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叫黛玉姐妹三个去贾家,这可与她们原来与王熙凤约定好的日子不同,少不得要与王熙凤说一声。
安云桐便与黛玉商量,要不要王熙凤陪着去?安云桐心里明白,若是她们想请王熙凤陪着她们姐妹几个去,王熙凤定然会陪着去。可是这就显得王熙凤与她们都不信贾母了,都担心贾母会为难她们姐妹三个呢。这不是打贾母的脸吗?只要黛玉不嫁到贾嫁,她们由始至终都是外人,贾母以后想为难她们,也甚少机会。所以她们倒是不怕。可王熙凤可是贾家的儿媳妇,可离不开贾母的制约。
黛玉冰雪聪明,自是知道若是安云桐觉得王熙凤可以去,就不会特意与自己说。
她稍微想了想,也就明白了原因,道:“姐姐的意思我晓得。就让凤姐姐在家里安胎吧。省得整日里跑来跑去的,倒是叫我们大家跟着提心吊胆。”
安云桐点头,不过还是略问一问的,便叫了身边的小丫头去跟王熙凤说一声,“就问琏二奶奶,要不要与我们一起去?依我们来说,还是不与我们一起的好。免得凤姐姐被人说嘴。”
外祖母的心性,黛玉如何不清楚呢。只是那是长辈,年纪又大了,自己这些小辈不好说什么,一些事情能避则避罢了。
王熙凤听了传信,果然是想着一起的。可随即安云桐与黛玉的好意,她又不得不听。
“不去便不去吧。免得叫三个小孩儿忐忑不安。安大妹妹也十四了,又定下人家。以后这样的事可少不了她去应对。如今练练手也极好。哎,话说回来,她们三姐妹可真是贴心。善良大方又得体,长得也好。这样的好人才,可惜了我没有合适的兄弟。”不然做自己的弟媳妇岂不是好?王熙凤心里念叨着可惜,嘴上与平儿笑道,“大的那个是有了着落了,小的那两个,我瞧着啊将来的前程也定不会差的。”
“可不是?我听说宁王世子住到林府去了。奶奶您说,他不是对林姑娘有些念头?”至于安云禾?那真真还是一团孩子气的小姑娘呢,少年郎估计都没注意到她。
“嗯?可林妹妹不过十岁,世子应该有十四了吧?宁王府还没给他定下?这话可莫要胡说,要是猜错了,那可是连累林妹妹的。”
“我可不敢说笑。才十四岁呢,年少慕艾,林姑娘长得也是那样清丽脱俗的,谁家少年郎不喜欢?只不过,奶奶说的也是。若是将来做大房,也不委屈她。可若是……”那就委屈林姑娘了。
王熙凤转念觉得,若是宁王那边还没定下,林妹妹将来兴许有大造化也说不定,只是这事还是不能多嘴。平儿也谨慎应下。
话说安云桐与黛玉得知王熙凤确定不会跟着去了,也放下心来。然后姐妹三个就去挑选礼物了。
从老到少,从主到仆,都是准备了好些东西的。
给贾府主子们准备的,就是些稀罕物,给仆人的,便是一些打赏的铜板、银角子,乘坐轿子或者是让他们带个路、问个话的,都能有多的给。可不能出手抠搜,被人议论。
此时,紫鹃进来了,“姑娘,听说四姑娘已经被接回了宁国府去了。到时候给她的礼,可如何是好?”
前些日子,紫鹃一直病着,加上林如海不喜欢贾府的人跟着黛玉,便叫官家婶子林罗氏拘着她,不让她出现在黛玉身边。
不过最近见她的确忠心可鉴,病也好了,便允许她出来继续伺候黛玉。
“那便把她的那份儿送到那边去。另外那边的几位,也得送点礼过去,姐姐,可是这样?”
“很是。”安云桐轻轻点头,“不然到时候只有她有,其他人没有,恐怕会被人诟病我们不懂礼数。”
李嬷嬷在一边笑了,“与那边一家素来没有往来,送不送都成。只不过,还是送的好。”
晚膳时候,林如海也知道了此事。他的第一反应竟是不去。
“爹爹,那是为何?”
林如海支支吾吾。他是怕贾母耍手段,将黛玉与宝玉的婚事彻底坐实了啊。
可是这腌臜事他说不出口,便打算私下叮嘱安云桐与李嬷嬷,到时候要留意些,万万不能让黛玉离开他们的视线。
此时他只好道:“无事。只是担心你二舅母她给你脸色。”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爹爹不用怕。我不怕她。”黛玉很是认真地劝解林如海,“我可跟李嬷嬷学了那么久,不能应付一个舅母?”
