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学神十三岁 > 第 201 章 庞加莱猜想

第 201 章 庞加莱猜想

康妙玟也趁机近距离观察了一下美国普通家庭。

所罗门家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所罗门太太不上班,是全职主妇;所罗门教授的年薪足够养活一家人。所罗门教授结婚很晚,38岁结婚,现在44岁。夫妻俩没有孩子,不清楚是什么原因。所罗门家以美国标准来看是典型中产阶层:丈夫有体面的高薪工作,受人尊重;妻子操持家务,装扮精致;家里有无需房贷的独栋别墅、两辆车、两条狗,距离美国完美家庭的标配只差两个孩子了。

*

mit的学术氛围还是相当不错的,阿兰带她体验了一番mit和哈佛的选课系统,mit是理工科倒也罢了,哈佛是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非常强大,选修课相当的多,多达数百门选修课,因此学校很庞大,学生多,教授也多,每年还有不定数量的客座教授。

巴黎高师虽然对她特别照顾允许她自由选课,但学校的体量在那里,不可能有这么多的选修课。

康妙玟犹如掉进米缸的小老鼠,快乐极了!

她尽可能的抽时间去旁听了一些感兴趣的课程,核心课选修课都听听,感受一下美国教授是怎么上课的,跟中国和法国的教授们有什么不同。教授们的统一问题大概就是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们的兴趣,讲课照本宣科要不得,要偶尔插播一则笑话之类,打醒下面昏昏欲睡的学生(大雾)。

也去听了所罗门教授上课,正好是新学年开学,她在mit顺便选了两门课。

至于所罗门教授的课题小组,又不需要她整个白天都在。访问学者主要是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但也没有规定不能跑去上课,旁听的话,大部分教授其实也不是很在意。

所罗门教授也对她介绍了一下目前美国数学界的情况,教授都有每年发表论文的要求,因此学术压力很大。美国大学又多,教授也多,因此造成了目前全世界各种数学/科学专业期刊上美国作者独占鳌头的现象。

他没有明说,但康妙玟听出了一点意思,想要在这么多教授和论文中脱颖而出,只能是解开或部分解开著名的数学难题了。

啧,也是哈。

她一下子就理解了所罗门教授为什么着急想要她过来了。

其中一个课题便是庞加莱猜想。

庞加莱猜想简单描述为“任何一个单连通的、闭的三维流形一定同胚于一个三维的球面”,是个拓扑学问题,由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在1904年提出。

拓扑学也是康妙玟的学习研究方向,她对庞加莱猜想的兴趣比其他问题的兴趣更大——已知庞加莱猜想确实在2000年之后被人证明了,她只是听说了有这么回事,但不知道到底怎么解开的,但路就在那里,只看你能否找到了。

算是投机取巧吗?并不是,她还是要自己动脑子思考证明过程的。

庞加莱猜想至今已经提出了92年,还没有被证明出过自己可以利用几何化猜想解开庞加莱猜想,只是因为要把“路

留给年轻人走”,

因此都没有继续研究下去。

研究庞加莱猜想也是一部拓扑学的发展史,

历年来数学家就此发展了拓扑学,

也将解决庞加莱猜想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

所罗门教授现在就挺想在千禧年之前解决庞加莱猜想。

*

康妙玟兴致勃勃的给巴黎的罗克狄打电话。

他乐不可支,

“是啊,你现在才知道哈佛有多了不起吗?”

“你之前又没说过。”

“嗯,我是没说过,是我的错。你呢?喜欢波士顿吗?”

“还行吧,波士顿已经很凉爽了,要是在家里,现在还是30多度呢。”

他没有理解错,她说的家里指的一定是中国而不是巴黎。

“注意气候,早晚多穿一件外套。”

“嗯嗯,知道,我又不是小孩子。”

“可你就是小孩子呀,你还没有到合法饮酒年龄。”

“我不爱喝酒的。你也少喝点。你的工作怎么样?顺利吗?”

“还行。刚开始工作嘛不就是这样,约等于打杂的。”

接下的这么好听!真是太愉快了!

谈恋爱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说废话,你要吃这个吗,你要去哪里,你今天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吗,诸如此类。

有点浪费时间,但又有点好玩。

*

你想我吗?

很想你。你呢?

有一点点想你。

一点点是多少?

就是一点点啦。

*

爱的废话是说不完的,只能暂时告一段落,然后,她要睡香香啦!

