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与几个妇人走开,转头便拉着郑月乔说话,娘家人贺房,郑月乔自是要过来帮忙。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月乔丫头,你瞧瞧你现在这小模样,真是越长越水灵了!”周氏拉着郑月乔的手,忍不住惊叹。
“是啊,这丫头以前黑不溜湫的,现在养白了些,脸上还多长了些肉,看着确实比以前好看得多了。”
郑月乔被她们拉着,也不好掉头就走,只得笑着道:“几位婶子就不要笑话我了。”
“可不是笑话你,你这小模样,确实是越来越水灵。”
“之前村里人总说,那个谁比你长得好,要我说啊,你如今这模样,可比人家强不少。”周氏说着这话时,目光还朝郑月娥那边扫了一眼。
说这话时,声音还特意扬高了,郑月娥又不是耳聋,哪能听不见,顿时气得够呛,想要站起来跟人理论,被曹氏一把拉住了:“人家又没指名道姓说你,你跟人闹什么闹?”
一个后辈,跟人家长辈闹起来,怎么都是你没理。
“周嫂子,说话就好好说,别拉一个踩一个的。”曹氏也有些着恼,这周氏明显是在针对她家月娥。
“瞧你这话说得,拉谁踩谁了啊,我不就是夸月乔这丫头长得好看嘛,怎么你们娘俩就不乐意了,莫不是见不得人好?”周氏嘴里不饶人,她就见不得这母女俩,总摆出太太小姐的款,好似自己多高贵了不得一样。
这怎么还吵起来了,郑月乔连忙拉住周氏道:“周婶,今天我们家摆酒呢,你可千万别闹!”
周氏一看也是,她这是来贺房吃喜酒来的,闹腾起来多晦气:“月乔啊,婶儿今天给你面子,就不多说了。”
“那就多谢婶子了。”
她这边安抚好,便又来到曹氏这边:“大伯母,今儿人多事杂,有招待不周的地方,你多担待,对了,我阿娘做了些糕点,我拿些给你们尝尝。”
“什么担待,为什么要担待你,郑月乔别以为我看不出来,你跟她们就是一伙的,故意让她们来说些难听话,现在又跑出来做好人。”
她明显不买账,指责起郑月乔来。
曹氏眉头一紧,扯着她道:“你闹什么闹,今儿是你二叔贺房的好日子,怎么能这么没规矩。”
“是她们先不讲规矩的。”
“好了,不要再说了。”曹氏有些生气道。
两房才分了家,人家贺房的喜事上你这么闹腾,外人看了,还以为他们两房不和呢,就算真不和,那也不能让人看出来,不然人家就要说,做哥哥的出息了,就看不起弟弟,名声能好听了?
见她真生气了,郑月娥也不免有些委屈:“阿娘!”
“坐下。”
曹氏呵斥了一声,随即转头,便又露出个笑脸,道:“月乔,你别在意啊,你月娥姐就是这么个急脾气,我也是真拿她没办法。”
眼见对方变脸变得如此快,郑月乔看得都有些叹为观止。
摆了下手道:“都是自家人,我阿爹阿娘也都是和气人,哪会跟做晚辈的计较,大伯母也别放心上。”
曹氏顿了顿,哪能听不明白她这话的意思,是在说二房夫妻俩大度,不会跟晚辈计较,这也就更衬得月娥那丫头不懂事了,但她还不能说什么。
强扯了笑,道:“你说得对。”
郑月乔也笑了笑,没再说什么,转身去拿了些朱氏自己做的糕点出来,给大家都摆上,有东西吃就少说点话,省得一会儿又要吵起来。
这边才安排好,便见村长朝她招了招手:“月乔丫头,你过来一下。”
她便乖巧的走了过去:“村长,你叫我。”
“对,我们刚刚正说着,你地里那秧苗的事,瞧着确实长得挺快,也长得挺好,就是密密麻麻的一片,再长下去,怕是养份就不够了吧?”
村长这话一说,几个与他年纪相仿的老者,也都抬眼看过来,都是种田的庄稼把式,对于如何种好地,都有各自的经验,郑月乔这换了个新的种田方法,他们也挺上心,主要是看着地里那秧苗,长势确实挺好。
听村长说起地里的庄稼,郑月乔也来劲了,开口与他们说道:“那秧苗确实长得差不多了,我正准备过两天就移栽……”
“移栽能活?”一位老人有些急切的问道。
“当然能活,而且移栽过后的长势,也不会受什么影响!”她如此道。
“嘶,你地里那秧苗,比别家的秧苗长得都要好,基是移栽后不受影响的话,那就会一直这么生长下去,也就是说,那稻子可能会比别家的早熟?”
依照这个生长速度,确实有可能,她不由笑着点了点头,道:“大概会早熟个十天半个月的吧,其实早熟晚熟,好像也没什么差别。”
“不不不,差别大了,若是早熟的话,就能早点收回家里,秋收那会儿,天气好的话,庄稼也能早些晒干,越到后面,天气可能会有些变化。”
这个郑月乔倒也懂,秋收嘛,早点收太阳会好点,晚点收,天气凉点,晒稻子也可能得多晒两天太阳才够,但其实只要天气好,也没
什么差别。
“只要天气好,倒也不差这点时间。”她要的是产量,早熟晚熟没什么要紧。
村长点了点头:“这倒也是,粮食还是得看产量,月乔丫头,你觉得这个新的种植方法,地里的收成如何?”
“这个暂时还不好说,等回头稻子挂穗后,才能看出来些,大家也别急,回头再看看吧!”她现在也说不好能收多少,再说了,她就是夸出朵花来,也没有人会信啊,还是种出来之后,大家自己看吧。
“这倒也对,回头咱们再看看,对了,过两天这丫头移栽的时候,你们有兴趣可以去看看,跟着学学,若是回头收成好,明年也可以跟着种起来。”村长如此说道。
“对对对,是应该去看看是怎么种的,亲眼见过,要学也就容易了。”
他们这话也不是乱说的,主要是看人家地里那秧苗,长势是真的好,比别家地里长得又好又快,心里自然就信了几分。