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是被一声惨叫惊醒的,她有四天没睡足觉了,头很沉,听了这声惨叫爬起来,在床上愣了好一会儿,才暗道不好。
胡乱抓了一件外袍跑出去,没跑几步便正撞上一群人,循着最浓烈的血腥味,寒江看见了白青季背上血淋淋的风临。
她像是刚从红染缸里捞出来,浑身滴着血,一滴一滴浓稠的血液顺着发丝、指尖、衣摆滴落,砸在地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片刻便洒落一地。
寒江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的血。
没有磨蹭,她飞快地让开路,帮着打开了殿门。
待人进去后,寒江转过身,扶住门边,背对血迹,哇的一声吐了出来。
她呕得昏天黑地,直到再也呕不出东西后,掏出帕子把脸一抹,转身便回了殿中。
殿中子丞相焦急地命人去唤府医,白青季失魂落魄地蹲在角落抱着头。寒江哑着嗓子唤来三个从宫中带出来的侍女,命她们一个拿令牌去请御医,一个去文轩阁唤柳青大人,另一个拿着自己的印章去取珍藏的人参、灵芝。随后她转身往侧殿走,发现那个蒙面的暗卫已经往这跑了。
她简明扼要道:“殿下出事了,麻烦你守在殿中,我一会儿要亲自看着煎药,若有异样去药房寻我。”
说完寒江便走,一路飞快,路上遇到府医时,她特意叮嘱道:“请三位用心医治,殿下好了自少不了你们的好处。可若存了不干净的心思,令殿下有什么不测,我活不成,也必定拖着你们走!”
“我等不敢……”
“快去!”寒江说罢,便疾步往前园走去,她先叫来了几个领班侍女从,见一人抽抽搭搭,她道:“哭什么哭!我现在叫你们来是叮嘱你们,从此刻起,不得私下与府外接触,若有采买事宜,必得先过问我。
你们一会儿也要传达下去,越是这个时候,府里越不许见哭哭啼啼的声音,更不许胡说八道,只管做自己的事,你们尽心,日后自少不了你们的赏赐。可谁若是这个时候敢作妖,我绝不留她活着!”
“是,请管事放心。”
寒江说完又飞速地跑回映辉殿,柳青已在外殿焦急地等着了,寒江二话不说,上前一把抓住柳青的衣袖就要跪下。
柳青连忙拦住她说:“寒江姑娘这是做什么!”
寒江含泪道:“大人,我知您是读过书、有主意的,只求您在这个时候为我家殿下想想法子,好歹守住这府邸,我不知发生了什么,可看着殿下那样子,心中也明白是遭了祸事,我家殿下是个好人,她从未亏待过大人,只求……只求大人……”
她哽咽住了,眼泪成串往下掉,“大人,我是个奴婢,不认得人,这个时候连求谁也不知道,您若有法子,好歹说一声,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去得的……”
“姑娘快快请起,便是姑娘不这般,我柳青也不会做跑路这种混账事!姑娘只管放心。”
寒江心里稍宽,走前又泪水涟涟的嘱咐:“还有一样,请大人留心。此事万万不可给皇夫知道。”
柳青道:“姑娘放心,我省的。”
寒江走出外殿,使劲把眼泪抹掉,小声对自己说:“不许哭,不经事!”
而后她稳住呼吸踏入内殿之中,见府医写了方子,赶忙接过,疾跑去煎药了。
柳青走进来,见白青季蹲在角落,气不打一处来,快步上前拽起来,一路拖到殿外,方才开口:“你在那作什么样子?还不赶紧把你身上这破衣烂衫换下来,叫医士给你处理下伤口,然后该做事做事,该忙忙,跑到那蹲着干什么!”
白青季垂丧着头,脸完全沉在阴影之中,却不反驳,只道:“你说的对。”
“快去。我走前已叫老褚严守府里了,你先去处理伤口。”
“嗯……”
柳青在外殿来回踱步,犹豫很久,心道:我在京中无根基,帮不上忙;皇夫处也不可惊动;丞相一会儿忙起来,只怕看顾不上,终究得寻个门路灵通的人,不求帮着救命,好歹要能探听得消息,思来想去,眼下也只有一位,可她……唉!事已至此,只好冒险一次,是对是错,日后见分晓吧!