林如海勉强一笑,“也罢了,明日反正我也是无事,回京来也尚未去瞧过你外祖母,便与你们一同去。谦儿也跟着一道去。就是长清你得在家与世子好好念书了。”
第五长清自是没有不应的。
周凛虽然也想去看看贾府到底什么样子,可到底不是自己亲戚家,不好跟着去。所以也是爽快地答应,肯定在府里好生念书,不会闯祸。
林如海笑呵呵地点头。心里却是想着,有第五长清在,他想闯祸,恐怕也没机会。
次日一早,一家子整整齐齐地登了贾府。
看着门匾上还是大喇喇的荣国府,林如海就眉头紧皱。这欠国库的银子都还了,就没有趁机叫礼部的人来换个门匾?这被人抓住了,又是一个污点。也幸亏他们府上没有真正掌握实权的当朝为官的,不然早被人弹劾成白身了。
贾母得知林如海也上门来,高兴也不高兴。
高兴的是,他还敬重自己这个岳母。不高兴的是,她觉得他不放心她与贾家。这是怕她真的做些对黛玉不利的事呢。只是人既然来了,她只好忍着,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宝玉不大懂老太太变脸是为何,也不想去知道。他只想着这次一定要将黛玉留下陪着他。
“老太太,这回林妹妹回来了,您可要留她陪您几天?我们都好久没跟林妹妹好好聚聚,没有好好说过话了。”他也知道凭借一己之力,无法达成愿望,便怂恿老太太帮忙。
“你净是哄着我这把老骨头在前头给你冲锋陷阵吧!”老太太宠溺地笑骂,“也罢了,我也想念你林妹妹想得紧,不然也不会叫人去叫她回来。”
王夫人此时可是不高兴得很。可她也知道,老太太想把两个玉儿凑成一对的心思仍不灭。若是林如海已经病故,她还是有借口与胆气拒绝的。可如今林如海好好的,又有教养嬷嬷在教导,黛玉她们的身份可比先前高了不少。她哪里找理由来拒绝?
可如此的话,她又实在不甘心。毕竟黛玉是贾敏的女儿。她不服气。
这时候,外面有了动静。不一会,林如海领着四个孩子进来了。林如海给贾母问安后,又跟王夫人互相见礼了,小辈们这才上前来给众长辈行礼。
贾母借故有事要说,叫王夫人领着大家伙出去,只留下林如海与自己的大丫鬟。
“女婿啊,玉儿年纪不小了,也该定下人家了。你可有什么人家是看上的?”
“玉儿还小。等过两年,再寻人家。那时候说不定宝玉也定了人家。”
贾母没想到林如海竟然直接拒绝,心里不大高兴,面上不显,装着没听到林如海的话一样笑道:“我这里有个人选,你不如先看看?”
“我......”
“就是宝玉。他聪慧善良,心里又认定了玉儿。玉儿啊,我看她也是蛮在意宝玉的。索性让两个孩子定下来?以后他们定然和和美美,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我相信,敏儿也是这么想的。”
林如海沉默了。他没想到贾母竟然是想要强行联姻了,还搬出了故去的妻子。真是......他气愤极了,猛然起身,“儿女婚姻大事实乃父母之言。我看二嫂子似乎是看不上我们家玉儿。我家玉儿年纪小,不知什么在意不在意的。她如今在家里与姐妹兄弟日日读书、习武,无忧无虑,何故说这些来坏了玉儿的快乐?”
他深深呼吸了一下,强硬地说道:“这事还是等孩子们长大了再说。若是以后宝玉遇到了良人,岂不是更好?岳母,如海先告辞。”
说罢了,疾步往外走去。
贾政见林如海出来了,便上来邀请他到书房。
林如海此时恨不得带着女儿与侄女儿、侄子们回家去,却不得不给黛玉面子,留了下来。
鸳鸯这时候走了出来,笑着请黛玉与安云桐几人还有王夫人他们进去。
安云桐回头,看了林如海一眼。见林如海朝着黛玉看了一眼摇头,她就知道了啥事了。估计又是贾、林两家的联姻商议不顺利了。自家伯伯这是要自己上心点护着黛玉呢。
林如海就带着安云谦,跟着贾政去了他的书房。
贾宝玉在后面不情不愿地跟着。
到了书房,林如海已经把方才的不愉快收了起来,但是看着宝玉的时候,就多了几分的挑剔,问他最近的学习情况如何了。
大概能猜到贾母与林如海说了什么的贾政还在心虚着,闻言当即黑脸。而贾宝玉更是瑟缩着肩膀,不敢抬头,声音也是细弱蚊蝇,即便是仔细听也听不清楚他说了什么。
贾政只觉得更加丢人,“孽畜。整日里只知道玩耍!”他怒喝一声,“两个文武先生教导,说他聪敏是有的,可就是小孩儿心性,静不下心来。”此时他心里有打算跟林如海这个妹夫做亲家的,可不敢贬低宝玉了,只挑着好听的说,说他聪敏,暗中的意思是,等他沉稳些了,定会有成就。
可是林如海可算是看透了宝玉了。这样出身富贵,玩心又重,又没有受过挫折的人,除非遇到家破人亡的那种大事,否则是不会醒悟过来,更不会痛定思痛去改变的。这样的人,真的能撑起一个家?别到了七老八十牙齿都掉光了,才幡然大悟,那可真是苦了一大家子呢。
这些话,他也不好直说,只是道:“既然如此,可不能荒废了他的聪慧。二舅兄得空了,便盯着他念书,日复一日的,总归有进步的时候。”否则家中有人溺爱宝玉,就永远没有办法读书读进去了。
贾政讪讪然地应了,心里也是想到了老母亲与老妻对宝玉的溺爱,就算是自己盯着,总有她们捣乱,自己是想使劲把宝玉掰回来,也是有些力不从心。
为了不让自己更加尴尬,贾政慌忙转移话题,“谦哥儿是吧?你如今读书读到哪里了?平日里可有跟你未来姐夫探讨学问?”
