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内洒满了白得晃眼的灯光,整齐地排列着人的各个器官。常璃如果有心情的话,不难看出这些器官还能在绿色的液体里正常运作。
可惜她没有心情,她感觉烂透了。
她衰的程度简直像是开了外挂,如果这里有扇窗户,常璃觉得以自己的倒霉程度头探出去都会被人打。
肖霭说她杀了270人。
她垂头丧气,脸遮掩在暗影里,她的身上挂满了仪器,血液在往上缓慢地挪动,光很亮堂但冷冷的,她再也没有勇气去征服这个冰冷的世界了。
她似乎听到了有人在她背后的窃窃私语,说三道四的目光,总让她觉得如芒刺在背。肖霭最后的眼神让她印象相当深刻,像针一样,硬生生地扎入常璃的眼睛。她想张口解释,可是大脑的中枢系统坏掉了,她什么都没说出来。
她从来不知道希望原来承受起来这么艰辛,原来哑口无言是这般滋味,很不好受。
一切都是铁证如山,一点希望都没有。
常璃也不打算解释了,反正肖霭不会听,徒劳无功浪费口水。他一脸看笑话的样子,每一个毛孔都暗藏着恶意,似乎把之前的二十四小时她所有说的话都拍回了她自己的脸上。
没有亲和力,还极度自恋,看谁都是一副蔑视的样子,简直是爆碎界老头的puls版本。
天杀的,常璃还是没有办法面对她承担自己是杀人犯的事实。
悲伤总是很容易控制人,它是头脑中的霉菌,常璃不能被它压垮,不然它将干扰后面的所有事情。
所以无论多么痛苦,常璃都只花一天的时间悲伤,时间一到,一切都过去了。
其实她的外表看似正常,内心已经炸成了废墟。
她的面无表情被定义成了心狠手辣的变态。
任何事情都是一样,不上心没有四两重,上了心一千斤都不止。是不好收场,毕竟还有尸体肉末都散了一地。
她愿意从痛苦中醒悟,即使痛苦,因为她还重视真相。
死也要死得明白。
那些药丸才是最难以忍受的。有些味道苦涩,有些形状过大。她一天大概要吃下七八十粒。再过三天这种日子常璃就能变成一个能行走的化学实验室。
它们被强制塞进常璃的嘴里,接着吞下去,然后在咳呛声中,其中一半已经融化。
肖霭只是偶尔出现,她大多数都是和一个神经兮兮、强迫症、工作狂、不知道是太聪明还是太傻的神经专业科学家待在一起。
科学家已经三天没有洗澡了,常璃能闻到味了。
他每天两眼放光地盯着常璃和她身后的容器,常璃能感受到他很热爱这份工作,说实话,他很像科学怪人的赛博版。
他的机器下巴和四只眼睛显示了他很与众不同。
能够在自己身上乱搞的人常璃很佩服,但是审美和职业精神如此夸张的人常璃觉得不太正经。
常璃也体会了一把什么叫记忆摘取。
肖霭直接下令,但是摘取的记忆和常璃在审讯室说的话大差不差。
超元警察方变得很被动,常璃猜想他们需要确切的证据佐证定罪。
肖霭道:“我们的大脑其实很难去区分记忆和现实,记忆是会造假的,毕竟两者的神经反应是相同的,既然无法判断,谁又知道我们摘取出来的是不是事实呢?”