*

所罗门教授每年只带个位数的研究生,博士生或硕博连读,不带或很少带两年硕士。美国教授可能都不太喜欢花两年时间为别的教授培养学生。博士一般都是4年,硕博连

读5年,实际约等于多了一个1年的硕士期。也因此他的学生们都比康妙玟年龄大,仍然是男多女少,只有一个叫乔西的女生,硕博连读第二年。

学生们都对康妙玟很好,没有什么种族歧视的问题,也没有人觉得她太年轻因此不值得教授如此重视。天才的传说代代都有,在本科的年龄便做出了了不起的成就的数学家也是代代都有,他们私下里已经讨论过了,承认有时候——很多时候——天才是让人不得不膜拜的存在。

她来到mit的第二周便有了自己的课题小组,所罗门让她带着几名学生开始研究庞加莱猜想,如果有了成果,将会按照贡献比例排列论文的作者顺序,在这方面所罗门教授的风评很好,不会抢学生的研究成果。只是有些期刊会看第一作者的名字,如果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可能根本没人搭理。

原来发论文还有这么深的水!康妙玟顿时觉得自己当初第一篇论文就勇投《数学新发展》并且居然刊发了,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呀。问就是自己也觉得十分走运呢。

在mit的8周过的其实很快,一晃眼,一周过去了;

又一晃眼,又过了一周。()?()

波士顿的天气渐渐转冷,秋天来的从容不迫,比起庐州的只有冬天和夏天,气候更好。庐州的天气是这样的,过了国庆节你还在穿短袖,但下了一场雨之后,你便发现秋天来了,需要穿卫衣或是薄外套。()?()

再下一场雨,冬天来了,要穿毛衣了。这期间的间隔可能只有短短两周。

▁]更新,记住[(.)]▁?▁♂?♂?▁

()?()

所以别说什么“春脖子短”,秋也是“脚脖子短”。()?()

男朋友为她收拾好了适合9月的波士顿穿的衣物,还很贴心的在衣服里放上字条,告诉她这件衣服要在气温多少度的时候穿。波士顿的冬天很冷,幸而她不会待到冬季。

她还出去买衣服了,乔西带她一起到波士顿市区逛街,花了一整个周日,上午逛街,中午吃饭,下午去看电影,吃过晚餐后回了mit。

*

“亲爱的康,我不能带你体验美国的夜生活,教授说你还是孩子,你们中国的孩子是不是要到20岁才算长大?”

好像是。

“差不多。我们国家的法律,不论男女都是18岁成年,但女性要到20岁才能合法结婚,男性22岁可以结婚。”

乔西惊讶,“为什么会这样?美国也是18岁成年,成年以后就可以结婚了。”

“不知道,但这样挺好的,不然可能会有很多18岁的女孩被父母安排结婚。”

乔西像听天方夜谭,“上帝哪!”

“美国不也是有很多18岁就结婚的女孩吗?甚至你们还有好几个州可以不到18岁就结婚,只要父母同意的话。”她说的是美国至今仍然保留的“童婚”制度,在某些州仍然是合法的。

乔西皱眉,“这种法律不知道为什么还会存在。你觉得这合理吗?一个女孩可能因此被父母给卖了。”

“所以我的国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直接规定了最低婚龄到20岁。”

乔西想了一会儿,同意的点点头,“从这一点来看,中国比美国好。这样女孩子更有可能继续接受教育。”

“对。但我的国家人口太多了,做不到让每一个年轻人都上大学。”

“别担心,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让每一个年轻人都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美国的年轻人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能上大学,这里还包括两年制的社区大学。”

原来大家都差不多,两年制的社区大学更接近中国的职业专科学校,也计算在高等教育中,但不是正经的大学。美国的教育灵活一点,有些社区大学的学分也能在本科大学里承认,因此年轻人还有机会转去正规大学接受教育。

乔西就是普通的美国家庭,父母工作普通、收入普通,但好在家里不闹心,父亲是个传统的爱家男,勤勤恳恳工作,为孩子们从小就攒教育基金,乔西姐妹两个,她还有个妹妹,两个女孩都上了大学,乔西的本科好一点,不是藤校,但在州内是no.1,因此毕业后直接申请了mit,申请到了全奖;妹妹的学校略差一点,也是在州内。

她们的母亲居然不是个家庭主妇,大概因为父亲收入不算高,夫妻俩想存两个孩子的大学学费还是很吃力的,因此找了一份稳定的文秘工作,收入够家用,父亲赚的钱一半买房,一半存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我们合肥没有秋天,上周还在穿短袖,前晚下雨气温骤降,昨晚出去万达逛了一圈,大概吹冷风了,今天嗓子又干又疼,赶紧吃感冒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