说着她定下决心,出殿又去寻白青季,对她嘀咕了一番,再三强调:“此事非你不可。”
白青季沉默地点了点头,卸了剑,换了衣,出府去了。
丞相与殿中焦急等待,终于等到了子敏文和子徽仪,见二人赶来,连忙上前道:“真是磨蹭!徽仪你在这看顾着,敏文随我去理事。今日之事必不能善了,眼下怕是要阖城大索了,我必得去盯着,不然混进什么不该有的,那麻烦就大了!”
子敏文道:“母亲说的对,那宫中要不要遣人去说……”
“糊涂!你做事还是思虑不周。”子丞相着急地往外走,“快走吧。你啊,多做事,少动脑!”
子徽仪没有去管她们的话,一踏进殿便直奔风临处而去,那血腥味闻得他心慌。
他快步踏入内殿,一脚便踩到了一滩液体上,子徽仪赶忙低头去看,发现是一滩血。
他抿唇走近,眼睛注视着床榻上昏迷的风临,只觉自己手脚冰凉。
待子徽仪走近才发现,风临穿的应该不是红衣服,那袖口上的花纹他很熟悉,他记得这似乎是件藤萝紫的袍子。
子徽仪有些站不稳,一旁的柳青赶忙扶他坐下。他坐在窗前,看着府医撒药粉,缝合。这一切都在诡异的安静中完成,连一声痛呼也没有。风临闭着眼睛,任由医士对她又缝又刮,半点反应也无。
他眼看着一针一针穿过风临的皮肤,脸白得像死人一样。
殿中很安静,可以听见血滴落在地砖上的声音,一下一下,滴答滴答。
子徽仪希望她能喊几声,或者骂街打人都好,就是不要像现在这样,无声的昏在床上。
这样待了一会儿,子徽仪有些受不住,他起身决定帮忙,准备去帮着打热水。
他郁郁着走到殿外,却不想一脚踩出“啪嗒”的声音。他低头一看,又是一滩血。
子徽仪缓慢地抬起头,向殿前的地面望去,这庭院每隔几步,就有一小洼反光的液体,在黑夜中折射灯火的微光。
那都是他殿下的血。
-
慕宅,地下室。
慕归雨正坐在椅上,看着本琵琶曲谱。她对面的裴自清抱着琵琶,满脸不悦,手指却飞速地拨动。
“又错了。”慕归雨眼也不抬,微笑着说道。
“够了!这都第八遍了!”裴自清恼怒地摁停了颤弦,“你成天把我关在这练这些破曲,你到底要干嘛?我都答应给你做事了,还把我关在这,到底什么时候放我出去!”
慕归雨抬指翻了一页,微笑道:“现在放你,你必定往定安王府跑。那就坏事了。”
裴自清道:“我肯定不去,我向你保证!”
慕归雨道:“呵呵。”
裴自清气急败坏,愤怒地狂扫弦。
地上传来一阵响动,一个侍女走下来,对着慕归雨耳语了几句,慕归雨的微笑凝固了一瞬,放下了曲谱,起身道:“今日便到这。”
待她出了地下室后,一路走过曲折的回廊,最终停在了一间无灯的柴房。
门口的仆从打开了门,慕归雨轻步入内,微愣,随即笑道:“还真是啊。”
白青季那张满是伤痕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她也没有多话,只将自己的令牌递与慕归雨。
慕归雨接过令牌,目光微冷,抬眼看她,道:“为什么不是殿下的令牌,出什么事了。”
-
宁歆蒙着脸,沉默地守在映辉殿门外。
比起受惊狂呕的寒江相比,宁歆实在是安静的过分。这并非是她冷血,只因这些年她跟着风临在战场见得太多了,对血有些麻木。
光是风临满身血的回来便不止一次。而她自己,也不止一次这样回来。
只是有时身上沾的是别人的血,有时是自己的。
死里逃生多了,悲痛被拉扯得有些迟钝,掉不出眼泪。可若此刻宁歆有镜子,肯摘下面罩看一看的话,她就会发现,自己的表情比哭还难看。
站的久了,难免思绪飘浮。眼前黑漆漆的没什么好看,思绪难免就落在自己身上。
她抬起头,深吸了一口气。华京的风清冽,闻者叫人舒心,不像北域的风,刀刮一般的割面。
当初她与家人一同在冬天的北域流放时,最讨厌的便是刮风的天气。冬日里的风冰得要命,只一下便刺到骨头里。
在宁歆还是宁二小姐的最后一日,她去牢中探望了自己的大姐。她的大姐是少将军,是她从小又敬又怕的人。
每次只要她犯了错,任她跑了多远,大姐总能把她追回来,再狠狠教训一番。
打记事起,宁歆从来没有跑过大姐。
而牢里的大姐裤管空荡荡,连站起来都费劲。
大姐没有怪任何人,只是说自己无能,自己不忠,自己是个废人,自己不该回来。
她泪流满面,看着大姐仅剩的半截左腿,跪在地上谢天谢地,谢还能留姐姐一命。
可大姐好像并不这样想。这条来之不易的命,被她自己亲手终结了。
那天走时,宁歆把一步拆成了两半,短短一条走廊,她走了两刻也没走完。
她回头看着身穿囚服的少将军,高声道:“大姐,我上个月把李大人家的小姐揍了,我主动坦白,你出来以后不要揍我啊!”