常璃便被送来与科学怪人日夜为伴。
肖霭下了死命令-找到恢复正确的记忆的方法,找出常璃动过记忆的马脚。
常璃仔细思考过肖霭的话。
问题出现在神经网络的处理方式。
现实是人眼看到输入大脑里,现实存在其实是大脑创造的,按照这个逻辑,当然也能改变意识。
思维是怎样工作的?是神经元组成了一定连接的网络。
大脑中下丘脑的功能是制造各种肽,情绪感受就是肽被全身细胞的感知器捕获而感觉到的。
从这点上看,情绪的作用和药品的作用完全一样,都是细胞感知器捕获肽的生物化学过程,这就是心病的说法的生物解释。
如果细胞总是捕获相同的肽,那么它就会收缩,它的感受能力会减弱,再要想达到相同的刺激,就需要更大量的肽。这种过程就是上瘾,毒/品的上瘾和沉浸于某种消极情绪不能自拔,都是一样的。
如果常璃杀了人后总沉浸在一种无辜者的情绪中,那么某种连接方式就被长期固定下来,这就可能变成新的现实。
科学上解释说大脑每秒要处理400GB的信息,而人类的大脑只能意识到2KB,那表明现实一直在大脑中发生,它一直在接受信息,只是大部分的人没有去整合,可如果大脑被灌输习俗之外的知识和信息,在习俗的盒子之外,结合量子物理学与精神物理学,大脑被要求冥思,检验各种假设,可能性和潜在性,把已知的和人类通过体念得知的联系在一起,并一再重复它,大脑就会开始链接两个独立的神经元。信息处理要比信息量大得多,只有经过大量预处理后的信息才进入意识的数字处理系统。
一系列操作下来,人类只能意识到2KB,大脑一直在接收信息。
可如果我们被灌输习俗之外的知识和信息,在习俗的盒子之外,或者我们结合量子物理学与精神物理学,大脑被要求冥思,检验各种假设,可能性和潜在性,把已知的和我们通过体检得知的联系在一起,并一再重复它,大脑就会开始链接两个独立的神经元。
大脑中占绝大多数的潜意识单元通过竞争的方式,最终少数为王胜出,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也就是潜意识可以改变记忆。
只要坚持冥想,就可能骗过自己,这就是自欺欺人的最高境界,习惯毕竟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它让我们视一切为理所当然。
可能这一切真的只是常璃自己给自己编制出来的一个谎言罢了,世界上没有穿越,她幻想了一个新的她。
这当然没有证据,但是无法证明不可能就说明有概率发生。
她的脑子里此刻同时存在相互矛盾的两种立场的理论辩证。
如果她这么会骗自己,干嘛不给以为穿越的自己编造一个有着幸福家庭的身份。
而且原主自己骗自己有什么用?别人都知道真相,就她自己不知道,就图一个晚上好睡觉吗。
但是杀了270个人的犯罪者行为逻辑很荒谬,原则底线很低,完全没有道德标准。他会有愧疚感吗?
一念成魔的人会想象出一个心存善念的人?
也太分裂了吧!
问题关键点在于作案动机是什么?
如果她是原主,她幻想出来的自己不可能会完全脱离原来的她,但以她现在意识地来看,从法律视角、经济视角、情绪视角、逻辑视角四个方面分析,都不合理。
杀了这么多人一点都不经济,机会成本也很高,完全没有收益。
如果常璃有精神病中的人格分裂症便能解释了,但是在这个世界活了这么久,她没有任何人格异变的痕迹。
可能是她没找到封印。
沉寂了三天后,常璃终于开口说话了:“无意冒犯,但是真的,你真相信这么做有用?”
科学家就是传说中的天之骄子,再世爱因斯坦,能把日常活成奇幻,一举一动都让周围的普通人仿佛看到了神。
神经病的神。
他不理实验品。
生命已近终点,再不为自己做点什么,真的就来不及了。
想知道真相是她的动力。
正是生命的有限性,给了她放手一搏的决心。
实验品常璃不管他听不听,自顾自地说道:“量子物理学研究的是微观世界的工具,无论如何不能用来解释大脑的思维活动,二者根本不是一个空间尺度的事物,一个是原子尺度,一个是细胞和大分子尺度,科学就是科学,没法糊弄的,你的方法错了。”
科学家没有抬头,常璃发现他放在鼠标上的手迟钝了,说明他听进去了,而且对这个解释也是认可的。
常璃接着从基因角度,到环境作用,再到脑结构,总之从科学角度对于记忆恢复进行了一次严谨的分析。
常璃最后总结:“我们需要预设若干个前提。这些前提就像是数学里的那几条公理,一切演绎,一切推理皆由此而来。如果我们不能在探索的起点达成共识,那么只会和真相分道扬镳,越行越远。”
然后她直接被松绑了。
常璃有些束手无措。
旁边的助理想要拦截,但是手又默默缩了回去,似乎是习以为常。
科学家用一种看知己的眼光看着她:“你真是一个天才,你和我想得一样。”
常璃甚至不知道他是不是借机夸自己是个天才,应该没这么自恋吧。
他激动到有些语无伦次:“我招的这些人都说是从各地招来的天才,但是没有一个比得过你的脑瓜子灵活。”
他身后白大褂的实验者默默无言,看来平时被他pua习惯了。
常璃提醒道:“我是杀人犯,270人。”
科学家自顾自地说道:“我需要你的帮助,我需要你这种能够跨领域的多元思维天才。”
常璃:“(⊙o⊙)…还是不要给我这么多自由吧。”
科学怪人:“需要预测的分叉太多,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助理了。”
这人太不羁了,到底听不听人说话,从囚犯实验品到科学家助理的身份转变也快乐,这似乎就有些天方夜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