“回二舅舅。”安家三个孩子跟着黛玉称呼贾政他们的,他这时候不慌不忙地回道,“还在读论语。平常有不懂的,要么问伯伯,要么问第五哥哥。伯伯说了,等第五哥哥考了殿试后,我再与他探讨别的学问。”
听到殿试二字,贾政只觉得胸口瞬间被巨石砸到了一样沉痛,“是极。他如今是温习巩固学问的关键时候,可不能拿别的事情来打扰他。”
看着安云谦如此的聪慧懂事,贾政更酸了,顿时觉得头有些晕,胸口也发闷。
林如海见他脸色变得很差,很是担心,就想给他请大夫来。
贾政哪里敢?到时候要是大夫没眼色,说出自己身体不舒服的原因是因为郁结于心,以林如海的聪明,会不知道他为何郁结于心?到时候那真是面子、里子都丢尽了。
见贾政不肯见大夫,说话也没了兴致,林如海也不知如何是好了。毕竟才来又说回去,那大家都觉得自己不识礼数,索性就叫宝玉带了自己去花园走走,也好打发时间。
贾政面有愧色地道歉,厉声叫宝玉好生领着林如海去看景致,万万不能惹了他生气。
等人走远了,贾政坐在椅子上歇了好一会,才缓过神来。
他不懂,自己满腹才华,为何就一生不顺?自己官途不顺,妻不贤、子不孝,兄弟不和,他上辈子难不成是十恶不赦之人?
话说林如海与贾政话不投机半句多,黛玉、安云桐她们与贾母她们也是尴尬得很。
都是贾母在诉苦,一说贾赦那一房的人都不孝顺,说不管她就不管她,好几个月了,都没有回来这里住,没把这里当家了;二说贾政不孝,总是要打宝玉来气她,总是想要逼着她回金陵才好。
最后,就到了黛玉她自己了,“你也是个小没良心的。去了扬州那么久,就几封书信给我,年节送点东西来,也全然是把丢在脑后了。”
“老太太!外祖母,您可是冤枉玉儿了呢。我也常常想着外祖母您的,只是先前想多陪陪父亲尽孝,又想着不久兴许就能随着父亲回京,这才没有两头跑。”
“哦,说到你父亲奉旨回京述职,如今天家可是说了要你父亲如何?可还是要回扬州再任职几年?”贾母装作很是担忧地问,“若是再回扬州,你们几个小孩儿,可就要留在京城里了。毕竟有你们在身边,他也不能放开手脚去做事。”
黛玉摇头,“也没听父亲提起。”
“那你老子可有说过何时回扬州?”
“也问了的。父亲只是说再等等。”
贾母心底里有些失望,看到了安静坐在一边的安云桐,“说来安家大姐儿,你们姐妹三个,前些你们可是进宫去的,皇上与皇后娘娘可有叮嘱你们什么了?”
安云桐没想到贾母会直接问,便道:“回老太太,皇上与皇后娘娘都没与我提及什么。只是皇后娘娘叫我们放宽心,安安心心做自己的事情就好。”
贾母目光沉沉地端详着安云桐,良久了,才笑着与黛玉道:“你有这么一个好姐姐,可也是走运了。”
不管皇帝与皇后对安家姐弟到底有几分真心,但是林家确实凭借安家姐弟起死回生又得到皇帝的认可,从死胡同里走出来,这份运气就叫人羡慕。更别说,看安云桐的态度,可是把黛玉当成了亲妹妹看待的,这份真心对于黛玉这样的独生女儿来说,更是可贵。毕竟以后嫁人了,林如海也不再了,黛玉也不是孤苦一人。她可是有安云桐姐弟三人做后盾呢。
最后这一天还算是安然度过。因为宝玉一直待在林如海身边,不敢放肆,所以没人去缠着贾母,让她把黛玉留下。
贾母看清形势,知道如今不能逼着林如海,只能徐徐图之,就只好装着伤心、大度,让黛玉归家去,“我们可是说好的,玉儿可得常常回来看我老婆子。”
黛玉含泪应了。
一行人出去的时候,却是遇到了贾赦领着礼部的人来了,正在大门口换门匾。
林如海抬头一看,先前进府看到的敕造荣国公府,已变成了一等将军府!
而荣国府原来的门房,都被压着,蹲在一边的角落里。
那怪是没人去给老太太报信呢。
安云桐回头看向已经跑得没影的小子,心想,待会有好戏看了。
果然,过了两刻钟不到,贾母竟是亲自出来了。
躲在马车里的安云桐与黛玉几人,凑在窗户边上瞧着,贾母的拐杖砸到贾赦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