大姐倚墙而坐,对着她露出了大大的笑容。
少将军一直都是这样笑的,嘴张得大大的,露出两排明晃晃的牙齿。
她说:“你放心吧,我打不动你啦。”
宁歆看着她道:“如果你还是想收拾我,我可以不跑的。”
大姐笑了笑,没有回答,直到宁歆的身影渐远,她忽然喊道:“不要再惹祸啦,以后你就是家里的大孩子了,要有大孩子的样子!”
宁歆点点头,扯着嗓子喊:“知道了!你在这照顾好自己,过几日我给你带烧鸡吃!”
少将军露出雪白的牙齿笑着,没有回答她。
再相见来得极快,第二日宁歆便又见到了大姐。看着那泛红的白布,她有些发愣。
她还没来得及去买烧鸡。
狱里的人说少将军昨晚忽然坐得笔直,用手把散乱的发髻理了又理。她认认真真吃完了干巴巴的牢饭,把碗筷摆的整整齐齐。于夜深人静时,用一把小刀割断了自己的喉咙。
宁歆看到了那把小刀,不过手指大小,这把小刀大姐总是放在腰间的小口袋里,有时她上山游玩想吃果子了,大姐就会掏出这把小小的刀给她切果子。
这么小的刀,割果皮都费劲,是怎么割断她的喉咙的?
大姐又是怎么藏的,居然带到了牢狱中?
宁歆太笨了,怎么想也想不出答案。大姐已经死了,也没有人能回答她了。
我是个大孩子了,我该有个大孩子的样子。在流放之地时,宁歆常拿这句话激励自己。
于是张扬跋扈的宁二小姐,在北地的荒山认认真真做起了奴隶。
她埋头苦干,任凭管事的鞭子抽在自己身上也不吭声,干完自己的活,就去替父母和弟弟干。
姐夫在这苦寒之地病死了,留下她的小外甥孤苦无依,宁歆也一把揽了过来。可惜事不如人愿,小小的孩子吃不起这样的苦,最终也凉在宁歆的怀里了。
那天她抱着小外甥挨家挨户的下跪,到最后走投无门,开始求起荒山那座留在草丛中的残佛。
现在想想,她真的够蠢。那佛自己都没有容身之所,又怎么给小外甥庇护?
没关系,没关系,还有父亲,还有母亲,还有弟弟。宁歆还是认认真真地做奴隶,忍受着背上火辣辣的疼。
后来弟弟也被掳走了。
他长得很好看,笑起来像山上金色的花,实在太惹眼了。
那天宁歆被人打个半死,眼睁睁看着弟弟被她们捆得结实丢进马车里。马车跑得很快,不过一眨眼的功夫,她连弟弟的惨叫也听不到了。
父母生病是意料之中,硬扛着也是意料之中。
宁歆做着奴隶,突然有些累了。
这天她偷偷溜到附近的空地,借着月光寻到一块尖尖的石头。石头是比不得刀的,可她找不到刀。
那一晚,在石头落到太阳穴的前一刻,她听到了一阵马蹄声,而后是撕心裂肺的骂声:“你他妈在干什么!!”
