抖着,不敢相信眼前之人竟是那个曾经貌美无双的戚夫人。
刘盈双目赤红,“为何,母后杀了如意还不够吗?为何要这样折磨他的母亲?”
吕雉冷冷地看着自己儿子失态的模样,儿子的反应让她很是失望。
“你以为你为何能安坐皇位?你忘记这贱人曾经是如何逼迫咱们母子的了吗?她教唆先帝废了你,立她自己的儿子为皇帝,你以为刘如意登基,咱们母子能落到什么好下场吗?别再自欺欺人了盈儿,皇室没有亲情,戚姬母子上台只会比我们做的更过分,母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啊!盈儿!”
“呵,为了我好......,可是母亲,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
吕雉怒极,她狠狠扇了刘盈一个巴掌,儿子的话令她透骨心酸。
“呵呵,非人所为!昔年戚夫人受宠,你父皇多次欲废了你,是我,是你的母后下跪求周昌保你,先帝是打下了天下,但我吕家也竭尽全力辅佐先帝,你大舅舅甚至为国战死。”
吕雉嗤笑一声,伸手轻轻抚上刘盈的红肿的右脸,“疼吗?”
刘盈刚想张口,等待他的是吕雉的另一巴掌,刘盈跪倒在地上喃喃叫了声母后。
“你可知我的心有多疼!我本来打算放过那贱人的,可那贱人说: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哼,那贱人还竟还想依靠自己的儿子。”
“所以,母后您就杀了如意吗?戚夫人纵然有错,您不该,不该.......。”
刘盈膝行到吕雉身边,伸手拽住她的袖子,“母后,孩儿知道您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儿知道错了,但是戚夫人,您就给她个痛快吧!她这样人不人鬼不鬼的活着还不如死去。”
吕雉冷眼瞧着自己唯一的儿子,刚想反驳,但又想到天幕刚才的一席话,她的盈儿竟然才活了23岁,吕雉生生压抑下了自己的愤怒,缓缓把儿子扶起来,她终究还是妥协了。
刘盈凝望着母亲远去的背影,突然间有些悲楚,母亲原本高挑的身量仿佛一瞬间变的娇小,但她的背依然挺的那样直,一如既往为他挑起所有的担子。
刘盈转身拭干脸上的泪水,吩咐宫人给戚夫人个了断,并葬于隐王如意墓侧。
大秦。
赵高看着天幕中比他还要凄惨的戚夫人,一时竟不知该作何表情。
阎乐在给赵高擦洗身子,这活并不轻松,赵高没了手脚,他需要一个人把赵高从翁中弄出来,给赵高的患处换上新药,防止感染。
前段时间始皇帝陛下本来要把他们全部处死,就在赵高面前执行,后来不知始皇帝又想到了什么,终究还是将他们放了,只是下令命他们终身不得出永巷。
那天,刽子手的利剑已经深入脖颈半寸,死亡的恐惧,令阎乐终身难忘,好不容易留了一条小命,阎乐无比珍惜活着的日子,他摸了摸脖子上厚厚一层细布,叹了口气,无视赵高的怒视,转而继续给赵高的伤口上药。
【其实,吕雉恨戚夫人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没有一个原配会喜欢抢夺自己老公和家产的小三,但其手段也的确狠辣了些。
戚夫人是刘邦做汉王时纳的姬妾,刘邦和美人寻欢作乐,吕雉却在老家为他照顾父亲和儿女,后来戚夫人生下刘如意后,更为受宠,心也慢慢被养大,她竟教唆刘邦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戚夫人此举彻底惹怒了吕后,她可以忍受戚夫人宠冠后宫,但绝不能忍受戚夫人把手伸到儿子和吕家的利益上。
而刘邦也极为宠爱像自己的刘如意,不待见自己的嫡长子,他早有废长立幼的打算,若不是大臣极力劝诫,张良又请来商山四皓来压场子,刘盈早就被废了。
刘邦弥留之际,怕刘如意母子在自己死后被吕后欺负,更是任命周昌为刘如意的相国,周昌是吕后请来辅佐刘盈的,刘邦却把周昌给了刘如意,这和当众扇吕后一个巴掌有什么区别。
刘邦此举就是在明晃晃的告诉众人:我怕自己死后,皇后会因自己的私心对付戚夫人母子,我把周昌给刘如意是为了保护他们。
刘邦此举无疑火上浇油,可以说戚夫人之死,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刘邦的推波助澜。】
大汉。
艳丽无双的戚夫人原本正为上座的刘邦歌舞一曲,现下听到天幕说到自己未来的结局时,一时呆愣在当场,刘邦亦然。
待戚夫人反应过来时,她莲步移到刘邦怀中,放声恸哭了起来。
刘邦怜惜地抬起了戚夫人哭得梨花带雨的小脸,亲自为她拭去脸上的泪水。
“美人,快别哭了,哭得寡人心碎”。
戚夫人哭哭啼啼,要让刘邦为自己讨个公道。
刘邦叹息一声,他年岁已高,有些事早已力不从心,皇后势大,她为人聪明做事狠绝,太子又无过错,朝堂上众臣多是太子一派,他已经日薄西山了。
刘邦此时难得清醒,他不能再继续放任戚姬的野心了,他该好好为自己的如意打算,至于前世的事情,他无力追究,也不想追究,总归是自己对不起盈儿和鲁元。
【好了,言归正传,老刘家的事先讲到这里。
咱们继续来说项梁带领刘邦、项羽等一众将领前去支援东阿城。】
作者有话要说:鉴于诸位对这章意见不一,所以改动了大纲,把后面的内容提前,增加文章细节。
文章尊重《史记》,并参考其它史书,以及一些学者的观点,刘盈其人在历史上褒贬不一,但绝大多数观点认为他最大的弱点就是“仁弱”,所以刘盈的性格就是这样,他不可能完全接受吕后的做法。
还有作者近段时间在准备法考,所以在写文章的时候难免会想到一些法律细节,在写戚夫人的时候就会下意识评价吕后的行为,应当是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且手段过于残忍,我是觉得过于残忍,当然我们说以现在人的思维去评价古人的做法,尤其是上位者的手段是有失偏颇的,但思想是最不受控制的,发表自己的个人看法很正常。
还有,一些读者的意见,我会看,若有历史错误,我会一一改正,写文、看文应当是开心的,因为平时上班就已经够累,所以大家在提意见的时候不要带有侮辱性的词汇。
往事随风尽,但行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