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詹之洞继续说道:
“还有,那通政使司的通政使童博童大人,不仅是下官的同窗,我与他更有连襟之谊,交情极深。www.jiuzuowen.com
他也是和嵩的人,对于和嵩这些日子以来对下官的所作所为,亦是寒心不已。
若是大人愿助下官度过此劫,下官愿意为大人说服童博,让他与下官一起拜入大人门下!”
听到詹之洞这么说,严珅缓缓放下了手中的茶盏。
通政使司,这个衙门的作用,可是比礼部要重要多了。
通政使司,俗称银台。
前身为察词,但如今已是成为了朝廷中枢,管理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的官署。
职掌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
虽然并无实权,只是奏章周转,但却极为关键。
这个衙门,一旦掌握在手中,对严珅帮助之大,自是不可估量。
为了通政使司和半个礼部,值得自己得罪和嵩吗?
严珅不由的有些犹豫。
是的,这个时候,严珅只是在考虑自己的利益。
至于齐鲁秋闱究竟有没有舞弊,那些因为舞弊落榜的考生又会如何,严珅根本想都没想。
在严珅看来,所谓科举,根本无法考察考生的真实本领。
通过科举为官的考生,亦只是熟知八股文章罢了,即使中举了又能如何?
五成以上的中举考生,会在进入官场五年内全然忘记了圣人之言,成为无数奸臣中的一员。
剩下的四成中举考生,则会陆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官场淘汰。
只有不足半成的中举考生,还能秉持本分,当一个清官,但大都长着一个榆木脑袋,清廉固然清廉,但能办实事的,却寥寥无几。
既然如此,科举有没有舞弊,考生有没有委屈,在严珅看来,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从中能获得怎样的利益。
看着严珅面色间的犹豫,已是底牌尽出的詹之洞,不由紧张到了极点。
如今他究竟是生是死,就在严珅一念之间了。
然而,沉吟良久之后,严珅突然问道:“那童博童大人,虽说是通政使司的通政使,但怕是无法全然掌控通政使司吧?”
听到严珅的询问,詹之洞身体一颤,犹豫良久,终于答道:
“大人睿智,确实如此,通政使司的左、右通政,各有靠山,童大人是管不了他们的。”
严珅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事实上,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通政使司不仅管理着中枢与地方、官府与民间的奏章周转,更有敷奏封驳之权!
何为敷奏封驳?
所谓敷奏,即臣子向帝王的陈奏;
所谓封驳,即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奏章违误。
可以说,若是掌控了通政使司,从某种程度而言,就等于掌控了帝王的耳目,想要颠倒黑白,易如反掌。
这样一个重要衙门,有太多人在盯着。
比如内阁首辅林霄,比如四皇子杨弘光,比如其他几位阁老。
童博虽说是通政使司的最高长官,但靠山不过是和嵩,又如何能够全然掌握?
别说完全掌控了,童博没有被下面人架空就算不错了。
不过,即使如此,若是童博真的能够投靠了严珅,对严珅而言,依然是助益极大。
无他,这个衙门实在太重要了。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严珅不知还要等多久才能把手伸进通政使司。
这般想着,看着眼前那詹之洞的紧张忐忑,严珅不由一笑。
刚准备说些什么,就见有严府下人快步赶来,进入正厅后,向着严珅禀报道:
“老爷,和阁老派人送来了帖子,说是老爷您离京两月,和阁老一直颇为挂念,如今老爷您终于回京,和阁老想要摆宴为老爷洗尘。”
说话间,那下人把帖子捧到了严珅面前。
严珅接过帖子,打开一看,不由又是笑了,随手把帖子扔到了一旁,向詹之洞说道:
“这和阁老倒是耳目通明,怕已是知道你来我这里的事情了,这个时候送来了帖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詹之洞连忙说道:
“严大人,您可一定要救救下官啊,这和嵩何等的凉薄伪善!把罪责推给了下官不说,还不想让大人您来救助下官!
这样的人,心胸之狭隘,简直是前所未闻啊!大人您志向远大,以此人之心胸,日后必会想方设法的打压大人,既然如此,大人您又何必顾虑他的想法?”
听詹之洞这么说,严珅微微一愣,不由高看了詹之洞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