宁歆举着石头恍惚:哟呵,我还没动手呢,就走马灯了?
直到火辣辣的耳光落在自己的脸上,她看着眼前乱飞的金星,才知道这不是走马灯,风临真的来了。
风临非常生气,把那块石头一脚踢得老远,抓着宁歆的衣领破口大骂。宁歆被她一耳光打得眼冒金星,脑瓜子嗡嗡的,听不清她到底骂了什么。
耳朵嗡嗡的,但眼睛却好用。于是她看到了风临皲裂渗血的手,看到了风临干裂的嘴唇,看到了风临杂草一般的发,看到了风临身上士卒的粗布衣服。
这一点也不像风临。
看着看着,宁歆不知为什么,嚎啕大哭起来。
她抬手抓住风临皲裂的手指,大声哭道:“我太累了!我太累了!我撑不下去了!让我走吧!!”
当时风临说了什么?
宁歆细细回想,风临好像翻来覆去只说了一句话:“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天亮后,她被风临拿一具病死的尸首和一块从剑上扣下来的宝石顶替,带到了军营中,变成了见不得光的暗卫。
父亲母亲对她说:“二娘,只有你走出这里,我们宁家才有希望。”
所以她走了,藏头遮脸做个暗卫,在刀光剑影里努力活下去,做宁家人最后的希望。
那时她觉得自己好惨好惨,整日郁郁,不练武也不做事,只躲在风临的帐中对着兵书发呆。
宁歆本以为自己会一直这样浑浑噩噩地活下去,直到宣文十九年那天,风临去了墨镇,而她没有在。
恰是那一天,贼人偷袭了墨镇。
五千三百个士兵,加一万两千四百八十二名百姓,尸体密密麻麻,铺满了整个小镇。
宁歆发疯在尸堆里刨人,没有找到风临的身影。
在柳老将军残缺的尸首旁,断成两节的君子冠静静地躺在血中。
君子冠是风临的佩剑,风临很珍惜,从不离身。
宁歆看着那断掉的君子冠,一时失神。
若不是被一旁的军士拦下,她当时就拿着那截短剑自刎了。全靠那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宁歆才没有像大姐一样割断喉咙。
她抱着断剑回营了。
军中人很多以为她是死侍,也有人以为她是风临的秘密情人,所以找不到风临才会自戕。
宁歆看着断剑苦笑,她们都猜错了。她与风临的关系没有那么浪漫,只是朋友,从小到大,生死之交的朋友。
对朋友而言,用忠诚有些不恰当,但宁歆的确忠于她。
就像她是宁家人的希望一样,风临也是她的希望,拯救家人、回归幸福、洗脱罪名的希望。
她忠于朋友,忠于希望。
当希望破灭时,她自戕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毁灭。
那年她每天遮面黑衣,苦寻了整整两个月,跑遍了整个霜原,没有找到风临的踪影。
那段时间她每晚都在骂娘,她不知道这王八蛋到底跑到哪去了,连个消息也不给,叫她怎么办。
直到四月份,她再度把那截断剑比量在脖颈时,风临又出现了。
她站在营门口,浑身被血浸透,和今日一样。
不同的是,那时的风临手拎着两个仇敌头颅,一扬手甩在了众人眼前,而后如英雄般倒在众人的热泪之中。
今日的风临,参加宴席被莫名刺杀,为了护一棵树挨了两刀,连谁下的手都不知道。
两者区别很大。
如果风临就这样死了,真的是很窝囊的死法。
若要说相同的地方,可能恰好宁歆都不在,恰好风临都半死不活。
宁歆不明白,为什么回到了京城,风临还会搞成这个样子。
这里明明是风临的故乡,这里明明被风临保护了五年,这里明明也爱过风临的。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她真的想不明白。
一片疑问之中,宁歆合上了眼睛。她不再盯着地面,把头靠在身后的墙上。她站在风临的血前,久违的疲惫又涌上心头。
再不情愿,她也没办法。如果风临真的死了,也就死了。她只会耍刀,不会救人,她能有什么办法?
世事就是如此无情的,一次也没有为她迁就。如果这次也同从前一样,她也只能接受。死了就死了。
当年那块石头被风临踢到哪去了?
算了。
如今她也有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