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都竹枝词-首联》得硕亭.诗
地安门外赏荷时,数里红莲映碧池。
沿儿街以香街为界,往东的三分之一叫沿儿斜街[今烟袋斜街],剩余的西北走向这段儿,才叫沿儿街[今鸦儿胡同]。
沿儿街临湖而建,风景优美,静匿恬淡。小街上人流稀少,公子小姐随意地在街道上看景、徜徉,脚下是一片的轻盈。
而与之相交的香街,却是人满为患。
赶集的人们拥挤在繁闹的香街,绚烂的夕阳普洒在这遍眼都是的青瓦红墙之间,那突兀横出的飞檐,那高高飘扬的商铺招牌旗帜,那粼粼而来的车马,那川流不息的行人,那一张张恬淡惬意的笑脸,无一不显示出大元民众对于泱泱盛世的自得其乐。
这片海,最窄的地方与香街交合在一起,这个点就是“赤阑桥”。
赤阑桥的两头,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北端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红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赤阑桥上,是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还有推独轮车的……
友乾从“烤肉季”搬了条长板凳来,用袖子给清婉擦了擦,便和清婉坐在一起,看着这满街的人群。
清婉问:“这都快黑天了,为何这里的人却像刚刚上市?”
友乾说:“因为这香街,只准摆夜市。”
“哦,这样呀~”清婉把目光先投向了海的南岸。
湖水已融化,那满眼的青色,与周围的碧水、高杨相融。桥下水波粼粼,金光闪闪;桥的周围,古宅相拥,古韵悠然;隐于浓荫中的王府、寺庙及屋顶的飞檐依稀可见。
桥的近处,若不看桥上的人流,真是一派清雅与幽静。别看赤阑桥的桥体不大,却是海子的点睛之笔,那叫“动人春色不须多,浓绿万枝一点红”。
西望小桥流水人家,远山青幽,天边烟波浩淼,视野深阔,可又是一番情趣,著名的“阑桥观山”和“海水倒流”就在这儿。
见清婉看得出神,友乾问:“看什么呢?”
“看荷花。”
“哪有荷花?”
“可以想象嘛!”
“怎么,寻回了幼时的记忆……”
“幼时?”
“是啊!”友乾笑了笑,“怎么,小时候的事儿,你不记得了?”
“小时候,我来过这里?”
友乾大笑,“岂止是来过,你家就在这儿住呀……呶,”友乾一指桥那边,“就住那‘北官坊’。”
清婉惊奇道:“北官坊?我小时候家住这儿?”
友乾说:“北官坊可是块风水宝地,当官的都住这儿。”
清婉道:“怎么我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了呢?”
友乾说:“呵,那时候的你,只知道哭,哪还记得住其他?!”
【二】《京都竹枝词-尾联》得硕亭.诗
好是天香楼上座,酒阑人醉雨丝丝。
清婉使劲回忆小时候的事情,问,“我小时候很爱哭么?我怎不记得呢!”
友乾笑道:“呵,那个大鼻涕,那个眼泪汪汪……把你母亲给烦的,就让我赶紧地…抱出去……”
清婉惊问:“抱去哪儿?”
“当然是,抱出去,扔了!”友乾逗弄她道,“可我哪舍得扔……”
“哎,哎,哎,别编故事了,”清婉笑道,“那个时候,你进了我家了么?”
“怎没有?你爹进了太医院的第二年,我就去了你家,做了小跟班么!”
“你跟什么班?”清婉不相信地说,“你会医么,还跟班!”
“你爹去太医院,上下班,不得有人伺候着?”
“你会伺候人么?”
友乾笑道,“不会伺候人,你娘为何,你一哭,就抱给我?”
“真的?假的?”清婉说,“家里有那么多的丫鬟、婆子,干嘛让你一个大男人抱我?”
“什么大男人!”友乾道,“那时的我,也不大呀,也就十五六岁。”
清婉还是不相信,“我是问,干嘛让你抱!?”
“你问我,我问谁去?关键是,你一到我怀里来,就不哭了呀……我呀,就抱着你来这片海…看光景。
可你只爱看荷,尤其是下雨天,雨滴打在荷叶上,噼里啪啦的,你就高兴地‘咯咯’直笑。这可就苦了我唠,我一手撑伞,一手抱你,关键是你小的时候还特别胖,呵,把我给累的,像三孙子似的……”
清婉一个劲地捂嘴笑,“你也是笨,你不会找个丫鬟帮你撑伞?”
“她也得够得着呀!”
“怎够不着?”
“我的个子打小就长得高,再抱着个你,那得多高的丫鬟才能把伞举过你我的头顶?后来,逼得我没了办法,只好带你去了这‘天香楼’的阳台,看雨荷……”
“这家妓院?”
“嗯哼~那时还不是妓院,只是一座普通的酒楼。”友乾看着清婉的俏模样说,“这下你明白,为何你老爱看荷了吧!这都是我抱你抱出来的结果。”
“我爱荷是天性,与你有何关系!”
友乾也把目光投向那片海,“可惜,现在不是夏天,没有荷,我多想再回到从前……”
清婉歪头问:“从前,怎样?”
友乾怅然道:“你的心中只有我!”
清婉爱怜地捶了他一下。
“你那时就愿意让我抱着你,就想和我来看荷……”友乾接着回味,“晴日,红荷映霞,灼灼似火;雨天,粉荷银珠,盈盈欲坠;风过,莲蓬摇曳,清香飘溢;那种赏心悦目的雅致啊,实在是难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